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含大黄的方剂共30首,剔除重复者各15首。尽管30首方剂中,与大黄作主要配伍的药物有19种之多,但离不开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等三大作用,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2.
展俊平  杨新年 《光明中医》2008,23(7):922-923
大黄为临床常用中药,中医药高等院校七版教材描述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功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读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观其对大黄的应用可谓灵活多变,共涉及31方,颇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运用厚朴功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15首方剂使用厚朴,并有6首方剂以厚朴冠名.现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谓厚朴的功效为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而仲景对厚朴的运用较为广泛,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功效.  相似文献   

4.
大黄能攻十积:一攻燥屎之积;二攻宿之食积;三攻血积;四攻饮邪之积;五攻痰积;六攻毒邪积;七攻湿邪之积;八攻热邪之积;九攻癥瘕聚积;十攻石积。大黄补敛正气,安和五脏:一保肝利胆;二健脾和胃气;三强心;四护肾利膀胱;五止血;六推陈致新。大黄是张仲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味药,用时仲师注重剂量、炮制、煎煮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大黄实为良药,用之得当,可起沉疴,疗重症,挽危急。然而,若不熟稔本草,明其性味,揣其功效,度其剂量,则便不能善用此良将,会反为所噬。大黄生用苦寒泻下,酒制变降为升,变泻为敛。剂量之中,暗藏玄机,多则泻下,少则性收。升与降,泻与敛,全在掌握炮制与剂量之间,仲景之述明矣,欲用大黄者,需明尽此理。  相似文献   

5.
大黄性味苦寒,沉降,入脾、胃、大肠、肝、心经,力猛善行,自古就有"将军"之称.临床取其泻下攻积治疗大便秘结,已广为人知.大黄不仅具有泻下作用,还能清热解毒、止血、活血化瘀等,大黄与不同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更广的临床作用,正如将军善于调配士兵,实施各种战术作战,大黄亦如此.在<伤寒论>中大黄出现在15首方中,分别与泻下、活血化瘀、清热、补虚、解表、行气及利湿退黄药配伍应用.笔者对大黄配伍规律探析如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仲景小方配伍方式丰富,大体上有三大类:七情配伍、阴阳配伍、气味配伍。七情配伍有相须为用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为用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或相杀为用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阴阳配伍有寒热并用以达到去性取用之功,防止药物之格拒;升降相因调整脏腑的升降失调;散收结合以不伤正、不留邪;走守相合以增强药力;润燥相随以不伤阴、不助湿;表里兼顾以兼顾表里;刚柔相济以相互调节。气味配伍中有辛甘相配使补中有散,而不致呆滞;辛苦相配能除寒热,开通气机;酸甘相配使下而不伤正,补而不助邪;甘苦相配使阴液得复,筋脉得养。因药物有其气、味、性、用,此次论述药物之配伍则体现药物的某一方面,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性,或取其用。而在临床制方中,并非只有一种配伍方式,常为几种配伍方式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攻下导滞、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功效,是一味常用的苦寒泻下要药。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运用大黄独辟蹊径,现浅析如下。1 里热成痉 痉以项背强急、牙关紧闭、四肢抽慉、角弓反张为主症。痉本应忌下,仲景却以大黄为君,配伍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治疗“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之证。据药测证,大黄所治之痉实属阳明热盛、化燥伤津所致。用大黄重在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以解其痉。因而《金匮要略心典》曰:“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临床运用,要辨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运用大黄,巧妙配伍。桃核承气汤和下瘀血汤突出大黄下瘀血、血闭,荡瘀逐血之功;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运用大黄破癥瘕、积聚;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己椒苈黄丸侧重大黄逐留饮作用;三承气汤利用大黄涤荡肠胃、推陈出新;茵陈蒿汤巧用大黄通利水谷;大黄甘草汤调中化食;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用大黄泄热消痞、安和五脏;大黄牡丹汤泻热通腑以清热解毒。张仲景还特别讲究使用大黄时的煎服炮制方法,生用突出泻下之力,多用于攻下,且入汤剂多后下;先煎以减缓泻下作用;渍用亦属后下,较后下作用弱之;酒制大黄以强化活血化瘀之功。  相似文献   

9.
张永宜 《河南中医》2013,33(4):475-477
《伤寒论》中对不寐的论述甚为详细,并给出了大量治疗不寐的治法,主要包括温阳安神法、养心安神法、交通心肾法、滋养阴血法、清宣郁热法、除湿和胃法、滋阴清热法、清热育阴利水法、阴阳双调法等.以上诸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充分体现了仲景审征求因、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首次将瘀血作为专病论治,较系统地总结了瘀血病证的论治规律,在中医瘀血学说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1 仲景活血化瘀治法与方药 活血化瘀法可根据其作用强弱,分为和血法(作用最弱)、活血法(作用较强)和破血法(作用最强)三类,也可根据其他作用和配伍进行分类.现将仲景对瘀血的治疗与方药分析、归纳为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五味配伍法之一的酸甘化阴法已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医圣张仲景的诸多方剂都寓有酸甘化阴之意。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314首方剂,将张仲景酸甘化阴法的具体作用归纳为8个方面,即柔筋止痉、缓急止痛、和营调卫、调和肝脾、滋养五脏、调补冲任、固肠止利、收涩止泻,进一步完善酸甘化阴法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2.
黄海芹 《中医研究》2012,25(3):56-57
本文全面论述了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用药心法,内容有:药物的各种加工炮制,如修制法,水制法,火制法等;服药的调护如服药的温度、时间、频次等;药后反应的观察,对反应的处理,及服药的饮食调护等.  相似文献   

13.
王雪利 《河南中医》2011,31(7):705-706
张仲景将心理障碍性疾病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有蓄水证、蓄血证、热扰胸膈证、奔豚证、热入血室证;虚证有少阴热化证、百合病、脏躁病、虚劳证,分别予五苓散、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百合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奔豚汤治之.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论述了伤寒、杂病的辨证论治,而且极其重视易被医家忽略的影响疾病疗效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的加工炮制、服药护理、药后反应观察等,兹就这方面的内容综合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高申 《河南中医》2009,29(6):526-527
通过对《伤寒论》组方特点的分析,探讨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认为针对病机而施治是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方乃众方之祖 ,药精效宏 ,配伍严密 ,执其疗疾 ,一矢贯的 ,若桴鼓之应。兹就《伤寒论》方剂组遣的基本特点 ,略抒管见于后。1 力求方证相应方证相应 ,即要求临床组合的方剂 ,必须与病证相对应 ,这是《伤寒论》制方用药的重要特点。中医学认为 ,证为方的基础 ,方乃证的归宿 ,有是证必有是方 ,《伤寒论》即是在确立太阳、阳明、少阳、大阴、少阴、厥阴六经主证的前提下而立法组方 ,层层伸展 ,有顺有逆 ,示人以规矩。这一原则 ,贯穿于大论的始终。所谓六经主证 ,系指具有特异诊断价值的、能直接反映出六经病证基本脉象与症状 ,它在…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与《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面较之《黄帝内经》都有较大发展和提高.仲景的“扶正固本、摄生为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病宜早治、勿令生变”,“先病服药”,“先安未受邪之地”,“药宜早进、莫待早晚”等治疗学思想,对指导当前临床和治未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玲  陈亮  唐勇 《陕西中医》2011,32(6):746-747
<正>本人在研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对张仲景运用附子的规律进行了归纳整理,本文试从以下八个方面初步探讨张仲景运用附子的规律:1回阳救逆,力挽沉疴纵观《伤寒论》,张仲景对凡有上吐下泻汗出厥逆,脉沉微,濒临亡阳垂危阶段的病例,均用附子,并必配干姜以助温经回阳救逆之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遣方用药之精妙、临床配伍之严谨,其卓越之处不仅在于对药性及功用的深刻认识,更在于其对辨证论治、随证治之原则的精准把握.然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玄妙幽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错综复杂,若于脉证变化难极之际贸然用药,恐引邪深入,贻误病情.张仲景秉承客观理性的诊病态度,在病情疑似难辨、治疗难以决断时应用试探性诊疗,以辨病...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药对配伍应用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剂中 12种药对配伍应用。例如温中祛寒药与补脾益气药配伍 ,以提高温中祛寒效果 ;温肾回阳药和温脾暖中药配伍 ,以提高回阳救逆功用 ;温热胜寒药和辛散祛寒药配伍 ,以速除在里之阴寒等。认为张仲景方剂中药对的配伍应用 ,既灵活多变 ,又恪守理法。总结认识和掌握张仲景方剂药对的配伍应用规律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