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正>201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处于相对宽松局面。前4个月供需基本平衡;5至9月,供大于求态势明显,库存较快上升,市场煤价大幅下降;10月份以来,煤炭需求有所回升,进口持续增加,价格低位徘徊。据有关方面数据,2012年,煤炭生产平稳增长,全国铁路煤炭发运22.6亿t,同比下降0.5%;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2亿t,下降5.4%。煤炭进口2.9亿t,同比增长29.8%;出口928万t,下降36.7%;净进口2.8亿t,增长34.5%。煤炭消费增幅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2.
价格·走势     
正煤炭进口将出现新模式受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调影响,8月以来,进口煤价格虽然随着国内煤炭价格下降而下降,但是价格优势已不明显。根据海关数据及相应公司财务报表,今年前7个月我国动力煤进口海关排名有了新变化。发电企业自营报关进口煤业务大幅上升;神华集团排名大幅下降;天津物产、日照弘鲁、西宁德祥均有海外融资背景,进口量较大;广东省传统进口贸易商受市场波动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困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2014,(1):21-21
<正>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约37亿t,增加量从前10年年均2亿多吨,首次降到5 000万t左右;消费量约36.1亿t,增幅由前10年年均9%下降到2.6%左右。2013年前11个月,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03%,亏损面达36.7%。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3.27亿t;出口煤炭751万t,比2012年同期降低19.1%;净进口3.2亿t,增长14.5%。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1,(2):42-42
<正>国家统计局:2010年我国共生产原煤32.4亿t,同比增长8.9%。海关数据:2010年出口煤炭1 903万t(出口金额23亿美元),同比减少15%;进口煤炭1.647 8亿t,同比增长30.9%,进口总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60.1%。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的煤炭市场跌宕起伏。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从年初的每吨633元跌到10月初的每吨530元,之后反弹至目前的每吨631元,进口煤一度以四两拨千斤之势牵制国内市场。2013年的煤炭市场大事不断。一些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煤炭期货露脸,期货对煤炭市场的影响不断发酵。2013年的煤炭市场亦喜亦悲。接连出现的雾霾天将社会目光聚焦于燃煤,也引发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政策意图正逐渐倾向于规范煤炭流通、鼓励清洁燃煤。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通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冬季取暖用煤需求增加,火力发电耗煤增加,以及国际动力煤市场出现了企稳回升迹象,近期国内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9亿t,同比下降0.3%,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从当前情况分析,预计全年产量37亿t左右。前10个月全国煤炭销量29.5亿t,同比下降0.1%。煤炭进口继续增长。前10个月进口煤炭2.63亿t,同比增长17.3%;出口631万t,同比下降20%;净进口2.57亿t,同比增长18.7%。预计全年煤炭净进口3.1亿t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煤炭产量36.6亿t,比上年增长4%左右,增速回落。煤炭净进口2.8亿t,同比增7 190万t,增长34.5%。其中进口2.89亿t,同比增长29.8%;出口926万t,同比下降36.8%。煤炭库存情况,2012年末,煤炭企业存煤8 500万t,同比增加3 120万t,增长5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 113万t,同比微降0.6%。  相似文献   

8.
开滦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有效的煤炭质量管理、考核措施,奖罚严明;推广市场化精细管理;保证了煤炭产品的质量,树立了开滦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2015,(2):48
<正>2015年2月,我国进口煤炭1 526万t,同比下降33.13%,环比下降9.06%;2015年前2个月,我国共进口煤炭3 204万t,同比下降45.3%。《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和微量元素检测加强是煤炭进口大幅减少的原因之一。《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再次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列入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煤电基地和  相似文献   

10.
能源     
水泥能效对标试点企业考察评估会议在安徽召开;净进口扩大或施压煤炭价格。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2009,(2)
<正>2009年3月,我国进口煤炭572万t,同比增长37.4%,刷新了煤炭月度进口最高值。2009年第一季度共进口煤炭1 359万t,同比增长20.1%;出口量738万t,同比下降27.6%;一季度我国煤炭实现净进口621万t,主要进口地区有越南、澳大利亚、印度,我国从这3个国家进口的煤共约1 100万t,占总进口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煤化工》2020,(2):5-5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电力生产下降,原油、天然气生产保持增长。原煤生产下降。1-2月份,生产原煤4.9亿t,日均产量815万t,同比下降6.3%;进口煤炭6 806万t,同比增长33.1%。港口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有所上涨,2月28日,秦皇岛港5 500 kcal(2.3×10^4kJ)、5 000 kcal(2.1×10^4kJ)和4 500 kcal(1.9×10^4kJ)煤炭价格分别为每吨556元、502元和452元,比1月3日分别上涨7元、8元和8元。  相似文献   

13.
《四川水泥》2013,(7):84-84
<正>低迷的需求使得今年前7个月,中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同比均出现下降。同时,持续下行的煤炭价格已经让国内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难以承受,出现较大面积的亏损,且亏损面仍在增加。8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在1~7月经济运行通报会上介绍,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1.3亿吨,同比减少7800万吨,下降3.5%;全国煤炭销量20.7亿吨,同比减少8400万吨,下降3.9%。并且,与进口煤同比大增14.1%相比,前7个月出口煤炭490万吨,同比下降了22%。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对进口高氟煤炭的管理,评价进口煤炭中氟元素的环境迁入风险,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唐山港口岸进口的225批煤炭中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用稳健统计描述了其整体含量水平,并根据我国煤炭行业分级标准及富集比进行了质量评价;用相关分析对氟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山港口进口煤炭中的氟含量可描述为(137±24)mg/kg;按我国煤炭行业标准进行质量分级评价,唐山港口进口的68%的朝鲜煤、62%的加拿大煤属于中氟煤,氟含量算术平均值高于中国煤、世界煤,其迁入风险值得关注;进口朝鲜煤中氟含量与灰分、全硫含量呈中度正相关、与磷含量呈微弱正相关,推断氟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无机硫结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和黏土矿物,少部分可能存在于磷酸盐类矿物及有机硫结合态中;进口澳大利亚煤中氟含量与灰分、全硫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磷含量呈低度正相关,推断氟的赋存形态比较复杂,可能部分以磷酸盐结合态存在,赋存于氟磷灰石、磷铝钙石中;进口加拿大煤中氟含量与灰分、全硫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磷含量的相关性系数为0.763,显著性水平为0.01,表明二者呈高度正相关,具有显著性,说明二者有很强的伴生关系,推断氟主要以磷酸盐结合态存在,赋存于氟磷灰石、磷铝钙石中。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在官网挂出通知,我国将把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作为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今年全国将淘汰煤矿1 725处,淘汰落后产能11 748万t。通知要求,各地逐步淘汰9万t/a及以下煤矿;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灾害严重的小煤矿,要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小煤矿参与煤矿企业兼并  相似文献   

16.
周和平 《大氮肥》2011,(1):22-22
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炭生产企业、煤炭需求企业、铁路部门及相关单位做好2011年跨省区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确保煤炭稳定供应。继续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机制、合理配置铁路运力、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及稳定煤炭价格等具体规范。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安排,2011年煤炭铁路运力配置计划总量为93200万吨,与2010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国煤炭出口量回升.我国10月份出口煤炭52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同月全国进口煤炭37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5.2%。至此,我国已连续四个月实现煤炭净出口,重回净出口格局。今年上半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接近400万吨。分析人士认为.国际煤价大幅走高是带动国内煤炭出口回升的主要因素,出口活跃有望减轻国内煤炭供应压力.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2014,(5):60
<正>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7月份,煤炭产量3.01亿t,同比下降1.63%;1月—7月煤炭产量累计21.63亿t,同比下降1.45%。——2014年7月份,煤炭销量2.89亿t,同比下降1.84%;1月—7月煤炭销量累计20.53亿t,同比下降1.54%。——受经济下行影响,煤炭消费增幅继续放缓,1月—7月全国煤炭消费23.1亿t,同比仅增长0.2%。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1.7亿t,增长0.4%;钢铁行业耗煤3.7亿t,下降0.7%;建材行业耗煤3.15亿t,增长0.2%;化工行业耗煤1.3亿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4,(3):38-38
<正>煤炭:——生产: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量8.5亿t,同比下降0.1%。——消费: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炭消费量9.4亿t,同比增长0.9%。——进出口: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8 396.4万t,同比增长5.1%;进口均价为493.7元/t,同比下降14.2%。累计出口煤炭197万t,较去年同期减少7万t,同比下降3.5%。一季度全国煤炭净进口8 199万t,同比增加415万t,增长5.3%。库存:2014年,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截至4月末全社会库存已经连续29个月在3亿t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沿海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的优势及必要性,阐述了我国煤制天然气的产业现状,分析了沿海地区进口煤炭制取天然气的竞争力,并提出发展前景。煤制天然气投资巨大,存在技术风险、管输及市场风险、环境污染等问题。沿海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具有水资源丰富,接近终端市场,可进口优质、相对廉价煤炭等优势。2013—2014年,进口煤炭价格分别低于463、499元/t时能够保证11%的投资收益率,显著高于进口煤炭价格372~434元/t,说明沿海煤制天然气项目经济性良好。未来沿海地区进口煤炭发展煤制天然气应加强建设煤制天然气(SNG)/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建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展煤制天然气为依托的分布式能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