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因濒临沂河而得名,境内有蒙山、沂山山脉及沂河、沐河等主要河流.沂河是山东境内最大的河流,河道全长574km,流域面积17 325 km2,为季节性山洪河道.临沂市现辖5个区9个县,面积1.72万km2,人口1101.05万人.经济发展对临沂城区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沂市提出了建设以“滨水生态水城”为特色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设滨水生态环保模范城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部,素称沂蒙山区,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临沂又是一座美丽的滨水生态城。众多河流穿城而过,特别是沂河和枋河在临沂城内交汇,形成了极具特色的“Y”字形主轴景观线。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以人为水、人水和谐和城乡统筹的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建设并重,大力开展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以1997年沂河临沂城区段小埠东橡胶坝建成运行为标志,山东省临沂市拉开了大水城建设的序幕,目前已将城区内的沂河、祊河、涑河、青龙河、柳青河、陷泥河、李公河、南涑河等8条河流纵横贯通,建设形成了防洪除涝网、水资源调配网、水系生态网三网协同统一的现代城市水网,实现了临沂城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安全和水系生态安全。小  相似文献   

4.
一、淄博市水功能区划概况 根据《山东省水功能区划》,淄博市共划分7个一级功能区,其中保护区2个,分别为沂河沂源源头水保护区、淄河源头水保护区;开发利用区5个,分别为沂河淄博临沂开发利用区、孝妇河淄博开发利用区、淄河淄博东营开发利用区、支脉河淄博东营开发利用区、小清河山东开发利用区。  相似文献   

5.
沂河是沂蒙人民的母亲河,当她再次以万倾碧波的身姿出现在临沂市民面前时,时光已到了1997年夏天。在人们还只是陶醉在“江南临沂”的感觉中时,一个令世人振奋的喜讯掠过了沂蒙大地 ——沂河橡胶坝以其长度之最,在临沂首开了世界基尼斯记录。一时间、中央电视台、浙江、上海、江苏等电视台纷纷作了报道,“沂蒙”二字再一次和橡胶坝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2000年8月24日,辉煌的  相似文献   

6.
临沂城市防洪排涝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城是鲁南重镇.迄今已有2490余年的建城历史。临沂城位于沂河中下游.是淮河流域的防洪重点城市,城内水系复杂,沂河、枋河、小涑河、柳青河、李公河等大中型河道穿城而过.并有陷泥河、青龙河、南涑河等多条排涝河道。临沂城的防洪除涝问题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进行综合治理,防洪除涝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相似文献   

7.
尚昆 《治淮》2009,(4):20-22
一、沂河流域概况 沂河发源于鲁山,全长574km,流域面积1732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1×10^8m^3,河床最宽处1540m。20世纪50—60年代为根治水患在其上游修建了数十座大中型水库,近几年又在临沂城区段修建了多座拦河橡胶坝,这些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与环境状况。但在河道筑坝蓄水后,造成全流域水流的不连续性,减少了下游河道的径流量,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研究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促进流域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临沂滨河景区对河流水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凭借数座橡胶坝和拦河闸拦蓄沂、祊河水,扩大了城市水面,改善了环境小气候,提高了河道防洪标准,通过湿地建设优化了水质。滨河景区对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了城市品位,给居民创造一个"河在城边流,城在岸边长"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陈鸿飞  田汉功 《治淮》1998,(11):18-19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是全国第五大轻工商品批发城和鲁南苏北陆路交通枢纽。沂河、祊河、小涑河及柳青河四河交汇于临沂城区,陷泥河、青龙河横穿临沂城,并与沂河和小涑河连通,形成城区河系的汊网遍布。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将越来越大。但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10.
韩军  高焱  胡顺琴 《山东水利》2006,(8):91-91,93
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大河在中心城区交汇,经过多年的努力,临沂市已形成了良好的景观,集中体现在编制的临沂水城规划和水利工程规划。在水城规划中,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整体思路,对城区六河水系进行了功能定位:沂河为城市蓝色中央公园;祊河为城市红色动脉;涑河为城市活力景观轴;陷泥河为城市绿色静脉;柳清河为城市自然生态廊道;青龙河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轴。在水利规划中,对涑河、祊河、陷泥河、青龙河进行了统一的水量调配,构成环城水系。分别规划出分涑入祊与引祊入涑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沂河发源于沂蒙山区的鲁山,骆马湖以上流域面积11242km2,从河源至骆马湖全长333km。沂河干流省界以上有北社、斜午、葛沟、茶山、临沂小埠东、李庄、土山、码头8座拦河闸坝。塂上水文站位于邳州市港上镇港西村西约750m的沂河上,该站建于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近年来,为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山东临沂城区段沂河干支流上建成多处橡胶坝,已形成梯级橡胶坝群。这些梯级橡胶坝能最大限度地拦蓄过境水量,为城区地下水补给、工农业供水等提供  相似文献   

13.
《治淮》2005,(12):F0004
为纪念“山东治淮第一闸”——沂河江风口闸建成50周年,11月初,沂沐河水利管理局发展重大课题专家咨询会暨江风口建闸50周年与达标管理座谈会在山东临沂举行。  相似文献   

14.
小埠东拦河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区沂河干流,1997年建成,是一座以橡胶坝为主,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旅游开发等多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该橡胶坝长度列世界吉尼斯之最,全长1247.4m,中间布置16节橡胶坝。橡胶坝两翼对称布置调节闸各5孔,两调节闸外侧桥头堡地下室各设供排水泵站1座.分别控制左右各8节坝袋充排水。 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李振山 《山东水利》2010,(10):63-64
在蒙山腹地,南北两山间,镶嵌着一条巨龙,它就是岸堤水库大坝。岸堤水库位于临沂市蒙山北麓,沂河一级支流东汶河上,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生态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等综合开发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治淮》2021,(6)
拟建黄山水库位于临沂市沂河刘家道口至西山村段,属淮河流域,流域内上游共有田庄、跋山、岸堤、唐村、许家崖5座大型水库,拟建黄山水库附近芝麻墩乡西朱汪村处为临沂水文站。本文以拟建黄山水库工程为例,根据临沂水文站实测资料及上游水库实测下泄资料情况,进行工程位置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探讨,对不同频率下设计洪峰流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岸堤水库汛期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水库概况 岸堤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沂河最大支流东汶河与梓河交汇处。控制流域面积1690km~2,总库容7.49亿m~3,兴利库容4.51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的大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2万hm~2,现有引河灌溉面积3万hm~2;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750kW;水库可养殖水面0.33万hm~2;为临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日供水8万m~3。 岸堤水库为大Ⅱ型水库,按百年一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城区人口集中、历史文化丰富、人文景观较多,沂河穿过城区,沂河及上游水库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也带来了一定的洪灾隐患。根据临沂市的实际情况,宜确定防洪形势、城市生态、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人群健康、拆迁移民、施工等方面内容为城市防洪工程的重点,并据此指导防洪工程的建设。1临沂市城市防洪工程特点1·1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临沂城是临沂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旦遭受洪水淹没,经济损失和社会后果严重。环境评价中要突出人居环境,强化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人、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示与自然环境的…  相似文献   

19.
地处淮河流域沂河源头的沂源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以药用玻璃、制革为龙头的县属企业,九五年工业产值突破12.8亿元大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水污染的态势也日趋扩大,每年都有近千万吨的污废水排入沂河,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多种功能,服务于经济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继续扩大,沂源县水资办紧紧围绕“立足当地,摸清…  相似文献   

20.
屈璞  沈万合 《治淮》2001,(9):36-38
一、流域概况 沂河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沂沭泗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发源于山东省境内的鲁山南麓,注入江苏省境内的骆马湖。河道总长333km,临沂以上河长223km,临沂至骆马湖河长110km,流域面积11820km~2。临沂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10315km~2,占全河流域面积的87.3%。沂河流域山丘区约占70%,平原区约占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