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工作方法认为,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研究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内蒙古赤峰金蟾山金矿区域构造及矿山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已知矿体赋存部位和状态,提出了该矿区有利成矿部位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相似文献   

4.
刘桥矿区多期构造复合断层导水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刘桥矿区构造展布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石英光轴组构分析及地应力测试数据对矿区应力场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区地质构造展布规律,并讨论了各期次构造在本区的复合机制及其对断裂构造导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平煤四矿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明  钟福平 《煤炭技术》2015,34(6):128-130
为研究平煤四矿瓦斯地质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研究了矿区、矿井地质构造。分析井田内断裂构造、顶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构造煤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为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内最为典型的铜矿床,矿区内构造极其复杂,其矿体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F4断裂作为矿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N E向断裂,对矿区内成岩成矿具有控制作用,但前人并未对其系统研究.以羊拉铜矿床F4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造解析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其构造特征和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谭亚辉 《矿山地质》1995,16(4):192-197
从地质构造的动力学观点出发,运用莫尔力学理论、赤平极射投影和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研究了构造力学成因特点及其与矿化的关系;从矿区构造变劝迭加和成矿作用迭加相吻合的特点,探讨了633-2矿床构造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内在联系,提出了构造在矿的规律性认识;对矿床成矿有利地段及盲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高桥—太阳一带为西秦岭重要的成矿区,通过对区内断裂构造与金矿关系的研究,划分了断裂构造类型,并深入研究了断裂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区内向南逆冲、向北倾斜的区域性分界断裂和大型次级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和金成矿的导矿构造,而倾向向南的小型次级断裂及分支断裂为主要的金矿体控制构造和容矿构造,结合岩浆岩体的分布指出了金的有利成矿部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鞍山式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其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在褶皱构造控矿作用中,向斜构造控矿对铁矿床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背斜构造控矿则次之,断裂构造控矿在区域上对铁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伴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对矿床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太古代构造特征有利于寻找矿体。  相似文献   

10.
龙山铜矿位于谢米斯台Cu-Fe-Au-W-Mo-硫铁矿矿带,矿体主要分布于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二段(D2hj2)火山岩地层中,矿床赋矿岩石为安山岩,矿化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地表见少量的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及岩性控制特征明显;矿床成因类型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11.
观音堂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二,煤,矿区内断裂发育,含煤地层赋存格局受到构造制约.在分析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的基础上,依据钻孔和矿井地质资料,总结观音堂矿区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以及其对煤层厚度、煤层开采的影响,对今后规划矿井采区、布置巷道工作面及矿井安全生产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鹿井(322)矿床主要有三组构造,其中QF2、F2、F1为矿区的三条主要断裂构造,构成了322矿床构造的基本骨架,形成了对矿化十分有利的构造格局。三个"结构层"的接触带对区内矿化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内外接触带分布的矿体与接触面的起伏凸凹有着明显的关系。基于地质构造背景、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成矿规律,并根据资料对矿床成矿区进行了预测,认为矿床深部及周边有找到大富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矿区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本文利用岱庄煤矿经过近10年的开采、井拓、开下钻探、巷探以及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工作所积累的大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对矿区内断裂构造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分析出在煤矿生产时,地质构造对采区划分、综采工作面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2)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3)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4)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5)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详细总结了那程银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性构造和矿区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指出矿区出露的区域性断裂有导矿作用,断裂带局部还可能形成矿体;矿区小褶皱发育,但规模一般不大,成矿不明显;矿区成群成带分布的各种方向脆性断裂都有较好的含矿性,而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断裂有可能成矿前景更大;矿区老地层与混合岩接触带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应作为矿区今后重点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福建省龙岩苏邦矿区三个井田的地质资料,在综合分析地层及构造的基础上,对矿区的断裂构造的成因采用滑脱构造的理论,总结出区内四种断裂构造的成因,并进行了断裂构造期次分析,对认识矿区的构造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豫西陕州—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通过野外调查、构造解析、统计分析和综合研究,总结了区域及典型矿区地质构造特征,阐明了区域构造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建立了 区域构造变形动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了不同尺度地质构造对铝土矿成矿、保存、空间分布和破坏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构造研究对本区铝土矿找矿、勘查和开采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变 形以断裂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形成断块和断陷构造为主要特征,是印支—中燕山期近SN向不对称挤压与左旋剪张耦合作用和晚燕山—喜山期区域伸展作用的产物;②区域上发育近EW向、NW向和NE向3组不同性质的断裂 ,以及由它们交叉切割形成的不同规模断块、断陷构造,对铝土矿的赋存和空间展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保存良好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缘地区;③正断层在各矿区普遍发育,对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给矿床勘查、资源储量估算和矿山开采设计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本区构造控矿作用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铝土矿找矿、勘查和开采实践。  相似文献   

18.
毛军战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3):149-150,153
通过矿井地质调查,结合钻孔资料,介绍矿区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断裂展布规律。就构造控煤作用和对煤层采掘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今后矿井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花鱼岭铅锌铜矿主要矿体受3种成矿构造控制:构造脉型成矿构造、构造角砾岩型成矿构造和层间破碎带型成矿构造。1)构造脉型成矿构造为NE向F1断裂早期活动的张性构造和NE向F2张性断裂,分别控制花鱼岭南段脉状铅锌矿体及东段脉状铜矿体;2)构造角砾岩型成矿构造为NE向F1断裂晚期活动的走滑花状构造,控制花鱼岭南段和南坡的角砾状铅锌矿体;3)层间破碎带型成矿构造为层间滑动构造,控制花鱼岭山顶似层状铅锌矿体。基于对该区铅锌铜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控矿构造成因探讨的研究,对花鱼岭铅锌铜矿床各类矿体的成矿远景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20.
张伟  伍刚 《有色金属》2007,59(2):70-74
通过研究断裂的几何特征、构造特征等,分析区域应力场和矿区构造应力场,揭示九丈沟金矿床控矿构造规律。九丈沟金矿床矿区位于华熊台隆西缘,马超营断裂带北侧。区内NE向深大断裂(F1)构造以导矿为主,局部容矿,并总体控制各成矿带分布,次级NW向构造则以容矿为主,并与NE向次级构造复合控制金矿床、矿体的产出。控矿断裂F1具有明显构造控矿的层次性和规律性及构造活动多期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