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院护士分为N0~N6级,划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4个类别,制定相应工作职责,分层级使用,合理搭配。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士工作综合能力整体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改善( P〈0.01)。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优化护理队伍结构,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组长在护士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的同时,选拔出8名护士担任手术室专科组长,实施护士长-专科组长-护士三级管理模式。对专科组长班次进行调整,护士长充分授权专科组长负责质量控制、护士培训、科室协调等工作。将2011年全年质控查房、护士考试考核、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对照组,2012年全年质控查房、护士考试考核、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专科组长在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护士长充分授权下的专科组长负责制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高层级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和锻炼其管理意识,和谐医护关系,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三定"管理方案在ICU护理实践中的实施方法,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根据ICU专科建设规范,按照定员管理原则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规范化护士、准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三个阶段进行ICU专科护理人才的定向培养,并根据定能分级实现对护士能力的分层次使用及绩效分配。结果:ICU实施"三定"管理后,VAP发病率、CRBSI发病率和人工气道脱出率较实施前下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三定"管理方案在ICU切实可行,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内涵建设和护理专科化发展,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动护士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 ,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 ,即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网络 ,每月开展科室护理质量的检查、讨论、分析、总结。结果 :质控体系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纠纷隐患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科室三级质控能有效促进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的质量管理 ,挖掘护士的工作潜能 ,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科ICU对护士能级划分的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综合儿科ICU现有护士的人力资源建立能级划分的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根据学历、职称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二级岗位、一级岗位、辅助岗位护士3级,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能级划分的方法对儿科ICU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将分层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检查、家属的满意度、护士的三基考核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施能级划分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教学评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护士三基考核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能级划分的管理方法很好的开发了人力资源,调动了各能级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层层管理.层层质控发挥了各能级护士的作用,整体上提升了儿科ICU的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科ICU病房层级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将护理人员根据工作能力、学历、职称不同,实行护士长-质控员-组长-责任护士层级质量管理模式,制定层级人员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及奖励措施,并推行新的连续性排班模式,设APN排班模式,每周质控员汇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护长组织护士进行总结、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每月上报护理部进行全院质量讲评,并将结果与前一年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P<0.01),护士、医生、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行层级质量控制,加强了科室护理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使护理管理更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7.
三级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临床护士实施分层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三级查房在我科的实施情况表明,三级查房使护士层级管理的模式更加明朗,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护理组长综合素质的强化,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效率,促进中风专科护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风专科的三级护理查房从组织形式、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促进三级护理查房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董应兰 《全科护理》2012,10(3):242-243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控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方法]制订三级护理质控计划、质控小组具体职责、质控检查标准,由三级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检查,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的作用,从而提高ICU护理质量。[结果]通过严格执行三级护理质控后ICU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结论]三级护理质控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病人治疗护理的重要措施,三级护理质控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蔡正萍 《当代护士》2016,(2):173-174
总结护士分层级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护理分层级管理制度,护士分层管理各层级护士晋级方案,并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同时可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护士能力与层级不对称的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认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临床专业能力、护理教学能力、护理科研论文水平、护理管理能力、护理安全均明显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能级管理原则在护理文书质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0):902-902
目的探讨能级管理原则在科室护理文书质控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建立逐级控制的质量控制路径,即护士长-护理小组长-护士三级管理网络,实施护理文书全程质量管理手段。结果科室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98%以上,优化了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过程。结论能级护理原则运用到科室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中,不但有效提高了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而且激发了护士的责任荣誉感,调动了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护理质量控制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区建立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单项质量控制组长三级质量控制组织,针对不同层级进行培训。实施动态护理质量控制中充分发挥三级质量控制作用。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控制反馈信息知晓率(P0.01);降低了护理质量不达标率(P0.01)。结论实施动态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该院从2010年3月开始将现场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方法: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现场管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0%,红灯呼叫率下降45.9%,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1.5%。结论:现场管理优化了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运用"关键质量事件"原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确立工作职责,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检查与督导,监控护理质量。结果运用质量管理小组实施ICU护理管理,提高了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综合考评质量在全院排名逐年递进。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小组形式开展ICU护理质量控制,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小组工作职责,依据要求加强全院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管理.结果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ICU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提高.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对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强急救ICU护理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ICU护理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实施人性化管理。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大大提高。结论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法,进一步完善任用机制,是加强急救ICU护理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儿科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科风险管理的做法。方法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细化并规范护理管理制度,注重健康教育和有效护患沟通,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结果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和规避护理风险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ursing activities scale,NAS)测量在本院ICU住院的149例病人的护理工作量,根据工作量计算护士人数,并预见性地合理安排每班护士人数。结果 ICU病人当天需要的护理工作量得分最低为30.50分,最高为129.70分,平均(53.23±18.12)分。所需护患比为1~2∶1的占了68.73%。实施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12%,明显少于实施前33.12%,实施前后比较,χ2=8.90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人力应以所收治病人实际需要的护理工作量进行动态合理分配。采用护理活动评分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梁克清 《护理学报》2007,14(3):46-47
目的树立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探讨个人成功素质训练在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06年5月对门急诊护士实施个人成功素质训练:潜能释放训练、好习惯训练、沟通训练、合作竞争能力的培训,然后通过民主生活会讨论,根据病人意见及各项成功素质训练的考核结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个人成功素质训练激发了护士个体的潜能和团队工作热情,高效能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护理目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护士重复静脉穿刺率由5%降为1%,病人对护士的巡视满意度由86%上升为96%;病人满意度为97%,护士对科室管理满意度为100%,全员竞岗中无1人另择岗,都感觉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的进步,且家庭和睦。结论实施个人成功素质训练,有利于创建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护士有成就感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及其对ICU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建立ICU护理领导小组,负责ICU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修订、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文件的学习与传达、监督各项制度与规范的实施、发现并记录工作中各个方面及环节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提高了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消毒隔离和病房管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并发症均有降低(P0.01或P0.05)。结论 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可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病区质控组长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病区选拔优秀护理骨干担任质控组长,按制定的岗位职责及工作目标责任书在病区协助护士长开展质量控制.结果 设立质控组长后,病区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检查、健康教育、物资备用、急救物品备用各项指标考核结果及患者满意度、评星级考核结果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结论 设立病区质控组长是缓解病房管理压力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