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预后影响。方法神经节苷脂钠20mg/d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轻度7d,中度15—20d,重度1月停药。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采用鲍氏20NBNA项判定。结果随访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差异显著。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后遗症,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预后影响.方法 神经节苷脂钠20mg/d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轻度7d,中度15~20d,重度1月停药.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采用鲍氏20NBNA项判定.结果 随访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差异显著.结论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后遗症,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钱庆燕  童仁香  王菊  任明会 《重庆医学》2016,(18):2516-2517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足月H IE患儿80例(观察组),同期入住该科无围产期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内、综合治疗2周(主要包括神经节苷脂治疗10 d)检测血清NSE ,根据病情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HIE 18例、中度HIE 48例、重度HIE 14例。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检测血清NSE。结果轻、中、重度HIE组血清NSE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IE患儿综合治疗2周后复查血清 NSE ,轻、中、重度 HIE组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是新生儿 HIE早期诊断的敏感生化指标,还可反映新生儿HIE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刘香玲 《中外医疗》2013,32(4):111-111,11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以及对血清NSE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临床及头颅CT确诊的10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节苷脂+常规对症支持)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血清NSE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及对照组NSE水平分别为(11.36±1.23)ug/L、(14.89±1.42)ug/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确切,且能明显降低血清NSE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在新生儿HIE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病房HIE新生儿41例,其中轻度18倒,中度14例。重度9例,并以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41例HIE患儿生后3天内、7天、14天血清NSE水平,及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脐动脉血清NSE水平。结果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25〈P〈0.5);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轻、中、重度HIE组之间3天内血清NSE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新生儿HIE轻、中、重度组3天、7天、14天NSE组内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轻度组血清NSE无明显差别(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NSE3天内、7天、14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清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情发展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比较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A组)、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给予镇静、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及血糖平衡等一般性治疗.A、B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神经节苷脂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分别给予NBNA评分.结果: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轻度病例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度病例及A组与B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均有疗效,且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d-10d NBNA评分(≥35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骆爱群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39-14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神经节苷脂及复方丹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中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HIE轻度组45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20例,另选取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血清MMP-9和VEGF水平及其二者比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MMP-9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HIE患者血清中MMP-9和VEGF水平明显不同,重度患者血清水平最高(P0.05);在HIE血清中MMP-9和VEGF水平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检测HIE患儿血清中MMP-9及VEGF水平,可以作为HIE诊断、进展和预后评判的重要指标,能够在临床上推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NBN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可以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IE患儿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各1次/d,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显效9例(占30o%),有效15例(50.0%),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24例(占80%);对照组显效6例(10.0%),有效12例(30%),无效12例(40.0%),总有效率18例(占6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颜鹏飞  付钦啸 《安徽医学》2011,(9):1297-129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2%。治疗组显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度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d.10~14d为1个疗程.观察在急性期对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和近期对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行为神经能力评分法(NBNA)上无差异显著性,近期对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减轻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治疗HIE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张洁 《中国医学创新》2007,4(5X):100-10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d,7~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治愈率高,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HIE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中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足月中、重度HIE患儿作为治疗组1,采取其治疗前后静脉血,测定血清NSE值;采取12例足月轻度HIE患儿治疗前静脉血测定血清中NSE(治疗组2),16例同期出生住院的无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HIE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轻度HIE患儿血清NSE水平轻度升高,中、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中、重度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可作为一个敏感的、可靠的提示较严重脑低氧-缺氧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艾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44-1944,194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20 mg/d,1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和NBNA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好,能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5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5)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照组(n=28)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通过对比2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治疗新生儿HIE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50例新生儿HIE分为GM1治疗组,n=25,对照组(25),生后3d,7d进行NBNA评分。结果:①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未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前NBNA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d3,轻度HIE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中、重度无差异;③治疗d7,轻度HIE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中、重度脑病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应用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唐爱群 《吉林医学》2011,(33):7039-704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将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 mg/(kg.d)及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输入,1次/d,7~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加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GM-1治疗。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情况及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神经节苷脂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吸吮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后7 d和14 d的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