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 以停灌的方式造成全心缺血25 min, 然后复灌 30 min, 药物于缺血前 10 min给予并持续到复灌末。观察 50 μg·L-1 和 100 μg·L-1阿芬太尼及其与纳洛酮和 L-NAME 合用时对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左心功能的影响, 并测定再灌注末时心肌组织 ATP 和 NOS 的含量。 结果: (1) 在非缺血情况下, 100 μg·L-1阿芬太尼能使 HR 减慢, 对LVEDP、LVDP、±dp/dtmax 和 CF 无明显影响;(2)50 μg·L-1 和 100 μg·L-1 阿芬太尼均能明显促进再灌期间左心功能和冠脉流量的恢复, 且 100 μg·L-1阿芬太尼比 50 μg·L-1 阿芬太尼作用更明显;(3)200 μg·L-1 纳洛酮和 100 μmol·L-1 L-NAME 均削弱了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恢复的有利作用。结论: 阿芬太尼对离体大鼠的心肌功能影响轻微且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和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用肠镜检查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P组(n=33)、D组(n=33),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D组先 0.1 μg·kg-1·min-1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1 μg/kg),P组静脉推注安慰剂(0.9%生理盐水)3 mL 后,再 2 μg·kg-1·min-1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完成后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插镜,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30~50 m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 丙泊酚总用药量,可唤醒时间P组明显高于D组 ( P<0.05);D组体动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组(P<0.05);用丙泊酚实施无痛麻醉过程中均可导致循环抑制,心率加快,右美托咪定对循环影响小,能导致心率降低,可拮抗丙泊酚的心率加快作用(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肠镜中的使用,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能协同丙泊酚的麻醉镇静作用,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三七皂苷R1 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研究三七皂苷R1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Beagle 犬6 只iv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后采集系列血样, 利用LC-MS 联用系统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3P97 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三七皂苷R1 浓度在5.0 ~ 2 000 μg·L-1 内, 线性关系良好(γ =0.9996) 。绝对回收率高于90 %, 日内、日间RSD 均小于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6 只Beagle 犬iv 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 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其分布和消除相的半衰期分别为38.59 min 和230.06 min 。曲线下面积(AUC) 、中央室分布容积(V) 和血浆清除率(CL) 分别为67353.75 mg·min·ml-1, 3.53 L·kg-1 和0.1068L·kg-1·min-1结论: 建立的LC-MS 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三七皂苷R1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武  杨莉  吴绍芳  吴炜  雷李培 《金属学报》2012,17(10):1163-116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25)。FD组:芬太尼 2 μg/kg、氟哌利多0.08 mg/kg静注;MR组:咪达唑仑 0.05 mg/kg、瑞芬太尼 1.0 μg/kg(1 min 内注完)静注后,瑞芬太尼以 0.06 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DR组:10 min 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后静注瑞芬太尼 1.0 μg/kg(1 min 内注完),继以瑞芬太尼以 0.06 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3组插管前Ramsay评分均≥4分。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和气管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病人耐受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 与FD组比较,MR组和DR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MAP降低,HR减慢(P<0.05),其中DR组比MR组HR降低更加明显(P<0.05)。MR组和DR组插管舒适度优于FD组(P<0.05),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FD组(P<0.05)。MR组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DR组(P<0.05),插管过程中DR组呼吸抑制少于FD组和MR组。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可很好地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插管过程舒适,有一定的遗忘效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西洛他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 并研究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 柱(4.6 mm ×200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 流速1.0 ml·min-1, 柱温30 ℃, 检测波长254 nm, 西洛他唑血浆样品以2 mol·L-1NaOH-无水乙醚(1∶4) 提取, 以地西泮为内标。 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20 ~ 2 000 μg·L-1 (r=0.9999)。血浆中西洛他唑最低检测限为10 μg·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0.2 % ±3.6 %, 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7.0 % ±3.8 %, 日内RSD ≤5.8 %, 日间RSD ≤10.1 %。应用该法研究了10 例健康志愿者口服100 mg 西洛他唑后的药动学;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tmax 为3.58±1.08 h, Cmax 为920 ±230 μg·L-1, AUC0-48 为11.0±3.3 mg·h-1·L-1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药物分析, 其药动学数据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制及剂型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内研制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LE-ms)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原料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手术方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模型SD 大鼠60只,随机分组给药,并计算各用药组对异位内膜的抑制率。另取SD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EMT 模型组、用药组。3 周后,测血清E2 水平;异位内膜体积;子宫、卵巢、胸腺和脾脏重量;NK 细胞活性。结果: 醋酸亮丙瑞林(LE)20 μg·kg-1、进口LE-ms 20 μg·kg-1·d-1,抑制率依次为87.2 %和78.3 %。国产LE-ms 2、20、200 μg·kg-1·d-1对大鼠异位内膜抑制率依次为57.3 %、89.0 %和94.7 %。LE 可使EMT 大鼠动情周期消失;血清E2 水平降低;子宫重量明显减轻;胸腺重量明显增加和NK 细胞活性明显提高。结论: 国内研制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疗效与相同剂量的进口同类产品及原料药的作用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性腺轴系并通过拮抗雌激素作用来提高EMT 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otal extract of astragalosides,TEA)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 测量(AA)大鼠非致炎侧足爪容积和滑膜细胞LPO;测量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量;间接测量体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产生量。结果 TEA 对AA 大鼠的阶段性治疗(90mg·kg-1·d-1,d15~23,ig),不仅有抗关节炎作用,且可使AA 鼠过高的滑膜细胞MDA 水平降至正常;对低水平氧化应激诱导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反应,TEA(10~40μg·ml-1)有明显抑制作用。TEA(5~80μg·ml-1)对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体系以及非酶体系产生O2-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T EA(80μg·ml-1以上)对XO的活性还有抑制作用;TEA(0.05~160μg·ml-1)对Fenton反应(Fe2+-H2O2)产生-OH引起苯甲酸羟化也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TEA对AA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迪俊  王海鱼 《金属学报》2000,5(4):313-316
目的 研究八厘麻毒素(Rh)对在体和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在体兔心脏模型和Langendo rf f 离体兔心脏灌流模型,观察并记录分别用Rh 12.5μg·kg-1 和25μg·kg-1(iv)或用含Rh 浓度为0.34 μmol·L-1和0.68μmol·L-1的K-H灌注液灌注兔心脏时,对在体或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在Rh 12.5μg·kg-1(iv)后20、40、60和80 min,心室舒张阈值(VDT),有效不应期(ERP)和相对不应期(RRP)均无显著变化;而Rh 25μg·kg-1(iv)在用药后的同样时间内可见ERP 和RRP 显著延长(P<0.05)。另用含Rh浓度为0.34μmol·L-1的K-H 灌注液行Lange ndorf f 灌注,心房相对不应期(A RRP)和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显著延长(P<0.05~0.01);转用含Rh浓度为0.68μmol·L-1的K-H灌注液行Langendorff 灌注,心房舒张阈值(ADT)、VDT 均明显升高(P<0.05 ~0.01),且ARRP,AERP,心室相对不应期(VRRP)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均显著延长(P<0.05 ~0.01)。结论 Rh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升高心房、心室舒张期阈值和延长心房、心室不应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七皂甙(PNS)及三七皂甙单体(Rb1、Rg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血流量(CBF)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其中第7组为假手术对照组(SO);第1组为MCAO对照组;第2,3,4组MCAO前30min及MCAO后即刻分别静脉给予Rg120μg·kg-1,Rb120μg·kg-1,Nim5μg·kg-1;第5,6组分别于MCAO前灌胃PNS200mg·kg-1及400mg·kg-1连续10d。结果 与MCAO对照组比较Rb1,Nim,PNS400mg·kg-1组,CBF明显增高(P<0.01),Rg1组CBF无明显增加。PNS能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一氧化氮(NO)含量。超微结构显示,Rb1,Rg1,PNS和Nim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其中Rb1,Nim,PNS400mg·kg-1组优于Rg1和PNS200mg·kg-1组。结论 Rb1,Nim和PNS400mg·kg-1能明显增加MCAO区CBF,其机理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Rg1不能增加CBF。Rb1,Rg1,PNS有减轻脑缺血坏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脑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Ca2+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庆忠  顾世芬  吴际  陈汇 《金属学报》2004,9(8):897-900
目的: 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0 mg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剂(受试药)和盐酸伊托必利片(参比药)后,血浆中伊托必利浓度变化情况,用3P97 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测得受试药和参比药Cmax 分别为594.8 ±152.3 和628.6 ±261.4 μg·L-1,Tmax 分别为0.766 ±0.213 和0.900 ±0.392 h,T12ke 分别为3.21 ±0.86 和3.49 ±0.77 h,AUC0-15 分别为2266.0 ± 1340.9 和2339.4 ±1831.7 μg·L-1·h-1,AUC0-∞分别为2472.1 ±1800.3和2496.9 ±1952.3 μg·L-1 ·h-1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9 % ±27.3 %;选择Cmax 、AUC0-15 和AUC0-∞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 检验,结果表明受试药与参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Na+-K+-ATP 酶、肌浆网Ca2+-ATP 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48 只, 随机均分为6 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利多卡因5 mg·kg-1 组;利多卡因10 mg·kg-1 组;异丙酚300 μg·kg-1·min-1组;异丙酚1000 μg·kg-1·min-1组。于缺血前5 min, 生理盐水及利多卡因经股静脉注射给药(30 s内注射完);异丙酚持续输注至缺血开始时为止。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造成左室前壁相应心肌组织缺血15 min, 然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0 min,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酶、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结果 利多卡因可明显地促进肌浆网Ca2+-A TP酶活性的恢复(P<0.05), 大剂量时还促进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异丙酚可显著地促进心肌细胞膜Na+-K+-ATP 酶活性的恢复(P<0.05, P<0.001), 大剂量时促进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结论 利多卡因、异丙酚可促进再灌注期间心肌细胞膜Na+-K+-ATP 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恢复, 从而抑制钙超载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汪涛  王建新  韩丽妹 《金属学报》2008,13(12):1411-1415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 、银杏内酯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LC-MS 测定血浆中银杏内酯B 的血药浓度, 采用3p87 药动学处理软件, 计算药动学参数, Cmax 、tmax 采用实测值。结果 银杏内酯B 单体、银杏内酯提取物大鼠口服后的t1/2α分别为(0.18 ±0.09) 、(0.17 ±0.07) h;t1/2β;分别为(2.3 ±2.0) 、(2.3 ±1.5) h;AUC0-12 h分别为(2701 ± 655) 、(2889 ± 836)μg°L-1°h;AUC0-∞ 分别为(2778 ± 680) 、(2966 ±854)μg°L-1 °h, 银杏内酯提取物中银杏内酯B 的生物利用度是单体的1.07 倍。结论 银杏内酯B单体、银杏内酯提取物大鼠口服后的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银杏内酯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银杏内酯B 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帅训军  艾登斌  曹玺 《金属学报》2012,17(11):1279-1282
目的: 比较等效剂量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患者咳嗽的影响。方法: 5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阿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 5 s内静脉注射阿芬太尼 8 μg/kg 、芬太尼 2 μg/kg,观察给药后 2 min 内两组患者的咳嗽起始时间、咳嗽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并记录给药前(T1)和给药后 2 min(T2)两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 阿芬太尼组患者咳嗽的起始时间明显早于芬太尼组,阿芬太尼组咳嗽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与T1时相比,T2时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的HR和MAP均显著下降(P<0.05),且阿芬太尼组HR和MAP下降程度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与等效剂量芬太尼相比,阿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较低,循环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戒断时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 mRNA 表达以及毒蕈碱受体拮抗剂 、 NMDA 受体拮抗剂和 NOS 抑制剂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以β-actin mRNA 为内标检测μ受体和κ受体 mRNA 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 mRNA 表达明显升高,纳洛酮激发大鼠戒断反应 1h 后μ受体基因表达降低,4h 后接近正常组,而脊髓和脑干κ受体基因的变化与μ受体基因表达趋势相反 。鞘内注射 PKA 抑制剂 Rp-cAMPs 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calyculin A 可以明显减少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而 PKA 激活剂 Sp-cAMPs 则无明显影响;经 NOS 抑制剂 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经毒蕈碱(M)受体拮抗剂甲基东莨菪碱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脑干κ受体基因表达也明显减少,而脊髓κ受体和脑干μ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经 NMDA 拮抗剂 MK801和 M1受体拮抗剂哌拉唑嗪处理后,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较戒断 1h 组无明显差异 。脊髓和脑干中β-actin 基因表达各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别。结论 吗啡依赖和戒断动物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发生改变,M受体拮抗剂和 NOS 抑制剂在吗啡戒断反应时减少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可能是它们有效控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15.
王艳  汤旭磊 《金属学报》2008,13(3):266-270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保护素(OPG) 及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3 月龄雌性SD大鼠48 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SHAM) 、单纯卵巢切除组(OVX) 、17β-雌二醇组(ERT, 0.1 mg·kg-1 d-1) 。低、中、高剂量白藜芦醇组(RL 、RM、RH, 每天分别给予10 、20 、40 mg kg白藜芦醇)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 给药8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 测定股骨骨密度(BMD) 及骨生物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LASTIC) 、刚度(STIFFNESS) 、最大应力(M-STRESS) 及最大承载力(M-LORD)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股骨OPG 、RANKL 的表达。 结果 与OVX 组比较, 20 、40 mg·kg-1 d-1白藜芦醇均能上调股骨OPG 表达(P <0.05) 。与OVX组比较, 20 、40 mg·kg-1·d-1 白藜芦醇均下调RANKL 的表达, 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P <0.05) 。 结论 白藜芦醇在体内可上调骨组织中OPG 的表达, 下调RANKL 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炎性痛后三种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 亚型的表达变化, 以及选择性 COX 抑制剂不同应用方式对炎性痛的镇痛效应。方法: 小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诱导炎性痛。用放射免疫分析及 RT-PCR分别评估脑COX-1、COX-2及 COX-3在福尔马林注射前、注射后 1、12 h、1、3、7、14、30、60 d 的变化。在镇痛效应的比较中, 动物被分成5 组 :对照组、SC 组、NS 组、IN 组及NS +SC 组。前 4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SC-560、NS-398 和 indomethacin。NS +SC 组在前一个月接受 NS-398, 后一个月接受 SC-560。测定各组动物在福尔马林注射前、注射后 1、12 h、1、3、7、14、30、60 d 的热痛阈。结果: COX-2 的表达在炎性痛后 12 h 到 3 d 升高显著, 而 COX-1 的表达在 2 周到 2 月升高显著。在整个观察时限内COX-3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其他组相比, NS +SC组动物的热痛阈在整个炎性痛过程中均明显提高。结论: 炎性痛后早期 COX-2 升高而晚期 COX-1 升高。COX-3 变化不明显。COX-1 抑制剂和 COX-2 抑制剂的结合使用比单纯使用其中一种能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