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宁西铁路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是又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该铁路的开通必将对六安市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六安市区域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六安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调整方面,探讨了宁西铁路对六安市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湘西州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说明了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接着建立回归方程,准确计量了各产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三方面入手,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计算出了湘西州产业结构优化值.最后根据对湘西州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武陵山片区内其他县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SSM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利用相关旅游统计数据,对2002—2011年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总体竞争力弱.其中,交通、游览、住宿业的关联度较低,且住宿业缺乏竞争力,交通、游览业竞争力有一定优势;邮电通讯、餐饮、其他关联度较高,但缺乏竞争优势;娱乐、购物关联度一般,竞争力也不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安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配弟-克拉克趋势,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始终是最大的,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第一产业;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急需进一步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婧  刘丙泉 《河南科学》2014,(6):1115-1118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山东省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并且产业内部也呈现不合理态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山东省2002—2012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山东省第三产业与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相差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949—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定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方法和技术,对青海省1949-2007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计算了1978-1987年、1988-1997年和1998-2007年3个代表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分析了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竞争能力.结果表明:① 1949-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演变总趋势是: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②近10多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青海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有所改善,产业竞争力有所增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推动.但青海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产业关联度低,3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孙洪刚 《科技信息》2008,(5):306-307
自1980年以来,山东机电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本文在分析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恩格尔-格兰杰两步协整检验法,对机电产品出口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品出口对山东经济的增长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山东要向经济强省转变,经济增长的机电出口弹性水平仍然较低,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应该在大力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基础上,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机电产品出口与山东经济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8.
矿山企业经济的多层次嵌套型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山企业经济的影响因素多且比较复杂的情况,利用多层次嵌套型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矿山企业经济数学模型,采用绝对灰色关联度、相对灰色关联度和综合灰色关联度等关联度指标对影响矿山企业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矿山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矿山企业下一步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A)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劣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幅度,甘肃省各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将14个市州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分析了4个典型市州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缩小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对泉州经济增长做了关联度分析,测算出旅游业对泉州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对泉州旅游业与GDP及三大产业做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泉州旅游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效应最大,且对泉州整体经济的拉动效果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省会经济圈战略下的六安区域定位与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是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梯次产业结构是省会经济圈实现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特色,六安市应成为省会经济圈的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等。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Lu'an plann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uses 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nning area itself; then it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cluster situation in the planning area, and uses GIS spac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ndustry status of the planning area, integrating it with the geographic space expressio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mula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 Lu'an planning area.  相似文献   

13.
六安城郊数以千计的汉墓,凝结了汉文化成型期主要而珍贵的历史信息,六安王刘庆墓是其代表.刘庆墓又是西汉后期诸侯王地位变化的里程碑.孤立地研究六安王刘庆墓,必将悖离历史真实与科学真理.  相似文献   

14.
六安市福彩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民众基础、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其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淠河河道淤高的原因,认为淠河六安市段的淤积是一个自然过程,因此六安市的防洪设计标准必须修订.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六安城区是六安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区域经济特色,在生态市的建设中应注意: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工程;景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环境质量调 控工程建设。通过这三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努力把六安城区建成生态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 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六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林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发展趋势及六安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针对六安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城市林业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潞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井田范围内煤田精查地质报告和潞安矿区供水水源勘探资料,结合区域及井田内水文地质构造条件,确定了经济适用的供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19.
论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政府先导、民营为主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扶持,合理设置科学工业园区,吸纳海外人才和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对外依赖性强,研发投入不足等。台湾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对内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完成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汉六安国政区地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西汉六安国之政区版籍的变化,必须采用逆推法等考证方法。六安国始封时至少应有七县之地。武帝以后的推恩分封、颁行左官律和附益法等,使得包括六安国在内的西汉诸侯王国逐步走向了衰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