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沿海具有重要影响大城市,在目前发展基础上,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创意阶层和创意产业,积极构建城市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价值,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创意城市基本理论的剖析,构建一个"战略--机制--产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分析南京发展创意城市的现状,并提出了制定创意城市发展战略纲要、优化完善六个基本机制、强化四项产业管理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热点.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在城市旧有区域产生和发展出的创意产业机构.由于这些创意产业对旧有区域具有创意价值的再利用,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的自我更新,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是追捧.  相似文献   

3.
周建军  朱嵘 《规划师》2008,24(1):29-32
创意产业自产生至今,正日益显现出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中国部分发达城市产业发展规划中,创意产业逐渐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以实现推动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和谐进步的目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分析研究从区域功能定位、物质空间改造和城市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力求实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塑造"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创意产业园区所需的空间特性,以使城市创意产业更好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合.  相似文献   

5.
上海创意空间的崛起与城市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并对城市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复兴之间的关系,解读了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指出创意空间是城市复兴的新模式。选取了中国比较典型的创意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创意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富有魅力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知识和产业内涵。发展创意产业与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味、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几个方面。把握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继20世纪末世界各地掀起创意产业发展浪潮之后,创意城市正成为当今全球发展的新热点,人的创造力、文化、知识等无形资源正取代有形物质资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与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在城市的集聚,也催生了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的萌芽,城市进入了由创意全面驱动的新阶段。当前,构建创意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8.
继20世纪末世界各地掀起创意产业发展浪潮之后,创意城市正成为当今全球发展的新热点,人的创造力、文化、知识等无形资源正取代有形物质资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与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在城市的集聚,也催生了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的萌芽,城市进入了由创意全面驱动的新阶段。当前,构建创意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创意产业在城市再生中的四个作用: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加城市就业、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并指出创意产业园区是城市再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国创意城市兴起的基础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意城市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伴随城市更新和创意产业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英国创意城市兴起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政策和文化等三个方面,是政府、产业和社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转型、创意产业和城市更新构成了创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央政府的文化战略、地方的文化规划和欧盟的文化项目构成了创意城市兴起的政策基础,文化反思、文化融合和人才优势构成了创意城市兴起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上出现群聚,产业之间连接而形成的结果。不可忽略的是,文化创意园区的形成与后工业时代都市产业结构的改变是有关的,其与都市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延续中西方文献对都市中闲置空间再利用的研究成果,结合文化产业的创新与文化园区的设置,引导出台湾文化产业与文化园区的设置,并以华山1914为例,分析台北市与设置文化园区的利害关系。台湾设置文化创意园区、对台湾的后工业时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能量的提升、城市营销高附加价值的创造有很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厉无畏 《规划师》2008,24(1):18-20
创意产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重在创造观念价值,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融合性,能与各行各业相互融合,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方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是要努力实现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构建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的完善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城市规划》2012,36(7):53-59
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城市遗产与文化创意结合成为了遗产保护新类型。本文针对全国掀起的创意园区"造园"热潮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结合上海田子坊创意园区的调研,揭示了引发尴尬的根源:一,对新兴创意产业及其相关理论认识上的偏误;二,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三,常态的保护规划与新兴的创意产业之间的不合辙。据此,提出了突破"尴尬"的方法,即寻找文化的新坐标,探寻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联姻发展的规划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14.
华晨  马倩  周轶男 《规划师》2011,(1):100-105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创意城市所需技术和文化等智力资源的聚集地,对创意城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依托高校是创意城市的重要实现形式.活跃的智力源、稳定的输送网和弹性的交流域是高校依托型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效组织依赖于智力源与输送网的匹配释放以及交流域对智力源和输送网的自增强过程.  相似文献   

15.
韩洋 《中外建筑》2014,(8):65-67
本文通过对漳州寒江雪文化创意园的建筑方案设计的分析,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园的功能和定位出发,从建筑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创意园及文化产业新发展趋势的问题。研究了该方案以时间到空间的转换为基轴,将创意和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文化产业园在传统空间处理手法里与新型文化特质相互融合,探索建筑形态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与现代创意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伍江 《规划师》2008,24(1):12-14
上海产业建筑再利用经历了商业性再利用、艺术家对苏州河边仓库的探索实践和规划支持、现代创意产业萌现与规划调整、公共文化功能引入与政府倡导四个阶段.上海创意产业与产业建筑再利用有很好的结合点:城市工业外迁,中心城土地腾空;中心城人口与住宅建设受到控制;产业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且空间使用自由;城市活力与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7.
何晓裕 《福建建筑》2014,(1):97-100
"文创产业园"作为一种相关文化科技创意设计产业聚集的载体,它的崛起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本文在概述厦门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后,以厦门市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规划设计为例,归纳设计过程中有关项目设计功能定位、总体布局、服务设施、流线组织、开放空间、开发模式和环境营造等问题,总结本次设计时所采用的规划策略,提出设计者对文创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几点看法,以期为其他文创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郭展志  徐峰  盛强 《华中建筑》2013,(10):12-15
融合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汇集了地域文化与创意文化的精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工业元素创意化表达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等相关因素,归纳总结了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其传播模式,并提出表达原则以及具体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利于社会、文化、经济效益更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创意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历史街区的改造也正朝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方式发展,而本土原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却逐渐消失。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要素分析,及其对产业发展状况的思考,对基于文化遗产、人文地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历史街区中的发展路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盐城市为案例,通过利用文化,人力,技术,环境和政策等资源要素来分析创意设计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性,指出二者之间既具有导向又存在约束的关系,强调了创意设计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产业链中的前端引擎作用,突出强调对产业经济对接融合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意设计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互融与互促的相关对策,并对于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设计产业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探寻了统一路径,指出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创造和强化合作网络关系,并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宽松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