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士白  沈万林 《江苏冶金》2001,29(1):55-56,59
1 简述 直流电弧炉按炉底型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即以ABB为代表的导电炉底,以GHH为代表的针状导电片和以Clecim为代表的导电钢铜焊接棒。由于炉底结构和底电极型式的差异,炉底的维修方法也不同。本文以导电钢铜焊接棒炉底的直流电弧炉为例,对其  相似文献   

2.
对水冷钢捧式底阳极的直流电弧炉进行加高炉底工艺改进,使炉底、炉壁达到同步使用寿命提高炉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导电镁碳砖的实验室冶炼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用该导电镁碳砖砌筑的直流电弧炉炉底,在冶炼过程中,冷热启动容易,电弧燃烧平稳,导电性好,废钢熔化速度快以及炉底导电镁碳砖侵蚀轻微。  相似文献   

4.
对水冷钢棒式底阳极的直流电弧炉进行加高炉底改进,通过节电工艺应用,降低送电时间,使炉底、炉壁的使用寿命同步,提高炉龄。  相似文献   

5.
直流电弧炉炉底导捣打料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立懿  刘春满 《特殊钢》1998,19(5):24-26
试验直流电弧炉炉底用石墨12-14%,镁砂86-88%导电捣打料,在不同状态下的电阻率和耐压强度,并用岩相分析研究了试样的显著结构,50kg直流电弧炉炼钢试验表明,该导电捣打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侵蚀性。  相似文献   

6.
直流电弧炉炉底导电砖的炼钢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立懿  佟小军 《特殊钢》1997,18(5):21-23
东北大学和鞍钢耐火材料公司研制的直流电弧炉炉底导电镁碳砖的实验室冶炼试验结果表明,在炼钢过程中,该材料导电性和耐侵蚀性良好,冷热启动容易,电弧燃烧平稳。  相似文献   

7.
杨继进  闫立懿 《钢铁》1997,32(2):79-83
从安全、导电、绝缘、搅拌、偏弧、炉子吨位,冷却方式与允许电流密度,砌筑与维修方式,起动方式,炉底电极寿命及费用等十几个方面对直流电弧炉不同型式炉底电极进行了综合比较与评价,指出每种型式炉底电极都各有优点和缺点,绝对肯定或否定哪种型式都不恰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工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炉底电极型式。对我国直流电弧炉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直流电弧炉目前流行的导电炉底型、多支接触钢钎型、钢片散热型和水冷钢棒型4种类型的炉底阳极用耐火材料的设计理念和应用情况,并着重剖析了水冷钢棒型炉底阳极用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能和应用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宝钢150 t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型炉底阳极耐火材料的使用状况,指出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的方向:改善炉底阳极套筒砖的高温强度和热震稳定性将是提高炉底阳极套筒砖寿命的关键,改善镁钙质干式炉底捣打料的高温收缩和高温耐蚀性将是提高炉底捣打料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弧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的初期,由于当时的整流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这一技术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到六~七十年代,随着大功率可控硅元件和整流技术的发展,直流电弧炉技术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1982年西惠SMS SchLoemann公司在西德政府的资助下,在SMS铸钢车间,建造了第一台公称容量为12吨的直流电弧炉。第二台直流电弧炉在瑞典的AVeSta钢厂投  相似文献   

10.
高导电双钢棒铝电解槽可有效降低铝液水平电流、炉底压降和电解槽的工作极距,同时使电解槽由原来的散热型改为保温型来维持电解槽的热平衡,提高了电解槽低电压运行的稳定性,实现了平均槽电压3.78V和吨铝直流电耗12 270kWh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直流电弧炉的发展异常迅猛,我国也开始了直流电弧炉的建设。直流电弧炉与交流电弧炉的最大差别,除供电系统多一套可控硅整流装置外,电炉本身的不同就只有炉底结构的区别了,不同的直流电弧炉的形式也是指炉底电极的型式,本文主要介绍底电极的型式。  相似文献   

12.
阎立懿  武振廷 《冶金设备》1995,(5):16-18,39
本文由电工学、传热学及触针风冷底电极特点,推导出触针底电极根数、直径与最大直流电流的关系式,结合上钢五厂10t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的设计,说明关系式的应用、注意事项以及底电极冷却所需气体量的确定等。底电极尺寸确定过程虽然是以触针风冷底电极为例,但同样适合于棒式水冷电极尺寸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铝加工》2006,(1):52-5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将导电材料从电解质沉积到一个半导体表面上的期间控制厚度均匀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可以在所述导电材料沉积期间被电解质接触的阳极、包含适合于在沉积期间移动基片的载体的阳极装置、以及允许电解质流经的导电元件。一个掩模覆盖在导电元件表面,且有允许电解质流经的开孔。  相似文献   

14.
ABB与RADEX公司经多年试验和不断改进,开发出颇具特色的由导电砖砌筑的直流电弧炉炉底电极,现已成为目前世界直流电弧炉四种主要底电极结构型式之一。在马来西亚槟榔城于1991年11月召开的国际电炉会议上,该公司撰文发表其导电炉底耐火材料开发经过。据有关资料摘要予以介绍。1导电炉底的开发经过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瑞典的ASEA公司,在其同BBC公司尚未合并之前,即开始进行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的设计。正是ASEA公司1983年将瑞典阿维斯特厂一座50吨的交流电弧炉改造成冶炼钢的单电极直流电弧炉;在同一年把一座1.6kVA的生产铬铁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随炉冷却和空冷两种冷却方式对新型石榴石结构固态电解质Li6BaLa2Ta2O12导电性能的影响。综合运用XRD、SEM、EIS、6Li-MAS-NMR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物基本都为石榴石结构;随炉冷却试样烧结粉末中有团聚现象;提高冷却速度可以提高试样的导电性能,降低电导活化能。试样中存在两种位置不同的离子,LiO4四面体间隙和LiO6八面体间隙。冷却速度较快的试样中可动锂离子数目较多,导电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以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底部结构为对象,对炉底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底部结构的造价、蓄热以及散热损失的比较分析,优化和确定了其最佳的材料和厚度,制定了优化的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底部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50t直流电弧炉主电路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实测了50t直流电弧炉主电路中高温熔体、电抗器、变压器、整流器及炉体四周和炉底电极四周电磁场。实验结果可为电炉炉型设计和最操作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6,(4)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耐火材料配置条件下炉缸炉底的温度场分布,提出了一种有别于散热型和隔热型的炉缸炉底结构——改进型炉缸炉底结构。在改进型炉缸炉底结构中,将炉底耐火材料导热系数由内至外从10 W/(m·K)逐步提升至40 W/(m·K),可在炉底工作面形成凝结层,保护炉底,从而延长炉底部位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4,(5)
阐述了攀钢新3号高炉炉底冷却系统的改进实践。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和冶炼强度的提高,新3号高炉炉底温度出现了持续上升的状况,先采取风冷和氮气冷却,效果不好;之后采用炉底钻孔通水进行强制冷却,炉底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直流电弧炉炼钢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呈现取代交流电弧炉的趋势。但在高功率直流电弧炉中,直流电弧的偏弧问题给其运行带来很大危害。直流电弧炉的偏弧现象是由电弧炉内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决定的,针对底电极为4根水冷钢棒的直流电弧炉,本文提出了电弧位置闭环自动控制的方法。首先在三维导体布置下建立直流电弧的偏弧模型。直流电弧在炉体内受到的使其产生偏移的电磁力为F磁=∫ZtZcdZ‰SjZ×ΣNk=1Bkds式中 Zt———石墨电极端头的Z轴坐标值;Zc———钢水液面的Z轴坐标值;s———电弧柱的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