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很久以前西方人就认为,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这不只是因为耶稣受难的日子就是星期五。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这种想法只是一种迷信。不过很多办理意外事故保险的保险公司专家能够证实,大量事故都发生在星期五。而且,不只是基督徒把星期五涂成黑色,穆斯林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生  相似文献   

2.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0A):28-2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用眼神杀死你!”但可曾想到,如果玩笑变成了现实,如果有人真的可以用眼神杀人,那又是怎样的情形?你相信这世上真的会有“眼神杀人”事件吗?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拿大均是科学技术先进、教育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然而,近年来许多诈称"科学"的现代迷信却愈刮愈烈,较之"落后"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对这些标傍为"奥秘学"或"科学"的现代迷信曝光于下。占星学据作者的调查,美、加两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人相信人的  相似文献   

4.
拒绝死亡     
20世纪,卫生保健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活得比过去任何时代都长。人们现在关心的是在21世纪,人究竟能活多长,将会永远不死吗?万寿无疆──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人类是否能实现最古老的梦想,使生命永恒?随着对入体衰老和死亡机制的深入了解,许多科学家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拒绝死亡──对衰老和死亡进行控制,使人将来可以永远活在世上,而死亡纯粹是一种自我选择。这一天会很远吗?美国高级细胞技术权威迈克尔·威斯特博士对此较为乐观,他认为在三年内,生物学界和医学界对人的衰老和死亡的进一步认识会是令人震惊的。也有一…  相似文献   

5.
吴瑞华 《世界科学》1996,(11):47-48
反对迷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吴瑞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迷信是在无知情况下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盲目的信仰。从人类历史上来看,长期以来由于科学不够发过而使迷信盛行,这是不足为奇的。解放以来,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普及,宣传迷信思想和大搞迷信活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颜色     
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就好像不同的天气带来不同的心情一样。聪明的你可曾留心这些色彩?你是否相信色彩具有一种魔力,带给你温暖,给予你勇气?  相似文献   

8.
吕宝忠 《自然杂志》2007,29(5):265-269
非常有名的病毒学家曾断言病毒是死物,你相信吗?本文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述评了病毒的起源、演化以及病毒与人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假说与结论之间HaroldB.Hopfenberg著赵乐静译在乐观主义者看来,科学事业就象剥洋葱。他们虔诚地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人类总能揭开层层屏障,把握自然之谜。他们也喜欢猜测自然这颗“大洋葱头”的核心究竟在哪里?本质是什么?在研究中,他们还常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睡眠时间,人们的身体状况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除了钱,忙碌的现代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回答是“睡觉”。睡眠卫生专家说,现代人正被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所困扰。美国有7000万人睡不好,流行睡眠病,包括梦游、磨牙、夜间尖叫或呼吸暂停、嗜睡病等。有80多种睡眠异常已成为公众的常见疾患。  相似文献   

11.
<正>看起来像科学论文,但他们正扭曲和杀害科学。科学是怎样被歪曲的?当我们谈论所谓“伪科学”和“垃圾科学”这样在公共话语中很流行的概念时,我们会说:“披着科学概念及术语的外衣,却并不满足真正的科学方法论要求的实践,就是伪科学,例如占星术和顺势疗法。”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伪科学大放异彩。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漂白剂防疫和熊胆抗毒的艺高人大胆事件。  相似文献   

12.
水银人     
我不知道何时有了这种作为人的思想,我存在于液态,所以在我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特性之后,也可以很好控制。我不能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因为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呢?我只是水银,在我还没有学会思考之前,  相似文献   

13.
愤怒之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能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其火;原因何在?读了下面的文章,相信你可以找到答案,并且希望大家以后都能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愤怒。  相似文献   

14.
榕树下 《科学之友》2007,(10A):87-87
五千年的泱泱文明流淌至今天,你能够相信“十年寒窗”写不好一封普通书信这类事情的存在吗?你可以想象人民教师竟会通不过常用汉字的考试吗?但是,这些事情的的确确在我们身边存在着。或许是五千年的时间太久,或许因理性的思维趋向于畸形,总之,民族的记忆力在全线退化,人文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幸运的一天 很多人不喜欢四、十三这样的数字,认为不吉利,也不喜欢星期五,认为什么倒霉的事都会发生在星期五.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笑话     
测试记者问精神病院院长,怎样进行出院测试。院长说:“我们把浴缸注满水,旁边放一个汤匙和一把舀勺,要求把浴缸腾空。”记者笑道:“那么,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用舀勺。”“不,”院长说,“正常的人会把浴缸塞子拔掉。”(李平)谁来参加老师:星期五晚上的家长会,我希望每位同学的家长都来参加。学生:老师,叫爸爸来,还是叫妈妈来?老师:这没规定,反正你们家谁说话最有威信,就请谁来。学生:那只好我自己来了。(李平)(方格睡衣数学家买来一件绿方格睡衣,每个方格里都有红色的数字。晚上,他穿着睡衣看电视,突然背后一阵发…  相似文献   

17.
最受人景仰和爱戴的伟大女性 在现代中国,谁是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女性?笔者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1893—1981)。  相似文献   

18.
玩活手机     
相信在手机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后,它的使用也逐渐被我们所注重起来,对于自己的手机功能,你了解多少呢?它仅仅只是你用来通话和发短信的工具吗?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我们也需要去了解这位“生活伙伴”可以给予我们的帮助。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它的丰富多彩吧。首先,我们来了解几款手机必不可少的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9.
1871年,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12年之后。又出版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他在书中运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自身进化前途和命运的关怀,远胜于对自己身世的回眸与追问。50万年以后的人类会是什么形象?我们会变成鳞茎状的树栖人吗?我们会变成大头大眼的恐龙人吗?我们会变成……?抑或什么都不变?……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大人们常常告诫我们,偷窃是绝对不被社会容许的错误行为。长大后,我们却发现,身边依然会有一些人喜欢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但奇怪的是他们在物质上并不缺乏。如果并非为了钱和物本身,他们到底在“偷”些什么呢?琪琪的妈妈最近很为女儿的人际交往担忧。琪琪刚升入初中,她的新同桌佳佳对她十分热情,还经常跟她分享自己的文具、手办、零食等。琪琪妈妈开始觉得挺高兴,但无意间了解到佳佳在班里人缘不太好,因为她小学时曾偷过同学的东西。琪琪并不相信这件事,她认为佳佳家境富裕,还经常给自己买礼物,怎么会偷别人东西呢?但没过多久,佳佳就因为多次偷拿文具店的东西而被老板发现,告到了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