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肃8个主产县红芪药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指纹特征,为不同产地红芪的鉴别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T-IR技术,采集甘肃省8个红芪主产县110批红芪样品在4000~400 cm-1范围内的指纹图谱数据,对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进行光谱解析,对8个主产县红芪的FT-IR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比较不同主产县红芪的FT-IR指纹特征。结果 8个主产县红芪FT-IR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大小排序为宕昌礼县西和武都漳县岷县陇西渭源,陇西、渭源红芪与其他产地的样品差异较大;陇南地区(宕昌、礼县、西和、武都)红芪的FT-IR指纹图谱较为相似,平均相似度较大,而定西地区(漳县、岷县、陇西、渭源)红芪的FT-IR指纹图谱较为相似,平均相似度较小;每个主产县红芪的FT-IR指纹图谱均具有显著、唯一的FT-IR指纹特征。结论根据FT-IR指纹特征能够实现甘肃8个主产县红芪药材的鉴别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阐明其矿质元素内在协调机制,为龙胆繁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促进辽产道地药材龙胆产业化发展。方法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及根际土壤矿质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构建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动态变化机制。结果 不同生长期药材和根际土壤无机元素指纹谱变化规律趋于一致;Cu和Ca分别是区别不同年限龙胆药材和根际土壤的关键元素;龙胆药材对Fe、Mn、Ca、 Cd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龙胆药材和根际土壤之中存在Zn-Fe等多对相关性元素;并以矿质元素为参考,确定2、3年生龙胆药材矿质元素含量评分最佳的时期分别为生长旺盛期和幼苗期。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Fe、K分别为龙胆药材、根际土壤不同生长期间差异的关键元素;龙胆药材整个生长时期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限量值,药材安全性较好。结论 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可根据各元素之间的协抗关系及其生长期...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当归的鉴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客观评价甘肃岷县、宕昌、渭源、漳县以及云南鹤庆产当归质量。方法:从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4个方面对不同产地当归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岷当归表面颜色深,断面点状分泌腔多而明显,香气浓郁;渭源根当归表面皱缩明显,断面木部大,显柴性,质坚硬,气味最淡。云南马厂当归木部导管的排列既有放射状排列又有杂乱无序散开者,宕昌和漳县当归木部导管排列成放射状,岷当归和渭源根则杂乱无序散开。岷当归油室较其他4产地所产当归多,说明岷当归挥发油含量最高,渭源根裂隙较其他4产地所产当归多,油室最少。岷当归和马厂当归含杂质少,而渭源根杂质超标;岷当归和马厂当归挥发油含量差异不大,但都低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最低含量,可能是药材贮藏时间过长,挥发油挥发所致。结论:岷当归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产地所产当归,而渭源根由于其柴性大,杂质超标,不符合用药规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对10个不同居群的明党参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中22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土壤和明党参植株内的矿质元素特征,探讨明党参质量形成机制,为明党参药材质量评价与栽培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磷、钾2种常量元素偏低,各分布区之间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硒、磷、钾3种元素在明党参根中有强累积性,不同产地明党参根中矿质元素总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明党参植株不同部位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各主要分布区明党参药材均属于安全级,明党参植株内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可以作为其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8)
目的:探讨当归产地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2个产地120批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相应的产地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多个共有峰同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土壤矿质元素对峰1的贡献大小为ZnKSbFeNa,对峰6(正丁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MgCa,对峰7的贡献大小为CrZn,对峰8的贡献大小为MnNa,对峰11的贡献大小为AsKFeCd,对峰12的贡献大小为ZnMnK,对峰13(正丁烯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ZnCd,对峰15的贡献大小为ZnK,对峰16的贡献大小为FeNi,对峰17的贡献大小为ZnMnNiFeK,对峰18的贡献大小为ZnNa;峰2、3(阿魏酸)、4及14(Z-藁本内酯)分别主要受土壤中As、Zn、Sb及Cu的影响。结论:土壤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多重性及交互性,在土壤微肥施放及当归种植中应选择性地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阳根际土壤的近红外(NIR)光谱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5省12个市级主产区106批锁阳根际土壤的NIR数据,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解析NIR特征吸收并进行相似度分析,比较不同产区锁阳根际土壤的NIR指纹特征;对NIR特征吸收与多种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2个市级产区锁阳根际土壤的NIR指纹图谱整体一致,但局部可见吸收峰位置、光谱走势及吸光度存在差异,不同产区锁阳根际土壤的NIR光谱具有显著的指纹特征;不同产区锁阳根际土壤NI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具有明显差异;锁阳根际土壤NIR特征吸收与多个环境因子具有多重相关性。结论全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无霜期、年平均气温、海拔、年降雨量等是影响锁阳根际土壤NIR光谱吸收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为锁阳的道地性形成及药材品质形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选择来源于甘肃驮乡、岷县、渭源3个产地的10批当归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的炮制方法分别炮制成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采用UPLC建立当归3种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中9种酚酸及苯酞类成分进行指认。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当归同一炮制品样品色谱峰基本相似,相似度均大于0. 950;不同炮制品与其对照图谱之间差别不明显,相似度亦均大于0. 950。在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寻求组间差异性成分的基础上,采用开发的改良距离系数法,可有效的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对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进行区分。同时采用UPLC建立了当归9种酚酸及苯酞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不同炮制品之间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与生当归相比,各成分均有变化,其中酒当归中阿魏酸松柏酯及藁本内酯含量明显上升;当归土炒之后阿魏酸松柏酯明显上升。该实验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地对当归不同炮制品进行区分,同时对其中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产地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2个产地120批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相应的产地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多个共有峰同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土壤矿质元素对峰1的贡献大小为Zn>K>Sb>Fe>Na,对峰6(正丁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Mg>Ca,对峰7的贡献大小为Cr>Zn,对峰8的贡献大小为Mn>Na,对峰11的贡献大小为As>K>Fe>Cd,对峰12的贡献大小为Zn>Mn>K,对峰13(正丁烯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Zn>Cd,对峰15的贡献大小为Zn>K,对峰16的贡献大小为Fe>Ni,对峰17的贡献大小为Zn>Mn>Ni>Fe>K,对峰18的贡献大小为Zn>Na;峰2、3(阿魏酸)、4及14(Z-藁本内酯)分别主要受土壤中As、Zn、Sb及Cu的影响。结论:土壤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多重性及交互性,在土壤微肥施放及当归种植中应选择性地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当归饮片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饮片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来自岷县不同产区的50批次当归标准化自制饮片和15批次市售饮片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x00AE;C_(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利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65批饮片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建立了当归饮片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9个共有峰,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确认;市售饮片相似度普遍低于自制饮片,50批标准化自制饮片不同地理位置间相似度具有一定的差异;聚类分析可大致将不同产区的当归样品分开,市售饮片与标准化自制饮片能够明显区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岷县秦许镇产当归质量较佳。结论当归饮片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的应用为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道地与非道地当归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为当归的道地性提供环境因子的依据。方法 :采用实地考察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当归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 :甘肃岷县当归栽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因子最佳。结论 :生态环境是形成当归道地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当归饮片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当归饮片进行道地产区划分研究。方法:收集不同产地15批当归饮片,制备物质基准,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处理共有峰峰面积,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其相对关联度。结果:15批当归饮片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确认12个共有峰。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当归饮片相对关联度,结果显示道地产区样品的相对关联度较大。结论: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饮片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建立当归饮片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当归饮片道地产区划分研究,可为经典名方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肃当归(亦称西当归或岷当归)产于岷山山脉的宕昌、岷县、漳县、渭源等地。该地区自然条件高寒阴湿,海拔约1800~2500米,无霜期约120~150天,全年降雨量一般为600~800毫米,五厘米土层最高地温约30℃左右,清明至霜降约5个月内平均气温7℃左右,土壤为中性或弱碱性黑土或黑红土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1个产地的当归的阿魏酸含量。结果21个不同产地当归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在0.243%~1.026%之间。非道地产区的甘肃陇西、云南丽江产当归阿魏酸含量最高;岷县清水乡产当归的含量最低;而传统的道地产区甘肃岷县各乡所产当归的该成分含量只处于所有样品的中等水平。结论因此,以阿魏酸为指标并不能很好地支持道地药材理论,需要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寻找更好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质量做客观比较。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Ed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85%水溶液(17∶83)(V/V);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16 nm。结果:3个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岷县〉漳县〉哈达铺,其中岷县当归阿魏酸含量为0.1206%。3个不同产地当归阿魏酸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结论:甘肃不同产地当归阿魏酸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其中以道地产区岷县当归药材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邹超兰  刘德明  罗炳 《中成药》2023,(7):2438-2442
目的 探讨矿质元素在博落回不同部位及根迹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湖南省11个不同产地博落回及其种植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考察博落回特征元素,并对不同产地博落回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博落回中以K、Mg、Ca元素含量较高,并以果荚、叶两个部位中含矿质元素较多,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是醴陵、株洲、娄底产。结论 博落回可能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矿质元素来调控药材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在湖南省不同博落回产地中,以醴陵、株洲、娄底产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三峡库区不同产地重楼属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的根际土壤及药材中矿质营养元素K,Ca,Mg,Na,Mn,Zn,Cu,Ni的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为重楼矿质营养元素诊断和指导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处理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重楼根茎中营养元素与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同产地重楼根茎及其根际土壤中8种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楼根茎中各营养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KCaNaMgCuMnNiZn,根际土壤则为MgNaCaKMnZnNiCu。重楼对Na,Cu,Ca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中8种营养元素有多重相关性。结论:重楼药材主要通过选择性吸收调控其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重楼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具有一定的协同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归品质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关系。方法:UPLC PDA法测定甘肃、云南、四川和湖北4个主产区当归药材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含量。ICP法测定土壤中和药材中16种无机元素。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探究药材道地性与土壤中及药材中无机元素之间的关联。结果:土壤无机元素对当归品质有一定影响;不同产区土壤无机元素含量有差异。甘肃产当归药材中重金属Cd与P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产地。As、Mn、Ba、Ca、Pb、Ni元素可能是影响药材中5种主要成分含量相关的元素,Ca元素可能抑制了Cd元素的吸收。甘肃和云南产当归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且高于湖北和四川。湖北和四川产当归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似。结论:甘肃与云南产当归品质最优、四川和湖北产当归质量差于甘肃和云南产当归,体现了甘肃产当归药材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8.
江曙  段金廒  严辉  于光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483-1488
目的:研究当归根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等生物学方法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在当归生长过程中,甘肃岷县、云南鹤庆和四川宝兴等地区当归根际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10月份以后各类微生物数量又呈现下降的趋势.岷当归根际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比值普遍高于云当归和川当归.此外,在当归的不同产区,根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其变化不同,岷当归根际微生物的优势种群数目较多,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种群更具多样性.结论:岷当归根际微生态系统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较为稳定,有利于当归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须根腐解对丹参根际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采用HPLC测定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流动相0.2%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结果:添加20 g须根处理土壤中Ca,Fe,K,Zn和N元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CK)降低了1.33%,1.95%,0.15%,5.81%和15.38%,添加40 g须根处理分别比CK降低了4.10%,3.62%,2.47%,5.81%和53.85%;土壤中Cu,Mn和P元素的含量与丹参酮Ⅰ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K元素含量与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元素含量与丹参地上部分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Zn元素含量与丹参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Fe元素与丹参根中迷迭香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丹参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其产量或品质存在一定相关性。须根腐解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可能影响到丹参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从而影响丹参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甘肃云南等不同产地当归、党参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法建立不同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镉、锡的含量,原子荧光法(AFS)测定汞、砷和铅的含量。结果:各地当归药材的相似度均在99%以上,党参药材相似度在97%以上,说明不同产地当归、党参药材的主要化学特征极为相似。本实验收集的16份当归药材样品与14分党参药材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限量规定。结论:当归、党参的质量与其种植环境紧密相关,海拔高度、地域、种植土壤及气候条件越相似,药材的化学特征越接近,因此在当归、党参的选购与使用中,应注意保持其来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