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释液渗透压影响MCV和HCT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细胞在血细胞计数仪稀释液中易受渗透压影响,使得测定参数MCV发生变化,进而影响HCT,MCH,MCHC等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一、材料和方法1.稀释液(1)试剂A;HematonPlus(法国),渗透压:340mOsm/kgH2O(2)试剂B:Dilud610(瑞典),渗透压:319mOsm/kgH2O(3)试剂C: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脑脊液酶的测定已引起临床和实验工作的重视。但脑脊液是一种极其易变的介质,其中所含的防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外界环境下.为此,笔者研究了贮存时间和温度对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氨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胆碱脂酶(CHE)、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及测定时间标本为住院病人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测定CK、LDH、ALP、CHE、ALT和AST。测定后将脑脊液分装成两组,一组储存于0~4“C冰箱,另一组储存于一ZO“C…  相似文献   

3.
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血脂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血清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5名健康体检者的倥腹静脉血,将离心后的血浆和血清分装,分别放置室温22℃、4℃和-20℃,测定不同髁存时间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结果HDL—C22℃、4℃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22℃内的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保存7d的标本,除LDL—C外,其他血脂3项均与即刻检测结果有差别。结论室温4℃条件下保存的分离标本在2~4h内的血脂4项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全血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血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全血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通过对20例全血标本在不同存放时间(1d、10d)、不同存放温度(20℃、4~8C)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新鲜全血标本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0℃低温冰箱冷冻保存的全血标本糖化血红蛋白从第1天就开始发生变化,第10天变化更为显著,在4~8℃冰箱冷藏保存的全血标本糖化血红蛋白在10d内均保持稳定。结论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及温度直接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重者有出血和/或坏死,引起急性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有报道使用氟尿嘧啶(5—FU)静滴治疗。我们发现胰腺实质内注射5—Fu可能更为有效,并经实验证实,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Wistar大鼠44只,雌雄兼有,体重180~2309.随机分成:A组(n=11),胰腺实质内注射5—Fu50mg/kg和2ml生理盐水混合液;B组(n=13),经股静脉注射5—Pn50mg/kg和2ml生理盐水混合液;C组(n=10),胰腺实质内注射2ml生理盐水;D组(n=10),假手术组仅做剖腹并轻翻动胰腺,无治疗措施。A、B、C三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C-3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MPV8h内无明显变化,811后升高。2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内无明显变化,6h后明显升高。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在12h(4℃)和8h时(2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20℃,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基因45(Gadd45)和Bcl-2蛋白变化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1)常温缺血组(n=20):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再灌3,12,24,48和72h分别处死,每个时间点4只。(2)亚低温缺血组(n=20):造模和处死时间同常温缺血组,并于栓搴后30min实施病灶侧亚低温(设定制冷器温度为6-8℃,脑内缺血区温度为32℃左右)并持续4h。(3)假手术组(n=4):手术,但不栓塞,术后24h处死。(4)正常组(n=4):不干预。各组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0—4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Gadd45和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48只进入结果分析。(1)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P〈0.05)。(2)Gadd45袭达:在再灌注3h表达增强,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P〈0.05),至48h达高峰,其后叉随之下降。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P〈0.05)。(3)Bcl-2表达:再灌注3h增多,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多(P〈0.05),至24h达高峰,其后叉随之下降,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表达明显高于常温缺血组(P〈0.05)。 结论:Gadd4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早期能修复受损的DNA.损伤加重时则促进细胞凋亡;Bcl-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主要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亚低温能减少Gadd45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能明显减轻缺血所致的损伤,并能明显抑制细胞调亡;对大鼠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血小板冻干前海藻糖负载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以建立血小板负载海藻糖基本技术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海藻糖负载技术,包括负载温度、负载时间、海藻糖负载浓度和负载溶液。通过比较缓冲液和血浆负载效果,比较生理温度(37℃)和相变温度(16℃)下血小板胞内海藻糖浓度与负载时间曲线、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负载时间、海藻糖负载浓度的曲线、计算海藻糖的负载率,优选负载率较高的负载溶液、负载温度、负载时间和海藻糖浓度等血小板海藻糖负载技术参数。结果表明:37℃血浆负载率高于缓冲液负载率,且血浆负载4小时,在37℃海藻糖负载率可高达19.51%,明显高于16℃的负载率6、16%;血小板MPV在16℃比在37℃明显增大43、2%,随海藻糖负载时间(1—4小时)延长和负载浓度(0—100mmol/L)增加未见明显改变;血小板MPV在37℃与海藻糖负载时间和负载浓度呈正相关性,且海藻糖负载时间与负载浓度存在协同效应,海藻糖负载浓度高于50mmol/L,MPV随浓度(0—100mmol/L)、负载时间(1—4小时)增加而增大。结论:在原血浆中负载海藻糖、温度37℃、时间4小时、浓度低于50mmot/L可以作为优化后血小板海藻糖负载技术基本参数,负载浓度需根据冻干保存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还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4月~2005年5月胃镜检查及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食管癌组织及17例癌旁组织中COXL2、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OX-2、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2%,显著高于非癌组织;COX-2、VEGF—C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侵润部位、淋巴结转移(P〈0.05或P〈0.01)有关;COX-2、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3,P〈0.01)。结论:COX-2、VEGF—C表达与食管癌的发展和淋巴转移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106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恒康正清口服时间始于检查前一天晚8Pm);B组(n=30,恒康正清口服时间始于检查当日晨4Am);C组(,2—36,恒康正清开始口服时间同B组,并于检查前15min用20ml水冲服祛泡剂2滴)。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后,对小肠各部位(自行制定的10个时间点部位)进行客观打分,分别观察气泡、小肠内粪渣、小肠内水占肠腔4/4为4分,占3/4为3分,占2/4为2分,占1/4为1分,清洁为0分,评价效果。结果总的肠道清洁度显示C组优于A组(P〈0.001),C组优于B组(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当日晨4Am采用恒康正清3盒(199.68g),溶解于3000ml温开水中口服,在2h内服完,直至排出水样清便;再加上检查前15min口服祛泡剂2滴,用20ml水冲服,能为胶囊内镜检查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不同靶浓度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2)、B组(n=22)、C组(n=20)。3组患者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置为4、5和6μg/mL。分别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插镜时、停止注药时、睁眼时的SpO2、BP、HR.和BIS值,开始注药到镜检开始时间(T1)、开始注药到停止注药时间(T2)、镜检时间(T3)、停止注药到睁眼时间(T4),诱导量(D1),总用药量(D2),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C组插镜时和停止注药时的MBP低于其他两组(P〈0.05);T1时间C组明显缩短(P〈0.05),C组丙泊酚的诱导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高。结论该研究表明,丙泊酚4.5μg/mL血浆靶浓度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较为适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肽酶并纤维蛋白胶(FG)对肺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不板计数(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20,抑肽酶组(B组,n=20),FG组(C组,n=20)、抑肽酶和FG组(D组,n=20),观察四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术后24h,48h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变化。结果:术中失血量B组与D组均明显少于A组或C组(P<0.01);所有患者均未输注异体经细胞;术后24h、第2个24h胸腔引流量D组<C组<B组<A组(B、C、D比A,P<0.01,B、C比D,P<0.01);A、B、C三组患者术后24h、48h的Hb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P<0.01);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HcT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及同时点的D组(P<0.01);PLT及PT、APTT、FIB四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抑肽酶、纤维蛋白酶胶、抑肽酶结合纤维蛋白胶均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失血,其中以抑肽酶结合纤维蛋白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吴淑梅  林云  王辉  唐平  沈茜 《检验医学》2006,21(4):376-379
目的 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待测血清标本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抗-HBc-HRP)加入间隔时间对抗-HBc总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分A、B、C3组:A组,加样后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再加入抗-HBc-HRP;B组,加样同时加入抗HBc-HRP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C组,A组方式测定的阴性转阳性标本再用ELISA试剂2和化学发光(CLIA)试剂重复测定,确认阴、阳性结果。结果 A组加样方式对抗一HBc总抗体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且加样和加入抗-HBc-HRP的间隔时间越长,标本的假阳性越多;B组加样方式对抗-HBc总抗体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C组ELISA试剂1和试剂2有72.8%的检测结果一致;20例ELISA阴性转阳性标本经过CLIA方法验证仍为阴性。结论 A组的不公平竞争在不同时间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抗-HBc总抗体假阳性;B组加样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抗-HBc总抗体假阳性,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对照组、38例甲减治疗前组、31例甲减治疗后组空腹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游离甲状腺素(n)、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甲减患者治疗前FT3、FT4、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Hcy、TG、TC、LDL—C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减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Hcy、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G、HDL—C水平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甲减患者Hcy与FT3、FT4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TC、HDL—C、LDL—C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甲减患者并发CHD的重要危险因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了Hcy及血脂水平的代谢。测定血清Hcy水平对甲减并发CH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体(抗-HBe—HRP),加入间隔时间对抗-HBe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分为A、B、C3组。A组加样后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再加入抗HBe-HRP;B组在加样的同时加入了抗-HBe-HRP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C组为A组方式测定的阴性转阳性标本再用ELISA试剂2和化学发光(CLIA)试剂重复测定,确认阴、阳性结果。结果A组加样方式对抗-HBe抗体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且加样和加入抗HBe-HRP的间隔时间越长,标本的假阳性越多;B组加样方式对抗HBe抗体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C组ELISA试剂1和试剂2有73.1%的检测结果一致;25例ELISA阴性转阳性标本经过CLIA方法验证后仍为阴性。结论A组的不公平竞争在不同时间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抗-HBe抗体假阳性;B组加样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抗-HBe抗体假阳性,保证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CB)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后造血细胞归巢相关特性的变化以评价HBMSC及细胞因子支持的体外扩增对脐血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从新鲜CB标本中分离出的MNC分别接种于已建立的无血清培养体系:A组:对照组;B组:单用HBMSC支持;C组:单用细胞因子支持;D组:细胞因子和HBMSC联合支持。分别在0d(d0)、10d(d10)及14d(d1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XCR4细胞、CD34^+VLA-4^+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各时间点D组CD34^+CXCR4^+细胞扩增倍数均高于A、B、C组(P〈0.05);②B、C和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MSC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脐血MNC进行体外培养,能有效扩增具归巢能力的造血干祖细胞数目。  相似文献   

17.
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株荚膜厚度对动物致病性影响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作者前期实验发现多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具有荚膜结构,荚膜与该菌的毒力是否有关?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对动物的致病差异,验证荚膜是否是该菌的毒力因子,并分析不同菌株对动物致病性与荚膜厚度的关系。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2005—05/06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选用BALB/c小鼠120只,健康成年家兔72只。白假丝酵母菌:中央标准菌株(菌号:CCCMC1a),国际标准菌株(菌号:ATCC 14053),分离培养的4株临床菌株暂行自编菌号为C1—1,C1—2,C1—3,C1-4。 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CCCMC1a,ATCC14053,C1—1,C1-2,C1—3,C1-4组,每组小鼠20只,家兔12只。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h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5mL/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只。注射后6h开始观察动物的反应,记录动物发病时间、死亡时间及死亡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观察。②Hiss荚膜染色镜检,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厚度(n=40),比较各菌株荚膜层厚度均值。 结果:①与C1-1,C1-3,CCCMC1a,ATCC 14053相比,C1—2和C1—4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②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菌株和动物种属不同而存在差异(P〈0.05—0.01)。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较小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宽厚;C1—1,C1-2,C1—3,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分别比同种属CCCMC1a,ATCC 14053组宽厚,其中C1-2,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最为宽厚。结论:白假丝酵母菌C1-2和C1-4菌株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它们的荚膜比其他菌株更宽厚。初步验证了荚膜可能是白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荚膜的宽厚与动物致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手段,评价颈椎间盘假体植入后颈椎应力分布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4/05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采集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家属自愿捐助)。颈椎间盘假体采用医用不锈钢和医用聚乙烯材料制作,高度为5mm,深度为14mm。屈伸活。动度为8&;#176;,左右侧弯10&;#176;。实验标本在C3-7平面截取标本并在上、下截面浇灌骨水泥平台,两端平行度≤1&;#176;。分为正常组(未置换假体前)和颈椎间盘置换组(置换假体后),每组均为6个标本。模拟人体正常颈椎受力状态。选择50,100和150N3个级别载荷,测试两组C4-5椎节在屈曲、伸展和侧屈状态下,椎体和关节突关节应变和应力。结果:两组各6个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颈椎椎体和小关节的载荷-应变变化:正常颈椎在载荷150N时,屈曲位C4微应变为1406&;#177;98,C,为860&;#177;60;随着载荷增加,C4应变增加较大。伸展位,C4微应变为2035&;#177;140,C5为1450&;#177;102;随着载荷增加,C4和C5应变均增大。侧屈位时,颈椎应变情况位于屈曲位和伸展位之间。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C4,C5和C4-5关节突关节在各种体位及载荷下均较正常颈椎的应变略小(P〉0.05)。②两组颈椎椎体与小关节的应力:正常颈椎应力前屈时C4为(1.97&;#177;0.14)MPa,C5小于C4为(1.20&;#177;0.09)MPa,C4-5关节突关节为(1.54&;#177;0.11)MPa。伸展位时,C4,C5和C4-5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增加[(2.85&;#177;0.20),(2.03&;#177;0.14),(2.18&;#177;0.17)MPa]。颈椎问盘假体置换后,C4,C5和C4-5节突关节的应力值较正常组略减小(P〉0.05)。颈椎间盘假体置换后屈曲、伸展和侧屈体位时应力变化规律与正常组一致。结论:颈椎间盘假体植入椎间隙后,椎体和小关节的载荷-应变以及应力分布具有类似正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说明该设计具有显著的椎节稳定性。并且在生理载荷下保留椎节活动度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正常应力分布的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人脐血(CB)、外周血(PB)及骨髓(BM)植入辅助细胞(FCs)的分布规律。方法:不同来源的标本共分A、B、C、D4组,A组为CB,B组为正常成人骨髓(ABM),C组为正常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PB),D组为正常成人外周血(APB);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标本中CD8^+CD3^+α,J3TCR^-γ,STCR^-植入FCs的比例,比较上述细胞分布的差异性。结果:A组FCs的比例为(0.78±0.45)%,显著低于B、C和D组(P〈0.01);而B、C和D组FCs的比例分别为(2.85±1.03)%、(2.73±1.08)%和(3,47±1.26)%,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BM、CPB和APB中的FCs比例显著高于CB。  相似文献   

20.
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对血糖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血采集后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对血糖测定的影响。方法空腹抽取5ml静脉血,分装于四支试管中,在1h内离心,并于1h测定血糖一次。然后把其中两支试管中的血清吸出,分别放于另两支试管中。把1支试管的血清标本和1支试管的全血标本放于4℃冰箱。另1支试管的血清标本和另1支试管的全血标本室温(15-18℃)保存。于2h,3h,4h.6h,32h,48h测定血糖。结果全血标本随着时间的延长结果明显减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减低尤为明显;分离血清的标本在4℃时,结果逐渐减低,在48h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1),在室温时,血糖的结果略低;室温时血清标本因没有密封措施,致使血清标本因室温干燥挥发而使结果偏高。结论全血标本在室温时应在1h内测定,放入4℃冰箱,也应在2h内测定完毕;血清标本在4℃和室温时,密封保存可放置较长时间。4℃时保存可集中到第二天或更长时间测定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