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沟肠杆菌是肠杆菌属中的一种 ,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 ,临床感染不断上升。本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也呈现上升趋势〔1〕,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抗生素敏感性 ,对 6年来 30例阴沟肠杆菌尿路感染进行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1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然后按标准鉴定程序进行生化鉴定。药敏实验: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了15种抗生素对其的抗菌活性。结果126例阴沟肠杆菌中以痰标本为主,其次是尿及各种分泌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碳青酶烯类、氨基糖甙类、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结论阴沟肠杆菌常引起多种感染,且有很强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122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被感染人群极高的病死率。及时了解该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特性,可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其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产儿阴沟肠杆菌败血症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及选药方向.方法:8例早产儿阴沟肠杆茵败血症病例回顾性统计药敏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早产儿阴沟肠杆茵败血症应用三代头孢治疗效果理想,耐药菌株应用碳青霉稀类药物敏感率高,疗效可靠.结论:早产儿阴沟肠杆菌败血症早期应用三代头孢、碳青霉稀类抗生素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夏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PICC置管并发阴沟肠杆菌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原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发生PICC置管阴沟肠杆菌感染的12例患者的导管行细菌培养,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拔除患者的PICC导管,建立PICC置管、维护室,加强医务人员导管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等措施。结果 12例血细菌培养均培养出阴沟肠杆菌;11例PICC导管、7例穿刺处皮肤、8例肝素帽及1例患者的分泌物亦有阴沟肠杆菌生长;检测工作人员手、室内空气及物品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超标。12例均治愈出院;之后PICC置管55例,均未发生阴沟肠杆菌感染。结论消毒隔离技术执行不严格是引起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的主要原因;针对性防护可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阴沟肠杆菌在我科的高检出率和高耐药性,随机留取了1990年6月~11月间的32株自烧伤患者血液及感染部位分离所得的阴沟肠杆菌,调查了该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其质粒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2株中的29株对9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另3株菌耐药性稍弱;对32株阴沟肠杆菌中的27株进行的质粒图谱分析表明,3株耐药性稍弱的菌株中不含任何质粒,另外24株菌的质粒图谱依菌株而异,但都含有一个分子量约80kb的质粒。此80kb质粒明显地与我科阴沟肠杆菌的高检出率和高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检测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14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临床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株阴沟肠杆菌主要自痰液中检出(73.7%);菌株分散在各病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8.8%、23.7%、29.8%、36.0%、39.5%、44.7%、51.8%、52.6%、58.8%、59.6%、59.6%、86.0%、100.0%、100.0%和100.0%.结论 本院所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应根据其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烧伤感染中阴沟肠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调查及质粒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阴沟肠杆菌在我科的高检出率和高耐药性,随机留取了1990年6月-11月间的32株自烧伤患者血液及感染部分分离所得的阴沟肠杆菌,调查了该菌对21种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其质粒图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分离菌株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及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98例患者分类标本培养的菌株,应用BD Phoenix~(TM) 100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鉴定菌种和药物敏感性,并适当补充K-B法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菌株进行Carba NP实验表型确证,并且进行PCR测序确定基因型;采用阴沟肠杆菌的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检出非重复分离的阴沟肠杆菌298株,其中标本主要为痰液(29.87%),其次为尿液(25.50%)。科室分布中,神经外科(17.79%)检出最多,其次为肝胆外科(12.75%)。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98.1%)、其次为氨苄西林(89.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9株菌通过Carba NP实验检测,其中8株为阳性,1株为阴性。PCR扩增出4株产NDM-1基因的菌株,其中1株联合产VIM-19基因的菌株,一株单产VIM-19型基因,均经过测序比对验证。将4株产NDM-1碳青霉烯酶的细菌进行MLST分型,得到3个不同的ST型,分别为ST508,ST509和ST145。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较为严峻,感控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产碳青霉烯酶菌的监测,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科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机理。方法通过质粒的转化和消除实验,对一株耐12种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及其所含的80000bp质粒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质粒转化实验表明80000bp质粒上至少携带有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抗性基因。质粒消除实验表明当该菌所含4种质粒(80000、14000、5500和4500bp)全部被消除后,其所具有的12种抗性全部消失。说明该菌对另外4种抗菌药物(头孢三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复方新诺明)的抗性也与其所含质粒有关。结论阴沟肠杆菌的高耐药性主要是由质粒尤其是80000bp质粒所致,临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其在病区内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科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机理。方法通过质粒的转化和消除实验,对一株耐12种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及其所含的80 000bp 质粒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质粒转化实验表明80 000bp 质粒上至少携带有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抗性基因。质粒消除实验表明当该菌所含4种质粒(80 000、14 000、5 500和4 500bp)全部被消除后,其所具有的12种抗性全部消失。说明该菌对另外4种抗菌药物(头孢三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复方新诺明)的抗性也与其所含质粒有关。结论阴沟肠杆菌的高耐药性主要是由质粒尤其是80 000bp 质粒所致,临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其在病区内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科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机理。方法 通过质粒的转化和消除实验,对一株耐12种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及其所含的80000bp质粒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质粒转化实验表明80000bp质粒上至少携带有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抗性基因。质粒消除实验表明当该菌所含4种质粒(8000bp、14000、5500和4500b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阴沟杆菌肺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该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分析30例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以纸片法(K—B法)或琼脂稀释法(Etest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86.7%(26/30)的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60.0%(18/30)的病例为混合感染,混合菌主要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症状为发热和咳嗽、咳痰,胸部X线表现为分布于两下肺野的支气管肺炎改变,病死率为10.0%(3/30)。药敏试验提示该菌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为较敏感抗生素。结论阴沟杆菌肺内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支气管肺炎改变为主,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并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临床确认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住院患者103例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致病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为76株占73.7%,包括大肠埃希菌46.6%,克雷伯菌属7.28%,铜绿假单胞菌2.91%,变形杆菌1.46%,阴沟肠杆菌7.77%.革兰氏阳性杆菌22株,占20.87%,包括肠球菌属10.68%,金黄色葡萄球菌0.98%,链球菌属3.4%.此外,链球菌5株.丁胺卡那霉素,头胞菌素类对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较高敏感率达50%以上,部分三代头胞菌素对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敏感、喹诺酮类对大肠埃希菌敏感仅30%-50%,氨苄青霉素对本组病原菌敏感率在29%以下.结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为革兰阴性杆菌,但肠球菌的比例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部公抗生素耐药,以喹诺酮类耐药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尿路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总体的67.8%,大肠埃希菌占56.1%,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占14.4%,葡萄球菌占13.7%,药敏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二三代头孢敏感;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替考拉定、万古霉素最高。结论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所谓"超级细菌(superbug)"实际上是一种产新发现的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产此酶的NDM-1基因(blaNDM-1)常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等,已在南亚发现高度耐药的感染病例,受到医学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携带blaNDM-1质粒的特征和基因环境.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华南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48株,同时选择大肠埃希菌J53作为接合试验受体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碳青霉烯水解酶表型试验(改良Hodge试验),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相关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观察携带blaNDM-1质粒的大小,通过对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质粒的同源性及不相容群分型,并对临床上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4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示,48株肠杆菌科细菌bla VIM、blaGIM和blaSPM均为阴性,19株细菌blaNDM-1基因为阳性,分别为3株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阴沟肠杆菌、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和1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9株细菌均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7.3%,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8.4%.有13株产blaNDM-1细菌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成功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中.接合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敏感.基因环境结果显示,接合子J-FR90(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所有基因为阴性,其余12株细菌携blaNDM-1质粒blaSHV、aac-(6')-Ib基因均为阳性.PFGE显示,携blaNDM-1质粒大小基本一致,为50 kb左右.质粒之间有相似的酶切图谱,其相似度>80%.质粒不相容群为IncX3型.菌株传代500代后,PCR检测显示所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未丢失.19例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中6例死亡,13例存活.结论 华南地区已出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通过IncX3型质粒在肠杆菌中传播.感染此类细菌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杂性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该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08例尿液标本中共检出325株病原菌,其中218株(67.08%)为革兰氏阴性菌株,62株(19.08%)为革兰氏阳性菌株,另外45株(13.85%)为真菌;革兰氏阴性菌株中,大肠埃希菌占30.1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00%)、阴沟肠杆菌(9.23%)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7.69%);革兰氏阳性菌株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7.08%)、粪肠球菌(5.54%)以及尿肠球菌(4.92%)多见.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对头孢类、青霉素类、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耐药性高,多在5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在20%以下甚至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性多在10%以下.结论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临床上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时不宜选用常规的头孢类及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烧伤病房细菌培养结果为肠杆菌科细菌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耐药性,以及产ESBL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数据行χ2检验.结果 共分离109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38株占34.9%,大肠埃希菌25株占22.9%,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20.2%,奇异变形杆菌13株占11.9%,其他肠杆菌科细菌11株占10.1%.常见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8.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为中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4.0%、77.3%.产ESBL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未产ESBL菌.单因素分析可见,患者住院时间大于20 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大于5 d、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时间大于7 d、外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5 d是产ESBL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产ESBL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91、4.441、15.186、4.938,P值均小于0.05).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重,产酶率高,应加强监测,控制引起产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其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30%女性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以上的尿感,尤其是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妊高症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2倍,若处理不当,还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畸形和胎儿死亡等,因此应积极掌握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