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行性。 方法: 2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或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后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11例,门奇静脉断流术12例。 结果:21例术后1年内无上消化道出血,2例因出血行再次套扎。1例于2年后患肝癌死亡,1例3年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创伤小,近期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与手术技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历程 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出血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门奇静脉断流术有多种术式[1],早期的断流术多为缝扎和离断胃左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止血效果较差;有的术式如胃底横断术、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等创伤较大,并发症多,难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门奇断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手术方式,具体为切断食管下段与胃底的血供及门静脉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丛之间的联系,从而阻断食管胃底容易出血处的门脉侧支循环最终返流至奇静脉系统的一种手术方法。门奇断流术具有安全、可靠,适应证宽,择期与急症手术均可施行。...  相似文献   

4.
门奇断流术(Portazygous disconnection,PAD)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其对肝功能损害小,手术相对简单,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而被广为应用,令人遗憾的是PAD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再出血。PAD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为: 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破裂 1.首次手术断流不完全 (1)食管、胃底旁静脉离断不完全 (2)未消除因胃左动、静脉分流造成局部门脉高压 (3)未阻断食管、胃底避内门奇静脉反常血流 2.食管、胃底区门奇侧支循环的再建立 3.门脉高压的病理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影响 4.局部因素的作用,如局部粘膜糜烂等 二、门脉高压症性胃粘膜病变(PHGP) 正确认识上述各种再出血的原因,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减少PAD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再论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在1984年本刊第2期,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处理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行分流术,还是行断流术?》。当时写那篇文章的目的是请大家讨论:究竟行断流术还是分流术。事隔6年,国内以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1989年11月在湖南大庸市召开的门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上也都认为断流术是合理的。现在有必要再次提出下列4个问题,以确立断流术在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预防和治疗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方面,门奇断流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电越来越受到重视。断流术方法很多,而联合断流术则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横断或食道·下段横断(相当Sugiura法)。本文对上述两种术式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作一综述。术后再出血联合断流术后复发出血率为9.8~17%。复发出血的主要原因有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作为世界上乙肝高发的区域,肝炎后肝硬化导致的门脉高压症较为多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据统计,门脉高压症患者中,大约有1/3患者最终将发生出血,而其中50%将死于第1次出血[1,2]。目前常规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各种类型的分流和断流术,以及近年来逐步开展较多的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EVL)、硬化剂注射、介入栓塞治疗和TIPS术。在我国断流术占绝大多数,少数采用分流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底静脉丛是门脉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侧支循环,门脉高压症时,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s ligation,EVL)、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s procedure)以及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Hassab’s procedure)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9.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可行性. 方法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12例,在手助腹腔镜下采用超声刀分离脾周韧带,Endo-Cutter切断脾蒂,袋装取出;按开腹手术的要求分离切断胃底、食管下段6~8 cm范围内所有曲张血管. 结果 10 例顺利完成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2 例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0例成功者手术时间2.5~5 h,平均3.4 h,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50 ml.1例因术后腹腔内出血开腹手术止血,其余病人无其他并发症.10例随访0.5~2年,平均1.5年,4例死于肝功能衰竭,6例1年左右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6例于1年左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为小量出血,胃镜检查显示出血原因3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例为胃溃疡,2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缓解. 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及机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因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43例病人临床资料。 结果 急诊手术2例,1例因胃底瘤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胃底静脉瘤捆扎止血;另1例为弥漫性胃底贲门瘤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近端胃切除术,术后第8天死亡。择期手术10例,8例复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再次断流术,2例为胃底静脉瘤样曲张行近端胃切除术。15例局限性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其余均保守治疗。35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无一例复发出血。结论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应根据病因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消化外科》2014,(6):401-404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死率较高.目前针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内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分流术、断流术、肝移植等.为进一步合理选择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专家组,针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技术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技术规范专家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断流术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择期断流术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1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无手术近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 断流术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好地为患者接受,复发出血率低,止血确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2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急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12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目前实行的各种手术无论分流或断流术后均有一定的再出血率。术后再出血的病人曾经历一次或数次手术,状态一般较差,术后所致的腹腔中粘连及解剖的改变,使其治疗成为对医生的严峻考验,是目前关注的热点之一。一、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定义及原因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是指在一次或数次旨在止血的手术后再发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第一次手术的适应证是由于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包括急诊及择期手术)。“再出血率”是评估这类手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资料将预防性手术后的出…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施行分流术或断流术时有争议,各有优缺点。对急诊危重患者则需选用创伤小、手术安全的断流术,断流术有增加肝血灌注等优点。近年来,作者使用TH胶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以达到止血、断流目的,使手术时间更短,更安全。同时使用限制性胃冠状静脉栓塞术,避免了异位栓塞的发生。本组治疗16例,效果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本法适合于急诊大出血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16.
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之我见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10013)钱礼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其治疗方法除内科之临时性止血外,基本上可分三种,各有其利弊得失:①门腔静脉分流术;希望通过术后门静脉压的下降,达到食管静脉...  相似文献   

17.
研究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机制,以及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并可阐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该术式主要离断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反常血流,因而能达到即刻和确切止血,而且不影响门脉的入肝血流。实践表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1,2]。1 食管下端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研究食管下端和近端胃的静脉解剖,以期阐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易于破裂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虽然食管曲张静脉的范围可分布很广,但令人惊异的  相似文献   

18.
���������ٳ�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 2 0世纪 4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以来 ,已先后有多种断流术式面世 ,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是针对胃脾区的高血流状态 ,通过截断门奇静脉间经过胃壁的侧支循环来达到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目的。其总手术死亡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近期止血效果和 5年生存率满意。不足之处在于该手术中对食管下段周围静脉阻断不易彻底 ,术后新生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使食管胃底的静脉再次曲张。因此 ,其术后再出血率高于分流术 ,高者可达 5 0 %以上 ;此外 ,断流术后胃粘膜病变发生率也较高 ,可能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体会。方法 对 64例因门静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实行急诊断流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止血率 10 0 % ,术后死亡 5例。随诊 6月~ 10年 ,再出血患者 5例。结论 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的 2 5 %~ 3 0 %在其疾病过程中会发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尽管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以及很多新的治疗技术的出现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2 2 %~ 84% ) ,病人往往死于出血后的数天内 ,因此在这期间采用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挽救大多数病人。现有的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 ,气囊压迫 ,经肝冠状静脉栓塞 ,经内镜曲张静脉硬化或结扎以及TIPS ,使急诊手术治疗成为了第二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曲张静脉出血的病人往往属于高危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