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菊凤  侯雪芬  刘春霞 《新中医》2021,53(17):188-19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林小丽  周燕  叶文燕 《新中医》2021,53(8):187-19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精神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摄,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组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量大于对照组,脂肪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摄干预淋巴瘤化疗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素摄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林学静  徐伟军 《新中医》2021,53(7):145-147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胃镜检查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11):144-147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肺癌晚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中西结合疗法,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疼痛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精神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访9个月,统计2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干预2周、3周、4周,2组VAS评分、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疲倦、失眠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个月,2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以及睡眠质量,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柳爱珍  周芳鸣 《新中医》2021,53(18):164-166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与观察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 组患者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D2B) 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2B) 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院内复发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2 组入院时(干预前) 及转科或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FMC2B、D2B 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5.24%,院内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分别为80.49%、17.07%,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 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SDS、S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金燕 《西部中医药》2014,(9):135-138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具有抑郁焦虑情绪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减轻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陈兰珍 《新中医》2021,53(15):152-155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18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评价2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依从性评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氧分压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DS评分、SA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研究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92%,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COPD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血气指标,增强认知能力,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42例晚期恶性肿瘤伴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观察组72例,2组除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外,对照组予奥氮平,每天5 mg,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抑郁标准分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记录药物使用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和94.3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S和SAD评分均降低,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等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沈波亚  陈霞炎  董红妙 《新中医》2021,53(9):151-153
目的:观察中医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在外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外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布氏舒适评分(BCS),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VAS评分、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BCS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57%,高于对照组90.00%(P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应用于外科门诊中,不仅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5):153-15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呼吸困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治疗后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及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余丽辉  马玲飞  杨育兵 《新中医》2015,47(11):222-223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术前护理对乳腺癌手术不良情绪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在行常规术前准备,采用一致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术前3天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语言开导,移情易性和静志安神的中医护理情志调节方案。于干预前和术后3天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自愿继续治疗情况、功能锻炼达标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自愿继续治疗率、功能锻炼达标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术前护理干预乳腺癌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严华钰 《新中医》2021,53(14):183-185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2组均干预至术后1个月。比较2组护理满意率、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命力、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负面心理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不仅可以改善负面心理,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海仙  李素红  孙丽霞 《新中医》2020,52(7):163-166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多维度协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行音乐疗法,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强迫、敌对、偏执、恐怖、焦虑、人际敏感、躯体化、精神病性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协同护理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异位妊娠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心理变化等,对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减少心理不良情绪产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施海燕  祝文妹  丁慧红 《新中医》2020,52(13):145-148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配合中医情志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失眠症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耳穴揿针配合中医情志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测定,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揿针配合中医情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疗效优于艾司唑仑治疗。  相似文献   

17.
徐留仙  俞佳 《新中医》2020,52(13):175-178
目的:观察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有焦虑或抑郁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进行合理的运动、膳食、戒烟、心理调整和药物治疗,并给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和情志护理。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价焦虑、抑郁程度。记录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SAQ的AS、AF、PL、DP及T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5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膳食调理、按摩穴位、恢复指导、起居指导、中医锻炼。连续干预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颈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干预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SDS、S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VAS、NPQ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郭蕊馨 《新中医》2020,52(8):155-158
目的:探讨中医常规护理技术在预防胃癌化疗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化疗的胃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7%,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常规护理技术在胃癌患者化疗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0例,实验组30例)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结果]50例,焦虑自评量表>50分者17例(38.60%)、抑郁自评量表的分数>50分23例(47.10%),护理干预SAS和SDS得分之前和之后的这些差别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0.05,P<0.01),两组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针灸治疗脑梗塞引起由于焦虑和抑郁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积极的作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