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1-11月,中日贸易总额达15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继1987年-1989年、1993年-1996年两次投资高潮后,2000年起日本企业掀起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日本对华投资占我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由1999年的7.37%上升到2003年的9.45%。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1日,日本政府决定废除外汇限制,实行国际汇兑“自由化”,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二十三个所谓第八条国”了。在这以前,日本政府已实行贸易“自由化”。5月5日,日本又参加了受美国控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本资产阶级的宣传机器大力吹嘘,日本全面实行“自由化”后,“已经成为先进国家的一员了”。但是,事实究竟如何呢? “自由化”的内容日本实行的贸易汇兑自由化,简称“自由化”,概括起来有三项内容:(1)贸易“自由化”,也就是放宽对外国商品的入口限制。战后,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对外国的商品入口一直实行限制,外汇掌握在政府手中,用分配外汇的办法来限制进口。实行“自由化”,就是进口商品不需经过批准,可以“自由”地输入外国商品了。日本贸易“自由化”是逐步实行的,1960年6月24日  相似文献   

3.
日本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要了解日本的一些礼仪习俗,以对加强对日交往、搞好中日贸易有所裨益。本文着重介绍机械加工业企业对日贸易前期如何同外商接触。  相似文献   

4.
中国崛起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崛起”可能是2005年流行或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本来,一个国家是否崛起很难在时间上有一个明确的点来界定,何况,中国发展进程已跨越近1/4世纪,但到了2005年,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崛起景观好象突然清晰起来。中国经济规模已跨越二万亿美元大关,挤进世界经济六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德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在大力吸引外资基础上,中国累积形成的具有世界级生产能力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持续发展产生的世界“机会”效应进一步扩散,中国不仅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等强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正在取代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性大…  相似文献   

5.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会对其经过地区的经济贸易产生巨大影响,该文利用结构洞理论的中介中心性指标对北极航线经济圈的贸易网络节点进行静态比较分析. 研究结论: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北极航线经济圈贸易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2)中、韩、日、美、加五国与北极航线经济圈国家的贸易联系最为密切,在贸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 3)北极航线经济圈贸易主要来自于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是北极航线经济圈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这些国家也是中国在北极航线经济圈主要的贸易伙伴. 4)北极航线的开通,缩短了东亚、欧洲、美洲的距离,将会使北极航线经济圈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其中,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由于拥有丰富的结构洞和活跃的贸易联系,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济     
美元贬值将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印度洋海啸给拿球保险业造成巨大损失;中国将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全球电子产品销售额预计增长11%;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反倾销”成为美国频频动用的贸易报复手段。这并非偶然,而是与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相关联的。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美国国内有些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典型代表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竞争力的威胁;而在打开全球市场方面,其进展却不如想象顺利。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国开始奉行“公平贸易”,即继续致力于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要求贸易伙伴也同样打开国内市场,并对所谓“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实行严厉报复。“反倾销”和“反补贴”、“保障措施”、“301条款”等的加强使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大使中国…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我国东北三省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2002年黑龙江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达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34%,日本成为黑龙江省的第二大进出口贸易伙伴。截至2001年9月底,日本在黑龙江的投资项目达667项,实际利用日资2.7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黑投资中列第五位。日本也是吉林重要的贸易伙伴。早在1998年,吉林对日本出口已占吉林外贸出口的27.5%,是其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同时,日本也是吉林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在东北三省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中,辽宁的地位比较突出。日本是辽宁对外开放过程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2001年…  相似文献   

9.
日本成功地改变了在蒙古的形象,除了经济援助以外,加大了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中国虽然已成为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一些蒙古人对中国仍怀有复杂的心态,所以我们更要重视中国的区位优势和双方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一个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它的出口产品遍布全世界。在短短的40年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是与其企业的卓有成效管理分不开的。这点已引起世界广泛注意。 美国的管理学者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很重视,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R·帕斯卡尔和A·阿索斯,通过对美国、日本著名企业的比较研究,写成了《日本管理艺术》一书,总结出日本企业管理中的7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美贸易保持顺差,这成为美国对我们施压的一个点。而对另外些贸易伙伴,中国却存在着逆差。这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美国现在已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美贸易顺差也呈逐渐扩大的态势,严重影响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顺差的真相,中美贸易顺差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美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吴垠  张慧 《科技智囊》2004,(10):89-89
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企业网站作为企业与业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的纽带和反映企业文化的品牌窗口的作用也日显突出。零点研究集团共搜集了世界企业500强中美国企业26家、日本企业24家及中国进入500强的企业进行研究。美国企业网站:严谨的法律和客户意识在26家美国企业中,38.5%的企业在网站首页上设有“网上服务”专栏。美国企业的服务意识还通过在网站首页上设置方便用户与企业进行联络的通道,96.2%的美国被调查企业在网站首页上设有“联系我们”的栏目。这一比例远高于中国企业的35%和日本企业的8.3%。另外,被调查的美国企业中有一半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弱化,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的贸易保护主义急剧抬头,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凭借在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市场准人设置极为严格的条件。据统计,当今世界贸易壁垒的80%来自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大藏省今年4月10日发表的贸易统计,1986年度日本的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顺差达897亿多美元,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是日本的两个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对它们的贸易顺差,也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状况,引起了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的不满,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贸易竞争和摩擦。  相似文献   

18.
, 《世界博览》2012,(22):13-13
中国和美国依然处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短短一周时间里,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决定各自的未来。这并非两个国家唯一的共同点。中国和美国的钱包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制造大量成本低廉的产品。美国消费者大批购入这些产品。美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中国在全世界持有最多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今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推进的贸易自由化,正受到来自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上掀起的强劲的环境保护浪潮的影响,如何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和发展贸易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贸易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已成为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正小到牙刷、电池,大到汽车、轮船、大飞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坚持开拓,苦练内功,在与世界贸易伙伴携手共进中,逐渐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制造逐渐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盛夏的沪东中华零号基地码头,一艘舱容17.4万立方米的巨型LNG船整装待发,即将远航。LNG船是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舶,能够制造这样的船舶,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世界一流造船企业行列的标志之一。"我们一系列产品已成为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远洋船队的主力。"沪东中华董事长陈建良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