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会泽新松叶蜂是华山松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会泽县者海林场 1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中结茧越冬。第 1代 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中旬~ 8月中旬为蛹期 ,7月中旬~ 8月中旬为成虫期 ;第 2代 7月下旬~ 9月上旬为卵期 ,11月上旬~次年 3月中旬为蛹期 ,3月中旬~ 4月下旬为成虫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以 4 0 %氧化乐果 1∶80 0倍液最好。室内和田间对幼虫喷药的防治效果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2.
2012年~2014年在沈阳地区进行美国白蛾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沈阳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卵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蛹期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美国白蛾虫态有重叠现象,1~2代历期不等,第2代成虫产卵期较之第1代明显变短,而幼虫期和蛹期又明显较之第1代变长。  相似文献   

3.
2018~2020年,在开鲁县塞外红苹果园系统观察了桃小食虫发生规律,并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通辽地区大多数果园出现较晚,1代/年,少部分果园2代/年,全年发生相对集中,整个发生期历时3个多月,成虫最早出现在6月下旬,但数量较少,连续出现在7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高蜂期,8月中下旬进入盛末...  相似文献   

4.
枣锈病对小枣产量影响很大,国内对其侵染规律尚不清楚。经研究该病有冬孢子和夏孢子,无转主寄主。冬孢子5月下旬出现,6月上中旬盛期;夏孢子7月下旬出现,8月上、中旬盛期。初侵染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是侵染高峰期。该病的发生与6~8月降雨量、次数成正相关。开花后7~10天用粉锈宁或25%多菌灵;7月上旬至8月初使用1:2:200波尔多液,防效均达100%。  相似文献   

5.
楚雄新松叶蜂 Neodiprion chuxiongensis Xiao et Zhou 是危害云南松的新害虫.该虫在云南省楚雄市1 a发生1代,以卵在针叶内越冬.卵期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幼虫期2月下旬至4月下旬,预蛹期3月下旬至10月下旬,蛹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虫期11月中旬至下旬.  相似文献   

6.
冬樱花物候及观赏期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各地冬樱花花期有一定差异,但大都集中在12月上旬至1月中旬,紫色叶呈现期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果实成熟期为3月至4月.最佳观花期为12月中旬至1月上旬,持续时间昆明为12~15 d,思茅和景谷为10~12 d.最佳观紫色叶期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昆明为7~8 d,思茅为4~5 d.最佳现果期昆明为4月上、中旬,持续10~15 d,思茅和景谷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12 d.由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冬樱花物候的差异,认为冬樱花属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油茶主要良种的标定植株进行果实生长和含油量分析研究,探索油茶果实油脂形成与转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果实体积生长主要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油茶果实质量的增加主要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收前两个高峰期,其质量增加值超过油茶果实总质量的2/3.油茶种仁含油率、鲜籽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均随果实生长逐渐增加,年周期内存在两个增长高峰期,为8月中旬至9月初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前.油茶鲜果含油率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的高峰期的增幅达鲜果总含油量的68.9%,指出霜降籽油茶果实不宜提前采收,否则会对产油量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猕猴桃嫁接适期为1月下旬~2月上旬或5月上中旬。其萌芽前后的2月下旬~4月中旬,因为剪口溢出树液较多,嫁接成活率较低。笔者为避免其砧木树液过剩的问题,采用了砧木移植及嫁接前剪砧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栎长颈卷叶象Paracycno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危害柞树嫩叶,在丹东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5月初出蜇,终见日出现在7月初。一个叶苞内产卵1粒,偶见2粒。卵期10~15 d,幼虫期11~16 d,蛹期3~5 d。第1代成虫出现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2代成虫始见于8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青浦地区1959~2016年的观测资料对青浦地区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和旅游舒适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旅游气象灾害为大雾、霾、雷暴、高温、暴雨、台风,逐类进行气候特征研究,分别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影响时段、基本特征及对旅游业主要危害。根据人体舒适度及户外活动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青浦地区3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较适宜旅游活动;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段为3月下旬至6月中旬及9月中旬至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2):43-44,47
本文对林用门式起重机主要部分杆件进行了应力分析,并利用应变片电测法对其应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测应力与计算应力相近,实测应力小于计算应力的居多数,个别杆件的实测应力略大于计算应力。  相似文献   

12.
林信良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54-55,72
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在标准地中选取拟赤杨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生长对比方式分析拟赤杨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条件下,15年生天然下种的拟赤杨比17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平均胸径大60%,平均树高高38%,平均单株材积大3.2倍,在林分中表现出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大连地区对茶条槭(Acer ginnald Maxim)播种育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条槭种子具有深休眠和生理后熟特性,大连北部地区可采用混雪藏和沙藏层积2种常用方法及过氧化氢处理法,后者效果更为明显,而南部地区适用后2种方法。播种苗密度在180株·m^-2最为理想,切根处理的茶条槭S1-0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叶绿体超微结构是叶绿体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叶绿体除在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外,在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中,作为细胞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据估计,叶绿体DNA的信息量足以编码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的多肽约150—300个。不同种的叶绿体蛋白质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叶绿体显微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前文已发现油桐属和石栗属在叶片的核酸、蛋白质以及叶绿素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图对该两属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核酸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提供进一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Considerable variety is to be found in zonal expression within the mangroves of riverine estuaries in tropical northeastern Australia. Detailed surveys have shown that this is part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sequencing order of taxa across the intertidal surface (Bunt, 1996). However, it is evident that the clarity and pattern of zonation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overlap in species distributions.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latter in detail arose in the course of ongoing surveys. For the latter purpose, procedures are here described that enable complex field data sets to be analysed in numeric and graphical terms. Data for a single transect from the Endeavour river have been used to explain the methods used and to illustrate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松材中两种重要线虫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伯葵  胡兹苓 《林业科学》1993,29(4):345-349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被进一步证明是两个不同的种。除表现致病力差异外,形态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特别是前者交合伞卵圆形,后者平截形;生理学试验表明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生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是:酯酶凝胶电泳中松材线虫酯酶带3条,迁移率分别为0.42、0.45、0.49;而拟松材线虫只1条酯酶带,迁移率为0.65。二者脂肪酸总量、不饱和度、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肖婧 《森林工程》2005,21(5):54-56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屋面排水方式和虹吸式屋面排水方式的排水原理和特点的比较分析,重点论述了虹吸排水系统的技术优势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西里骆林区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承彪  朱宏光 《林业科学》1989,25(3):257-262
我们于1984—1986年对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区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变化与土壤肥力和杉木生产力的关系,为林区营造杉木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样地生态环境龙胜县里骆林区位于北纬25°51′—25°58′,东经110°02′—110°07′之间,属我国东部(湿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部三江流域山地栲类荷木林区。年平均温度18.1℃,1月均温8℃,7月均温26.7℃,极端最低温度-4.5℃,极端最高温度39.15℃,≥10℃的  相似文献   

19.
普通乳白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运用互穿网络型核壳技术进行改性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表明:采用IPN型核壳乳液聚合工艺生产的乳白胶的综合性能优于普通乳白胶,尤其是在贮存稳定性、耐水性、生产成本等方面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四纪红土红壤退化特性及其对杨树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进行 未退化较轻度退化、中度退化的四纪红土红壤的田间持水量高21.62%,48.08%;贮水库容总贮量高27.96%,84.15%.其土壤营养总贮量损失率分别为0,33.6%和79.6%。红壤上3a杨树生长高度分别为7.65、4.9和2.65m。不同退化类型,其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差异极显著,对杨树生长影响很大。杨树能在未退化红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