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油页岩渣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合成法制备Na-P型沸石,通过XRD和SEM测试分析了沸石结构和微观形貌.制备了亚甲基蓝和Cu2+溶液,研究了Na-P型沸石用量、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等条件对Na-P型沸石吸附亚甲基蓝和Cu2+吸附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研究成果为固体废渣(油页岩渣、煤渣和煤气渣等)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路线和实验支持,为固废清除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改性焦粉吸附处理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焦粉为原料,采用过二硫酸铵化学法改性焦粉,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初步得出改性焦粉吸附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工艺条件为:振荡时间80min、pH值≥10、改性焦粉用量0.8g、亚甲基蓝废水初始浓度小于20mg/L。拟合实验数据得出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参数(RL)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G)的关系,RL都处于0~1之间,表明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293-298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在超声微波的协同作用中合成不同Si/Ti的介孔分子筛Ti-MCM-41并采用XRD和IR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以Si/Ti=20的Ti-MCM-41为催化剂,通过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溶液浓度、催化剂用量、pH值、温度对脱色率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得出吸附时间为2h,亚甲基蓝浓度为0.10mg·L-1,TiMCM-41的用量为0.04g,pH为7,温度为30℃时介孔分子筛Ti-MCM-41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和降解率最高,可达59.6%和95%.  相似文献   

4.
将活性氧化铝、凹凸棒石、淀粉以一定配比混合,造粒后制得一种复合吸附剂。表征了该种吸附剂在不同原料配比、焙烧温度下的吸附性能及散失率,研究了pH值、吸附质浓度对该种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吸附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散失率低,且在碱性条件下能更好的吸附水中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
将玉米秸秆用ZnCl_2活化后在氮气炉中550℃煅烧制备了生物炭,用XRD、FT-IR、SEM和BET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生物炭的晶相、表面官能团、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并研究了活化程度、生物炭的用量、溶液的初始浓度、pH、温度等条件对生物炭吸附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浓度为30wt%的ZnCl_2溶液活化的生物炭比表面积高达2 067.9 m~2/g,对浓度分别为100 mg/L、25 mg/L的亚甲基蓝、罗丹明B吸附率最高达到了97.1%和99.9%,并且在5次循环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考察了胶团强化超滤(MEUF)法对含有Cd2+和亚甲基蓝(MB)染料复合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SDS浓度、pH值、温度对去除效果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和MB浓度分别为50和6 mg/L的条件下,当SDS浓度为1.0 cmc(临界胶团浓度)时去除效果最好,此时对Cd2+和M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4%和97.3%,对SDS的去除率为95.9%;pH值对Cd2+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Cd2+去除率随pH值的上升增加明显,MB去除率则无明显变化;随着温度的上升,对Cd2+和MB的去除率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天然蛭石对于有机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特性,本文系统表征了气流粉粹得到的蛭石微细粉的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孔径分布、比表面积、Zeta电位;研究了在不同pH值、固液比、时间、亚甲基蓝浓度条件下蛭石微细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结果表明,该蛭石微细粉的主要矿物相为蛭石,含有少量的云母,平均粒径为21.65μm,比表面积为12.63m^2/g,表面呈负电荷.在pH值呈中碱性时蛭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最大.在固液比为3g/L、浓度为50mg/L、吸附时间为8h的条件下,蛭石对亚甲基蓝浓度的吸附量为16.42mg/g,去除率达到98.54%.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生物活性炭,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然后应用于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的处理中。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p H值为9,吸附时间为60 min,磁性生物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 05 g/L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9.
有机质对土壤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砂土与有机肥按不同比例配制有机质含量不同的4种土样为吸附剂,研究土壤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种土样对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20℃时,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pH对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且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影响加强;有机质的存在可提高土壤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土壤对亚甲基蓝的解析量基本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了SDS-硅藻土对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两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SDS-硅藻土对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6.3mg/g和20.1mg/g。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在SDS-硅藻土上的吸附行为均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描述,20℃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 1和0.963 6,升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能更好的描述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在SDS-硅藻土上的吸附动力学,20℃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 0和0.990 8。通过计算不同温度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理论上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且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以焦粉为原料,50%硝酸为改性剂,借助SEM表征其结构,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考察了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测定了不同温度的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参数、平衡参数、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硝酸改性焦粉是硝酸刻蚀焦粉表面增加孔结构、增大表面积的过程;改性焦粉吸附亚甲基蓝平衡时间为200min;在不同温度下吸附与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线性相关性较好;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熵增的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FeCl3的水解产物对亚甲基蓝溶液的紫外光催化降解性能,确定了反应溶液FeCl3的最佳浓度和pH值。发现FeCl3的水解产物随着溶液中FeCl3的浓度和溶液pH值的变化而不同,光催化率也随着水解产物的不同而改变。当溶液pH值=3.02,FeCl3的浓度为200mg/L时,光催化降解率达到最大值93.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吸附试验考察了2种原材料相同、制造方式不同的破碎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与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通过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2种活性炭滤柱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压块破碎炭滤柱对CODMn、TOC、UV254和消毒副产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4%,61.5%,72.8%和56.4%,均比原煤破碎炭滤柱高出12%以上。采用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评价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投加量、溶液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废水中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30 mg/L,pH为6.5~7.5,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为2g/25mL,吸附温度为35℃以及吸附时间50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89.0%。通过吸附等温试验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的改性效果及其吸附机制,为凹凸棒土吸附含酚废水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一种镧/钛共掺杂的硅基材料(SM-La-Ti),探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和光催化能力。结果表明,p H值在7~12时材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良好,吸附反应在前15min进行迅速,并在90 min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uendich方程。该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良好,吸附完成后仍能通过光催化进一步去除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玻璃纳米球(BGN),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 H值为7~12时,吸附效果均较好。亚甲基蓝去除率在反应前30 min急剧增加,在100 min时达到平衡。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30℃时,材料的饱和吸附量为80 mg/g,且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吸热反应。材料可有效分离、回收和再生,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对某水厂一座运行中的炭滤池更换活性炭,在调试工作结束后持续监测出水指标.结果表明,与同期运行的旧炭滤池相比,更换为具有更高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值的新活性炭的滤池出水有机污染物浓度更低,pH略高,浊度则相当.在持续的监测周期内,经调试后的新炭滤池出水水质达标并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壤为吸附剂,研究了固/液吸附体系中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温度和pH对红壤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对磷的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当温度为30℃时,红壤对磷的饱和吸附量高达1.61 mg/g,说明红壤是一种优良的磷素吸附材料;红壤对磷的吸附量在吸附初期随吸附时间急剧上升而后期趋于稳定,当磷的初始浓度为25~100 mg/L时,12 h时的吸附量均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当磷的初始浓度<50 mg/L时,温度对红壤吸附磷基本无影响,但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升高,温度对红壤吸附磷的影响渐趋明显;在所检测的试验体系中,pH值为4~8时对红壤吸附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滤料重要的评价指标是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活性炭采购价格又与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的大小又可能会影响出水水质.我们选取运行10年的生物活性炭池和运行1年的优选低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活性炭池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试验发现:两个炭池出水平均浊度相当,没有受到活性炭滤料吸附值的影响;运行10年的生物活性炭池出水pH偏低且更稳定,优选活性炭池出水pH更接近进水pH,数据波动性也较大;对CODMn、UV254、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等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选活性炭会比旧炭更好一点,但旧炭对这些有机物也还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两种活性炭池出水水质总体情况均优于进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新型介孔脱色剂的制备及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虹  李风亭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5):105-108
采用挥发诱导自组装技术,以乙醇为溶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介孔孔径为6.1nm的新型脱色剂来处理偶氮染料废水。选用活性艳红X-3B和酸性橙Ⅱ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初始pH值、振荡时间和染料初始浓度对介孔脱色剂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强酸性环境(pH≤2)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且该脱色剂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在温度为25℃、初始pH值为2、振荡时间为1h、振荡频率为150r/min、脱色剂投加量为1g/L的条件下,对两种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可达402.3mg/g和267.2mg/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