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工程为超过A级高度且存在部分楼层楼板不连续的高层超限结构,设计时采用多种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同时补充了弹性时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满足抗震性能的目标要求,该结构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郝贵强 《建筑结构》2021,51(11):54-58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结构,结构总高度67m,地上13层.设计时提出了两个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方案一为减小11~13层剪力墙、框架柱截面,减少剪力墙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为保持11~13层框架柱截面不变,减小剪力墙截面和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SATWE和SAUSAGE软件对这两个方案分别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一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层间位移角在10层存在突变,11~13层为薄弱楼层,鞭梢效应明显;方案二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层间位移角在10层无突变,无薄弱楼层,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方案一;工程设计应采用方案二,抗震设计不应片面地消除不规则项,而应使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
合景木渎商业二号楼属于有高位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复杂,扭转不规则,楼层刚度突变。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对转换层楼板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平面内受力情况,提出转换层及附近几层的抗震加强措施。本项目对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简称底框房屋)和多层砌体房屋两类结构间的抗震性能优劣一直备受争议。采用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楼层地震剪力、楼层侧移、裂缝分布等角度,对比分析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按规范设计的底框房屋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当;底框房屋需加强二层(过渡层)的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计时应注意到底框房屋的底层侧移较大可能引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4层RC框架结构部分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与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引入消能减震技术对结构进行减震控制。首先,采用随机平均法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进行等效线性化,进一步基于YJK和ETABS软件平台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等效线性化前后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结构节点内力、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后,能有效减小结构节点内力、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改善;随机平均法可用于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化,等效线性化前后结构节点内力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6.
安联大厦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的高层写字楼。为达到环保、健康的设计目的,建筑师给大厦设计了一个"呼吸"系统—通过东西、南北错开设置的空中花园和中部入口大堂直通屋面的中庭空间,实现了整个大楼的自然通风从而成为一栋节能的生态建筑。为满足建筑要求,楼板开大洞,两个核心筒之间部分楼层连接薄弱。本文采用结构分析软件perform—3D进行了安联大厦的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能够满足规范抗震要求,剪力墙先于框架柱进入非线性阶段,部分楼层在核心筒之间的薄弱连接仅对核心筒附近的框架柱的内力产生影响,但不影响整个结构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7.
多层砖房按新规范(GBJ 11—89)抗震设计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层砖房在我国建造量道德而面广、是最常用的民用建筑承重结构。根据震害经验用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分割并包围砖砌体而使砖砌体结构形成弱框架体系,可大大提高其抗震性能。按照新规范GBJ 11-89中规定,本文分析了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计要求和两阶段设计方法。并对砖抗震墙截面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提供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可省去按常规方法的求算基底剪力、计算楼层水平地震力和楼层地震剪力以及计算砖抗震墙的侧移刚度来分配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程序。从而能大大加快设计进度。  相似文献   

8.
某超限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高位转换层,其楼板平面开洞尺寸过大,造成楼板平面刚度不连续。弹性分析时,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与楼层水平位移平均值之比为1.31,属结构扭转不规则,为此结构设计采用了软钢阻尼器来提供附加刚度及阻尼。为研究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1∶20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获得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防要求;阻尼器减小了结构的扭转反应,对加速度反应起到了一定的减小作用;转换层上刚度变化较大,应逐步减缓刚度变化,改善相邻楼层的延性;出屋面层的鞭梢效应严重,应重视出屋面层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9.
常熟华府世家工程是一栋高层建筑,由于在转换梁的布置中有多次梁抬墙的情况,采用整体性好的箱形转换结构。对箱形转换层及其上下若干楼层的受力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箱形转换层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箱形转换层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结构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对箱形转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晓庄国际广场工程为一栋高层多塔商住楼,地上30层,建筑高度104 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属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工程的特点和结构设计情况,并针对高位转换和结构超限,采取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比现行规范要求更为严格的抗震措施。经对结构进行多模型、多软件及线性和非线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碧玉蓝天大厦地下4层,地上46层,高228m,是集购物、办公、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为使设计尽可能优化,设计者提出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和全钢结构两种可供选择的结构方案。对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与经济分析,从而确定了可行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江苏海安中洋豪生超高层酒店地上40层,大屋面高度171.1m,为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的超高层结构。针对建筑功能、平面特点,在对不同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的基础上,结构体系选用框架-核心筒体系,楼盖体系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通过对底部加强部位核心筒剪力墙采用中震不屈服性能设计、控制框架柱轴压比和结构扭转效应、加强裙楼与塔楼连接部位设计、采用双连梁及型钢混凝土连梁等一系列抗震加强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雪莲大厦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雪莲大厦为地上部分36层,建筑总高度146.30m的高层建筑,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结构高度高,地震反应大,平面轮廓不规则,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不正交,不能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采用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并设了两个加强层,有效地加强了结构的刚度,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则解决了框架不正交所带来的梁柱连接问题。介绍了该工程结构体系的选择,加强层的设计及型钢梁柱节点的处理等,工程实践表明:在高烈度区,带加强层的混合结构体系能够满足结构各项设计要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可大大减少柱断面,也便于非正交框架体系中梁柱的连接。  相似文献   

14.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上海某立面收进超高层建筑进行了整体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该超高层建筑共58层,结构高度244.8 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体系并设有斜柱和加强层,结构在141.9 m处有较大的立面收进.主要介绍了该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过程,包括模型材料的选取、模型相似关系的确定、模型简化与设计、试验方案的确定以及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所提供的高层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思路和过程也可以为今后相关的试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响螺湾C-02地块项目主楼地上54层,结构屋面高度约238m,结构体系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避难层和屋面设置了结构加强层。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布置、性能目标、主要计算分析结果及抗震加强措施。结构设计满足超限要求,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的初步设计已通过超限审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幢结构高219m,地上5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型钢柱)-核心筒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以及加强层的设计等。叙述了对本抗震设防超限工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列出了主体结构整体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风洞试验及计算、中庭独立角柱分析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概念设计部分内容,下期主要为分析计算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成都美年广场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塔楼地下3层,地上46层,采用框架一核心筒结构。重点介绍了塔楼的结构布置、抗震计算分析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及实现。整体结构通过弹性分析进行设计,并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复核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及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深圳新世界中心结构抗震设计(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幢结构高219m,地上5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型钢柱)-核心筒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以及加强层的设计等。叙述了对本抗震设防超限工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列出了主体结构整体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风洞试验及计算、中庭独立角柱分析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分两期刊出,上期刊出概念设计部分内容,本期主要为分析计算内容。  相似文献   

19.
某办公楼总高约197m,地上39层,两侧为竖向交通和辅助用房的剪力墙筒体,中间为四榀单跨框架。针对该带单跨框架的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从受力性能和经济性出发,对两种结构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选择了混合结构方案作为结构设计的方向。并从中间框架柱、楼面钢梁和加强层连接桁架的布置方面进一步优化结构的设计,使工程在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和更优的经济性之间获得平衡,可为此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