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标定热箱法对四种新型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的传热系数进行测试,分析影响传热系数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因素,对四种光伏构件的传热系数试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评定标定热箱法仪器的测试精度,分析该方法测试建材型光伏构件传热系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拉伸屈服强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不确定度产生的来源,影响因素及过程计算,得到不确定度范围,使之在检测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测量不确定度是用来表征被测量值所处范围的一种评定。以门窗保温性能测量为例,阐述门窗保温性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及评定结果,对门窗传热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得出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双向通风窗具有特殊的三层玻璃系统,在不通风工况下,玻璃间隙空气层的传热方式包括对流传热。提出了三层玻璃系统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了玻璃间隙空气层厚度为20mm时三层玻璃系统的传热系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很小,计算方法准确性较高。计算了玻璃间隙空气层厚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到间隙空气层厚度为40mm时,传热系数最小,双向通风窗在不通风工况下绝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JJF1059—1999、GB26538—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对烧结保温砖传热系数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分项、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从而对其检测结果实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常用玻璃的节能特性及其使用建议不同的玻璃品种和结构具有相差甚远的节能参数,评价某种玻璃是否节能、以及适用于什么地区和何类建筑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除须对比各种玻璃的遮阳系数Sc和传热系数U值外,还应考虑保温性或隔热性在不同地区对建筑节能总量的贡献大小,即两者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表1列出了几种常用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和遮阳系数Sc的实际测量值,以下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对比并提出使用的参考性建议。考虑到玻璃的节能性仅是需要选择的特性之一,玻璃的其它特性也在后面列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5,(12)
目的:计算真空玻璃与不同型材进行组合时的线传热系数。方法:对不同标准中对于边部传热的定义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不进行Low-E镀膜的真空玻璃传热系数为0.037~0.046W/(m~2·K),使用Low-E镀膜玻璃真空玻璃传热系数为0.054~0.085WW/(m~2·K)。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Low-E节能玻璃传热系数的检测,找出影响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的因素,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择优制作Low-E节能玻璃。本文还给出常用玻璃与窗框配合后整窗传热系数K值,绿色建筑、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所用外窗的适配窗框与Low-E节能玻璃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轻木结构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构造复杂,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无法简单地用一维传热来进行计算。本研究通过二维传热计算确定了轻木结构建筑墙板和屋面板的传热系数。采用线传热系数法计算了两种体系外墙节点的线传热系数值和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并采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的方法确定了轻木结构建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研究结论可以作为轻木结构建筑屋面和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取值的依据,简化了此类建筑的节能设计,为轻木结构建筑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据GB 15892-2009对测定固体聚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过程首先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识别,如测量重复性、标准物质的纯度、称量和定容、液体的转移、标准溶液在滴定和标定时滴定管的体积计量、温度等,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各输入量的不确定度分量和相对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方差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得到测量结果最终表示方式。结论固体聚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中,氯化锌标准溶液标定和滴定过程、样品测量重复性和回收率是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其余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最薄弱部位,其传热系数目前只能在实验室通过热箱法测定,在现场准确、快捷地测试该值对于建筑的节能评估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测试门窗幕墙内外空气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准稳态"测试原理和"热阻法"、"表面温度法"、"传热系数法"3种传热系数现场测试方法,现场测试值与实验室检测值的较高一致性表明了该现场测试方法的准确性,连续测试数据与平均值的较小偏差表明了该测试方法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门窗玻璃幕墙传热系数可通过该方法在现场准确、快捷地测试得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窗框、玻璃系统、整窗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窗框中的钢衬、间隔条等因其热阻较小,易在窗框中形成"热桥"效应。Low-E中空玻璃系统传热系数最小,且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比。阳光控制镀膜中空玻璃太阳得热系数SHGC、可见光透射比均较小。同时对样窗进行实验室实际测试,验证了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外窗传热系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5种不同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外窗玻璃,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QUEST模拟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的能耗,研究分析在北京地区玻璃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对办公建筑逐月冷热负荷的影响;在全年能耗方面,6mm白玻+12mm空气+6mm白玻、6mm Low-E玻璃+12mm空气+6mm白玻、4mm超白玻+13.5mm气凝胶+4mm白玻、气凝胶玻璃(遮阳型)相对于12mm白玻的节能率分别为2%、11%、1%、13%,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气凝胶玻璃这一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光学能量平衡角度出发,对玻璃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玻璃系统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理论推导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玻璃系统的镀(贴)膜位置和热工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知,对同一种膜而言,贴于玻璃系统的不同位置,会使得该面反射比和发射率产生变化,从而影响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大小。对遮阳系数而言,越靠近室外侧面的反射比越大,遮阳系数越小;不同种类的膜,还要考虑太阳光直接透射比的影响,综合两者来判断遮阳效果的好坏。对传热系数而言,越靠近室内侧面的发射率越小,传热系数越小。同时通过研究发现贴膜对可见光透射比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Low-e玻璃对空调负荷及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卜增文  毛洪伟  杨红 《暖通空调》2005,35(8):119-121
分别根据6种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不同的窗玻璃对2栋建筑进行空调负荷和能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深圳市,对空调负荷以及全年能耗影响最大的是玻璃的遮阳系数,其次是传热系数,Low—e中空玻璃与普通3mm白玻璃相比,空调负荷可以降低20%左右,全年空调能耗降低24%左右;在北京市,使用Low-e玻璃可以降低32%的空调能耗和20%的空调负荷,但是却增加了2%的供暖能耗。  相似文献   

16.
武婧 《建筑节能》2012,40(2):19-21,37
目前节能玻璃种类繁多,不同气候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透光部分选用的玻璃也有所不同.对于采用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的建筑,不可盲目使用节能玻璃作为集热部件.被动式太阳能系统集热部件的关键部件(玻璃及框材)应根据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分析了西安农村地区常用的各种节能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得热系数等性能指标,得出适宜应用在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集热部件的节能玻璃类型.此种材料可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得热和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减少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7.
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热过程及热工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节能原理及其传热过程的分析,并运用CFD流体模型对幕墙传热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其节能原理,推导出幕墙的整体传热系数,为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热工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市某采用呼吸式玻璃幕墙的节能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流计测量计算了呼吸式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对向阳面、背阳面的房间、玻璃幕墙空气层及室外温度进行了测量.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可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空气层,减少房间基本耗热量.在供暖期刚结束时,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建筑外窗节能成为建筑外墙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采用白玻璃(普通平板玻璃)、离线单银Low-E玻璃和离线双银Low-E玻璃充入氩气,制成中空玻璃。对充入不同浓度氩气和不同气层宽度的中空玻璃进行传热实验,得出不同条件下相应的传热系数,进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证明充氩气单银Low-E玻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并且隔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U型管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能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集热器热损系数、效率因子等性能参数计算公式,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分析表明:真空管热损系数与吸热管温和环境温度之差是非线性关系,将两者的计算关系式按环境温度分段整理将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涂层发射比对集热器效率影响较大,降低涂层发射比是提高集热器效率的有效途径;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吸热管与肋片接触热阻后,采用U型管连接方式不会对热水系统集热器效率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