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唇裂下三角瓣的整复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3例,85例整复效果满意,较好恢复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的对称性,占90%以上。结论: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唇腭裂同期整复术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3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腭裂整复术,并同期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唇裂整复采用旋转推进法,双侧唇裂整复采用原长法,腭裂整复采用兰氏法。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h12min,伤口I期愈合,无术后无并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2岁以上唇腭裂患者进行同期整复术是完全可行的,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近年来主要采用三角瓣法和旋转推进法。我科对100例 单侧唇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术式,对上述两种术式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喀什兵团农三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唇裂患儿127例以改良Millard法进行修复,省略患侧鼻翼基底的水平切口,在患侧唇红部设计小三角瓣向健侧唇红嵌插。 结果 127患儿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改良Millard法定点明确,操作方便,避免了患侧鼻翼下方横切口,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瘢痕组织少,鼻唇畸形同期整复,可使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达到满意效果,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喀什兵团农三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唇裂患儿127例以改良Millard法进行修复,省略患侧鼻翼基底的水平切口,在患侧唇红部设计小三角瓣向健侧唇红嵌插。结果 127患儿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改良Millard法定点明确,操作方便,避免了患侧鼻翼下方横切口,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瘢痕组织少,鼻唇畸形同期整复,可使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达到满意效果,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唇裂整复的人中再造研究。方法采用Millard法对41例单侧不完全唇裂患儿进行整复手术。将鼻底部错位肌肉切断,解剖裂隙两侧口轮匝肌5mm,并作患侧肌肉断面1/2处水平剖开3mm,人中正中作纵向1mm深切口,唇红组织两侧作附加切口。通过相应的缝合方法,形成明显的人中结构。术后六个月复诊评估疗效。结果41例整复患儿中,术后人中形态满意28例,较满意6例,满意率为82.9%。结论单侧不完全唇裂整复中,采用Millard手术方法及口轮匝肌功能性修复,再造人中形态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华西改良旋转推进法与Millard旋转推进法整复单侧唇裂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旋转推进法是临床上修复单侧唇裂最常用的术式。但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对单侧Ⅲ0 唇腭裂患者 ,应用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 ,术中患侧唇峰下降有限 ,术后随访患侧唇峰较对侧高 ,唇弓形态差。为此 ,我们采用旋转推进法结合对偶三角瓣法整复单侧Ⅲ0 唇裂 34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1 999年至 2 0 0 2年 6月住院病人。 34例中 ,男性 1 9例 ,女性 1 5例 ;年龄最小者 3个月 ,最大 1 1岁 ,其中 1岁以内 2 6例 ,1~ 2岁 4例 ,3~ 4岁 3例 ,1 1岁 1例。全部病例均为单侧Ⅲ0 唇腭裂患者修复唇裂者。1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9.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 ,对49例单侧唇裂患几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于单侧唇裂,通过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和下三角瓣法(Tennison-Randall 法)的整复手术,目前一般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如果患儿手术年龄过小,唇部解剖结构不太清楚,术中对位不良,易造成手术失误;或由于裂隙过宽,一期手术时有意保留了无肌纤维结构的发育不良的裂隙边缘组织等原因,常需考虑进行二期整复手术。80年起笔者采用旋转推进法进行单侧唇裂二期整复手术,术中能充分切除第一次手术遗留的疤痕,手术效果比较理想,且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Fisher亚解剖单位近似整复术,应用于单侧不完全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5例单侧不完全唇裂患儿采用Fisher亚解剖单位近似整复术进行修复,术后通过人体测量对手术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及人体测量学评价,证实该术式的近期效果良好,术后1年,患儿裂隙侧的唇高、唇长、鼻底宽度以及鼻小柱底部中点至裂隙侧唇峰点距离等4项测量值与非裂隙侧相应测量值的差值相对于术前所测差值均明显缩小(P<0.05)。结论 :Fisher亚解剖单位近似整复术定点明确,沿着鼻唇解剖亚单位边缘设置切口线,瘢痕隐蔽,术后能获得良好的鼻唇外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种纠正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新术式。方法 在回顾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中各种软骨悬吊、移植等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外鼻畸形的硬三角软骨支架的植入整复方法。结果 经15例临床病例的验证,该法可以较好地一次整复唇裂术后患侧鼻翼塌陷、鼻堤缺乏、鼻小柱偏斜等。结论 硬三角软骨支架植入能矫正单侧唇裂术后鼻翼塌陷畸形,术后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手术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 ,近年来主要采用三角瓣法和旋转推进法。虽然 Tennison法与 Mil-lard法较其它方法可以使唇裂患者更好地恢复上唇形态 ,但国内外学者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尚难分仲伯 ,现有的结论多受研究者的主观印象、病例组成、施术技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科对 80例单侧唇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术式 ,对上述两种术式后患者进行观察测量 ,并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0例中 ,男性 52例 ,女性 2 8例 ,左侧 48例 ,右侧 32例 , °59例 , °2 1例 ,年龄最大 2 4岁 ,最小 6个…  相似文献   

14.
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中 ,旋转推进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常出现患侧唇高下降不足而影响疗效 ,完全性唇裂缝合两侧创缘时为减少张力 ,需作较长松驰切口及广泛分离 ,造成创伤大。近年 ,我们采用 L型切口改良旋转推进法的定点及应用于两侧松驰切口、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36例 ,效果满意 ,现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为 1 993~ 2 0 0 0年的住院病人 ,共选择 36例完全性单侧唇裂进行手术鉴证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5例 ,年龄最小为 5个月 ,最大为 2 2岁 ,平均为 2 .2岁。1 .2 切口应用于旋转推进法 ,先按旋转推进法定点 …  相似文献   

15.
旋转推进原则中C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探讨旋转推进原则在唇裂整复术中C瓣的应用。方法:采用旋转推进原则对62例单侧完全唇裂的患儿进行了整复手术,裂缘健侧唇峰点高度的调整靠组织瓣旋转来完成,患侧唇峰点高度的调整靠C瓣的应用来选择3种不同的方法。方法:唇峰点下降足够的选择矩形瓣放在健侧;唇峰点下降不足小于2mm的选择小三角瓣插入患侧鼻前庭;唇峰点下降不足大于2mm的选择大三角瓣插入患侧鼻底。术后6个月复查分析。结果:62例整复病例中,51例上唇形态满意,双侧唇高相等。结论:应用C瓣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恢复患侧唇高,而根据患侧峰点的下降程度来选择3种不同的方法,灵活运用C瓣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探讨单侧完全唇裂术后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应用口轮匝肌解剖学和功能性整复修复,对单侧完全唇裂术后畸形进行。结果该术式能有效地矫正鼻小柱偏斜、鼻孔扩大、鼻翼外侧脚变钝等畸形,尽可能恢复唇弓形态,减轻鼻部畸形。结论该术式在临床应用上获得了较满意的功能及形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L瓣法整复,手术效果满意,能较好恢复上唇两侧唇部及鼻部对称性的病例,占90%以上。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再结合L瓣法,能显著地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单侧完全唇裂术后畸形的整复合方法。方法:应用口轮匝解剖学和功能性整复修复,对单侧完全唇裂术后畸形进行。结果:该术式能有效地矫正鼻小柱偏斜,鼻孔扩大、鼻翼外侧脚变钝等畸形,尽可能恢复唇弓形态,减轻鼻部畸形,结论:该术式在临床应用上获得了较满意的功能及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修复术式,改良经典旋转推进法,并应用于临床,通过主、客观评价探讨其效果.方法:选择30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法手术:7点定于患侧裂隙顶点;患侧梯形推进瓣;保留旋转推进法切除组织.对术后拆线后照片,进行主观评价WAS评分系统);客观数据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主观评价中除鼻孔对称性及人中嵴形态外,均值接近8.0.客观评价:术后健患侧鼻翼口角距及健患侧鼻翼唇峰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患侧唇峰口角距、鼻底宽及鼻孔宽度对称率较术前接近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中切迹点及鼻小柱基部中点偏离程度减小,回归率高于50%.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术后健患侧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20.
MilardⅡ式法整复单侧Ⅲ°唇裂术的改进柳江太自1990年以来,作者对MilardⅡ式法进行改进,整复单侧Ⅲ°唇裂31例,术后上唇、鼻小柱形态较满意。1手术方法:以左侧为例,按MillardⅡ式定点,在健侧裂隙“3”点上方2mm唇缘处定“9”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