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立森 《声学技术》2021,40(3):381-384
近20年来国内建成了大量的剧院,对于这些剧院整体上的混响时间特性规律,目前国内仍缺乏类似相关的研究.文章统计了国内50个1 200座以上的典型大剧院,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国内剧院混响时间的大小分布及混响时间与早期衰变时间、清晰度与明晰度、观众厅体积等参数的相关性规律;研究发现国内大剧院混响时间较世界上同等规模的国外歌剧院...  相似文献   

2.
李佳菊 《声学技术》2022,41(2):240-245
乐罩是有自然声演出功能剧场舞台表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有限的自然声能被舞台吸收和逸散,并。文章分析了24座剧院加乐罩前后音质参量实测数据,研究了加乐罩前后音质参量的统计特性。加乐罩后的剧院,在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强度因子、舞台支持度等音质参量上均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季卿 《声学技术》2015,34(1):58-67
舞台音质对音乐厅演出效果起重要作用。为了使全乐队演出协调,乐师们要求听好自己的和来自其他演员的声音。因此,为使所有器乐和歌声达到适当平衡,以取得良好的合奏效果,将涉及到舞台设施、乐器特征以及如何把声音合适地反射给乐师们。此外,根据乐师主观意见选用恰当的客观声学参量很重要,同时还要考虑用怎样的建筑措施使之实现。这项研究历史较短,不少问题有待探索。文章对此作了综述与评论。  相似文献   

4.
余斌 《声学技术》2014,33(3):250-254
当剧院兼用大型交响乐、室内乐或合唱音乐演出时,舞台上必须增设音乐反射罩,既有助于将乐队演奏声返送至听众席和平衡乐队演出,也可改善观众厅内的音质。音乐反射罩是多功能剧院舞台工艺的重要设施之一。主要介绍音乐反射罩的六个工程应用实例,并对增设乐罩前后观众厅的实测结果作分析总结。对比舞台上增设乐罩前后观众厅音质参量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明晰度和声场力度的变化,发现舞台增设乐罩后,显著降低了舞台空间和观众厅空间的耦合作用,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使观众厅有效声学容积增大。由于乐罩对低频声能的吸收,低频混响时间不但没有提升,反而略有下降。单就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而言,增设乐罩的多功能剧院与专业音乐厅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增设乐罩后,观众厅内明晰度降低,而声场力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师军  宋拥民 《声学技术》2023,42(2):230-233
1500座大剧场是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内的核心厅堂,首演后外界对其室内音质效果给予较高评价。文章用该剧场客观音质参量的测试结果与世界上14个已有评价的剧场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平潭国际演艺中心1500座大剧场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音质参量上关联度最相近。专家们对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音质评价较高,这也表明了平潭国际演艺中心1500座大剧场的音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汤晓颖  唐艺英 《包装工程》2023,44(6):311-319
目的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视阈下探讨粤剧非遗数字化设计的新模式,以改善因非遗文化与受众时空差距和传统观摩式展示造成的受众流失问题。方法 主要采用分析法和用户旅程图法对现阶段粤剧非遗的传播现状及存在的痛点进行叙述,同时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出近几年具身认知运用到各个领域的  相似文献   

7.
刘文广 《爆破器材》2021,50(5):58-64
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密集空间内进行高层楼房的安全爆破一直是一个难题。在上海普陀中环商务区4栋百米高层楼房爆破拆除中,采用了大切口、多向折叠、一次起爆、分体塌落的爆破技术。对不同结构类型采用不同切口角度:核心筒结构39°,框架结构30°,全剪力墙公寓楼36°。同时,设计楼间、切口间、层间和同层前、后采用不同的延时形式,爆破后大楼完全按照预定的方向安全塌落, 坍塌距离为16~42 m。30 m处,110 kV变电站爆破振速控制为1 cm/s,实现了既要减振又需缩小倒塌影响范围的目的。周围建筑和地下管线均无损伤。  相似文献   

8.
建筑隔声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近年来建筑隔声在研究和实践的几个主要方面进展,作一评述。所讨论的问题包括:质量定律与单值评价、轻钢龙骨板墙的隔声、楼板隔声的评价、侧向传声、声屏障及绿化降噪、窗的隔声和通风、敞开办公室的私密性。  相似文献   

9.
王姿 《包装工程》2023,44(18):109-119
目的 对国内外博物馆体验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以便客观真实地了解现阶段博物馆体验研究的重点和动态。方法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CNKI核心数据库中2000—2022年博物馆体验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核心合集期刊进行量化分析和质化论述,内容包括发文时间、关键词聚类、发文刊物分布、国内外研究侧重点论述、研究共性及差异解读。结论 检索范围内国内外博物馆体验研究发文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中文发文刊物主要分布在艺术设计领域,国外发文刊物集中在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都涉及新媒体技术、文化旅游发展、观众研究方面,但国内主要围绕新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观众体验的跟踪调查研究和文旅融合下的游客研究,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对博物馆休闲娱乐氛围的营造、博物馆中的集体学习体验、文化旅游中博物馆的真实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北京国际机场周边地区建筑隔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较好的分析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居民室内声环境的影响,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民居房、学校(多层建筑)、基层机关办公用房、商品房等为测试对象,对北京国际机场周边地区建筑物隔声特性(插入损失)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民居、学校、机关办公室的隔声特性较差,商品房的隔声效果较好。门窗和房顶是机场附近农村现有建筑物隔绝噪声的最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框架楼定向爆破拆除中后柱高位拉断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处于繁华市区的两栋框架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施工方案、爆破参数和起爆顺序。虽然楼房按预期的方向倾倒 ,但有一部分后承重柱被高位拉断。文中简要阐述了后承重柱高位拉断的机理 ,指出了在上部载荷足够大和已具备足够的倾覆力矩的条件下 ,追求过大的炸高 ,是后承重柱高位拉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介绍几种基本常见的Schroeder扩散体并分别应用于声屏障顶端。应用边界元法对扩散体声屏障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所有扩散体型声屏障降噪效果显著,在低频均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且低频降噪量比传统的声屏障要高3~5 dB。同时发现素根序列(PRD)扩散体整体降噪效果最优,其在声屏障5 m后其降噪效果和其它类型的扩散体型声屏障比较,其插入损失要高0.61~1.52 dB,这为以后声扩散体应用于声屏障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Cadna/A软件,结合实例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道路不同,车速不同,预测点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不同,预测点高度不同等情况,预测交通道路噪声对预测点噪声贡献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高度和延伸长度的声屏障降噪效果进行预测分析,并采取合适的声屏障,使得第一排建筑地面声环境达标,为建筑布置规划及环保管理部门行政审批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北九龙裁判法院交由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活化使用是中国香港历史建筑保育计划第一期的项目。从2010年投入使用至2020年关闭,运行了整整10年时间。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反思该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前期通过政府招标的计划书、申请机构的标书等一手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对已经投入使用的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运营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建筑保育经验,对前北九龙裁判法院的建筑本身进行了较好的保护,然而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地区的历史文化,没有在活化使用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在历史建筑保育过程中,除了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还应该注重凸显其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首都机场的飞机机型和机场附近住宅的噪声现状进行监测,采用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和昼夜等效声级对室外的飞机噪声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关于机场周围建筑物隔声标准和方法的建议。以首都机场周边某住宅为例进行隔声治理,飞机起飞经过13 s时室内外开关窗的噪声值和室内现场隔声量的测量结果表明,居民对房屋隔声效果反应良好,隔声后改善了居民住宅内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橙旻  于梦楠 《包装工程》2019,40(22):181-189
目的旨在通过新媒体形式下的响应式网站平台设计实践将经典家具设计呈现在公众视野,使展示的产品能与受众产生互动,为用户提供最直观的展示方式、趣味性设计和独具特色的空间,通过将互联网与经典家具设计文化相结合,以期经典家具设计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广、传承。方法前期采用文献调查法进行理论梳理,采用问卷调研定量法确定用户需求,构建交互系统、完成界面等相关设计后,运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设计,并进行响应式调试与发布。结果让用户产生愉悦感和获得更舒适的用户体验,受众群体由传统的参观者变成能亲自参与的体验者。结论通过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普及经典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更多人去关注、了解中外经典家具设计,同时可以辅助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宁夏西海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的自然环境差、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包括固原市的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及吴忠市同心县和盐池县[1].该地区是古丝绸之路过境之地,也是中原文化、西夏文化、草原文化和大漠文化的交汇之地.因此,对该地区传统文化及其民居建筑的研究与挖掘有着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此地区的民居多为蔓延式的传统聚落,在房屋的施工建筑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施工材料则是因地制宜[2],就地取材,因材施法.  相似文献   

18.
混响时间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的核心指标.在进行混响时间仿真计算时,由于耦合空间的缘故,通常会将观众厅独立出来,并在舞台台口处设置一个等效吸声面,以反映舞台空间和观众厅的相互作用.然而,对于不同体型、不同吸声条件的观众厅与舞台空间,舞台台口应有不同的等效吸声参数.通过对观众厅与舞台空间混响混响时间的分别计算,推导出一组舞台...  相似文献   

19.
王静波  章奎生 《声学技术》2013,32(4):322-326
2005年7月正式建成使用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演艺中心之一,它主要由2000座交响乐大厅、1100座歌剧院、330座室内乐演奏厅及若干排练用房等组成,已成为浦东新区及整个上海地区的重要地标建筑之一。对2000座交响乐大厅,这个专为音乐演出、面积最大厅堂的建筑声学设计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完工后的客观声学测试结果及开业以来各界对该厅的主观声学效果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对于保障人们免受噪声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新民用建筑隔声的设计规范与欧盟主要国家进行对比,为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资料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