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一种合成跨膜蛋白,通过抗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或相关性抗原来重新定向被修饰的细胞。CAR修饰的T/NK细胞,特别是CAR-T细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手段,它赋予T/NK细胞靶向杀伤活性,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CAR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和T/NK细胞的活化基序相结合,通过基因转导赋予T/NK细胞肿瘤靶向性、更强的杀伤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本文就CAR发展、CAR-T和CAR-NK细胞的比较、MM细胞的表面标记和CAR在MM中的应用及CAR-T/NK细胞的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免疫疗法.该方法是将识别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受体与T细胞胞内信号域在体外进行基因重组,再将这些质粒转染至T细胞中,而这类表达CAR的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具有靶抗原的肿瘤细胞并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T细胞在肿瘤治疗,尤其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上获得良好疗效,但其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质量控制方面均需进一步验证.笔者拟就CAR-T细胞治疗中的CAR设计、细胞制备、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细胞,使T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增殖,从而发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016年Ali等[1]首次报道抗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CAR-T细胞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细胞)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细胞, 使T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增殖, 从而发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016年Ali等[1]首次报道抗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CAR-T细胞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 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随后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抗BCMA CAR-T细胞治疗RRMM的临床研究, 总体有效率为73%~100%(表1)[2,3,4,5,6,7,8,9,10,11,12,13], 部分研究中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率超过50%, 其中微小残留病(MRD)1个月转阴率最高超过80%。2021年3月27日, FDA批准首个以BCMA为靶点的CAR-T细胞用于治疗RRMM。除了单靶点CAR-T细胞外, 两个抗原靶点联合的CAR-T细胞临床试验有BCMA/CD19[7]、BCMA/ CD38[10]、BCMA...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解除免疫抑制作用与增强免疫应答反应来实现对其有效治疗.纳米技术能够提高免疫刺激分子的聚集度与作用力,在完成局部免疫调节的基础上有效治疗癌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种有力手段,能够对肿瘤患者的T细胞进行转化处理,令其成为可表达嵌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CAR-T细胞,随后将相应的CAR-T细胞回输至肿瘤患者体内,并通过特异性识别、杀伤肿瘤细胞的方式,有效杀灭肿瘤病毒.将纳米技术应用至CAR-T肿瘤免疫治疗中,有望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本文就纳米技术在CAR-T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人工设计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可以特异性清除B细胞,已经较为成熟地应用于治疗B细胞异常增殖的肿瘤性疾病。由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B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活化相关,近年来利用CAR-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篇综述对CAR-T疗法进行了概述,对其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经验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CAR-T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特发性炎性肌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了CAR-T疗法相较于传统免疫治疗手段的优势与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自体T淋巴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已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取得显著的疗效.嵌合抗原受体(CAR)是由抗原结合区与共刺激分子组成的融合分子.而CAR-T具有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的能力.与传统药物不同的是,CAR-T可以凭借免疫记忆效应在体内发挥长期的抗肿瘤作用.因此,CAR-T免疫疗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极具前景治疗手段.笔者拟就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9):1125-112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CAR-T大规模应用,该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治疗效果差、疾病复发、不良反应多等。这使得制造结构更优、安全性更高、效能更佳的CAR-T细胞成为临床所需。了解CAR-T的制造过程,掌握技术进展,是构建理想的CAR-T细胞的关键。本文以CAR-T细胞构建技术为中心,着重综述嵌合抗原受体各组分的构建及基因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的CAR-T细胞产品进行描述,最后对该技术发展及推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青青  许莲蓉 《新医学》2021,52(3):165-169
近年来,新的生物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其中的肿瘤免疫治疗就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疗法。免疫治疗指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刺激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进而直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被应用于临床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有免疫检查点治疗、细胞因子、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等。ACI是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由于ACI可以在不损害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而且能够避免肿瘤免疫逃逸,所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经基因修饰改造T 淋巴细胞是ACI临床应用研究最深入的领域。经基因修饰改造的T淋巴细胞可分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及T细胞受体改造的T细胞(TCR-T),该文就CAR-T及TCR-T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复发难治性MM行CAR-T免疫疗法,在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静脉用药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9%。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 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MM效果是确切的。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预处理的护理和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对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对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肿瘤的杀伤效应。方法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制备所需CAR-T细胞, 将其分为UTD对照组、EGFR CAR-T组和CD19 CAR-T组。选取H23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SKOV3卵巢癌细胞系、Hela宫颈癌细胞系及人胃癌细胞系(HGC)27胃癌细胞系,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EGFR表达情况, 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SKOV3和Hela细胞, 分选得到EGFR阳性率更高的肿瘤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达EGFR阳性率。将UTD对照组、EGFR CAR-T组和分化抗原簇(CD)19 CAR-T组分别与不同EGFR阳性率肿瘤细胞共培养, 通过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RTCA)检测其对多种EGFR表达率肿瘤细胞的杀伤曲线。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H23、SKOV3、Hela及HGC27细胞系的EGFR阳性率分别为83.7%、73.8%、48.3%和6.1%。免疫磁珠法分选后SKOV3及Hela细胞系EGFR表达率为81.1%和64.2%。RTCA法证实EGFR CAR-T组能够杀伤EGFR...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SLE尚不能根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SLE的主要方法,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血液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已被证实效果显著。CAR-T细胞通过识别结合SLE中分泌自身抗体的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进行研究设计,以精准杀伤上述“坏”B细胞,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自身抗体产生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病情。本文将从B细胞表面标志物出发,探讨CAR-T细胞用于治疗SLE的机制及研究进展,为探索SLE治愈性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董珂丽  黄瑞萍  苏继亮 《全科护理》2023,(31):4372-4376
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结构及治疗、CAR-T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CAR-T细胞输注及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围绕CAR-T治疗制定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是指利用肿瘤免疫学为基础,在体外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抗体,使患者的T淋巴细胞表面以跨膜形式表达这种抗体,将经过改造的CAR-T输注回患者体内,针对患者的肿瘤细胞发挥特异的细胞免疫作用,将这种经过改造的T细胞称为CAR-T细胞。由于CAR-T技术相较于传统放、化疗手段具有多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小鼠CD3^(+)T细胞体外刺激活化体系及最佳感染时间,构建小鼠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mCD19CAR-T),并验证其在体内外的杀伤效果.方法磁珠分选纯化小鼠的脾脏CD3^(+)T细胞,在可溶性抗CD3/CD28抗体、佛波酯+离子霉素、包被抗CD3/CD28抗体3种不同条件下刺激培养,分别于8、24、48和72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情况;用包含小鼠CD19抗体的scFv质粒转染Plat-E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后感染活化的CD3^(+)T细胞,制备鼠特异性的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mCD19 CAR-T).mCD19 CAR-T细胞在体外与B淋巴瘤细胞株A20细胞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A20细胞的靶向杀伤效果;建立淋巴瘤小鼠模型,体内输注mCD19CAR-T细胞,检测CAR-T细胞的体内杀伤和分布情况.结果包被抗CD3/CD28抗体的刺激活化效果最佳,且在刺激后24~48h具有较好的细胞活性;抗mCD19的逆转录病毒感染CD3^(+)T细胞效率[(32.27±7.56)%]稳定,制备的mCD19 CAR-T细胞可特异性杀伤A20肿瘤细胞,48 h时A20细胞凋亡率为24.3%;体内检测发现输注mCD19CAR-T细胞第6天即可检测到脾脏中CD19+细胞比例[(1.83±0.58)%]显著降低,到建模后第12天骨髓和脾脏中CD19+细胞清除更为显著,与A20细胞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脏:(0.36±0.04)%对(47.00±13.46)%,P<0.001;骨髓:(1.82±0.29)%对(37.30±1.44)%,P<0.0001].且mCD19 CAR-T细胞在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均有分布,GFP+CD3^(+)CAR-T细胞比例分别为(2.90±1.12)%、(4.96±0.80)%、(13.55±1.56)%,以骨髓中占比最高.结论获得优化的CD3^(+)T细胞活化刺激体系和最佳感染时间,稳定构建了抗mCD19 CAR-T细胞,并在体内外验证其具备良好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关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成功开展,应用嵌合抗原受体制备的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方法。该技术近年来无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还是在实体瘤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CAR-T技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针对CAR-T细胞的临床应用情况、目前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在临床治疗淋巴系统白血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该疗法的关键是将识别淋巴细胞白血病CD19抗原的基因导入淋巴细胞,使其能够在输注给患者后特异性地杀伤体内白血病细胞。如果将同样的细胞免疫疗法原理用于其他肿瘤,还需要给淋巴细胞导入另外的特异性靶标基因。近期研究发现,高迁移率组蛋白N2(high mobility group chromosal protein N2,HM GN2)是淋巴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极好的靶标,是CD8+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分子,对髓系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趋向性和特异性结合识别能力,有望用于制备特异性识别肿瘤的淋巴细胞,治疗更多类型的白血病和肿瘤。本文论述了HMGN的结构和功能,以及HMGN2在白血病和肿瘤细胞中的趋化性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一种靶向CD5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52 CAR-T),探索其对CD52+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以CD52为抗原结合区的CD52 scFv、4-1BB为共刺激分子的二代CAR-T细胞。慢病毒载体包装后感染T细胞,制备CD52 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52 CAR-T细胞CD4、CD8细胞亚群及其分化状态。通过体外杀伤实验、脱颗粒实验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功能实验,观察CD52 CAR-T细胞对CD52+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了pCDH-CD52 scFv-CD8α-4-1BB-CD3ζ-GFP表达载体,感染人T细胞,获得靶向CD52的CART细胞。②感染CD52 CAR表达载体的第6天,T细胞中表达CD52的细胞可被清除[CD52 CAR-T组CD52+T细胞为(4.48±4.99)%,Vector-T组为(56.58±19.8)%,P=0.011]。③CD52 CAR-T的自我杀伤不会影响T细胞的增殖,培养后期CD52 CAR-T组的增殖速度高于Vector-T组。④T细胞表型检测发现CD52 CAR可以促进CAR-T细胞向中心记忆T细胞及效应记忆T细胞分化,减少CAR-T细胞向终末效应细胞分化。⑤CD52 CAR-T细胞与HuT78-19t及MOLT4-19t靶细胞以效靶比1∶1共培养24 h,HuT78-19t细胞可被清除,而对MOLT4-19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2.66±1.60)%对(56.66%±5.74)%,P<0.001]。⑥脱颗粒实验显示,HuT78-19t细胞对CD52 CAR-T细胞的激活作用显著高于MOLT4-19t细胞[(57.34±11.25)%对(13.06±4.23)%,P<0.001]。⑦CD52 CAR-T与HuT78-19t细胞共培养48 h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IFN-γ(3706±226)pg/ml、TNF-α(1732±560)pg/ml]远高于MOLT4-19t细胞组[IFN-γ(1577±846)pg/ml、TNF-α(74±12)pg/ml](P值均<0.01)。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CD52 CAR-T细胞,为进一步的靶向CD52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重要的新方法。目前已有多款CAR-T细胞产品在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1-4]。与传统化疗、靶向药等疗法不同,CAR-T细胞疗法具有独特的毒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作为新型"活"的细胞药物,在CAR-T细胞治疗之前如何评估入选患者、是否需要桥接细胞治疗;在治疗期间如何管理包括CRS等在内的早期不良反应;治疗后如何规范随访并管理中、远期不良反应以及CAR-T细胞治疗后再次复发、难治的患者如何处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CAR-T细胞治疗的全程管理对提高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以一例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整个过程为例,阐述和讨论笔者如何开展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