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关键项目之一,因采用双向进占立堵法截流,龙口段位于河床的深槽段,给截流带来困难。为降低截流难度,要先进行平抛垫底施工,将深槽部位抛填至40m高程。平抛垫底施工采用条分法进行,由铲扬船装500t底开泥驳运输至抛投区抛投,抛投时底开泥驳紧靠定船抛投,定位船采用600t驳船,岸上经纬仪测设,五锚定位,在防渗墙轴线附近抛填小粒径的石料,以免影响防渗墙施工。  相似文献   

2.
在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河床截流是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重要里程碑。在不同流域中,截流的特点和难度往往也不一样,山区河流由于其覆盖层浅或存在巨大漂石,尽管流量小,落差大。但抛投的强度低,比较容易截流;平原河流尽管流速小,但由于龙口覆盖层厚,抛投强度高。本文就长洲水利水纽外江截流施工进行总结,归纳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最大水深达60m。当抛投水深超过30m时,不论采用何种抛投材料、级配和方式,堤头进占抛投时,均可能发生大面积坍塌。为减小截流施工风险,研究决定采用水下平抛垫底的措施,来降低截流水深。大江截流时的分流建筑物——导流明渠系按船舶通航要求设计,设计分流条件远优于常规设计;但由于工期紧迫,导流明渠破堰进水时间提前至汛前,使明渠泥沙淤积严重,经采取相应的冲淤措施,最终使明渠分流比达到94.22%,保证了截流合龙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截流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确定截流抛投材料的尺寸和数量是截流中的关键问题。合理计算抛投材料数量、尺寸、抛投时机有关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水流变化及时计算调整抛投材料,对整个截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拉洛水利枢纽截流基本情况根据拉洛水利枢纽截流计算成果,龙口合龙时上游水位为4 268.64m(Q=45 m~3/s),考虑安全超高,确定龙口进占堤顶高程4 269.2 m。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戗堤不受洪水漫溢和冲刷,截流戗堤上游堰体填料应及时跟  相似文献   

5.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工程截流落差大、施工难度较大.参照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确定了该工程截流戗堤布置、龙口位置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划分、截流施工进占抛投方式.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降低截流难度、提高截流抛投强度的工程措施,为安全实施截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峡明渠截流与三期土石围堰分为水下填筑、水上填筑和防渗工程.水下填筑主要为导流明渠截流和水下围堰,导流明渠截流具有水力学指标高、施工时间短、工程量大、抛投强度大等特点,实现明渠双戗堤立堵截流,解决了龙口段施工技术、上下游戗堤进占相互配合、设置拦石坎和提高抛投强度、防止堤头塌滑等问题.防渗工程由防渗墙、帷幕灌浆、混凝土墙帽与土工织物组成,是围堰工程的关键项目,在此提出了有效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研究确定了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截流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的划分、施工进占抛投方式,以及降低截流难度、提高截流抛投强度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向红卫  胡建明  聂志峰 《水力发电》2005,31(10):23-24,47
为降低导流明渠截流施工难度,上下游龙口段施工采用了挚底加糙拦石坎,有效控制和减少了截流进占过程中抛填料的流失,确保了截流施工的顺利完成。垫底加糙拦石坎施工通过导航、定位控制系统的建立和严密的组织及管理,完成了垫底加糙拦石坎抛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的施工难眯在于截流时抛填埋 稳定及连续高强度抛投历时长,堰基淤沙对本稳定的潜在威胁及围堰参体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南欧江一级水电站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境内南欧江上,工程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二期主河床较宽,流量大,截流具有一定难度。从截流时段选择,截流标准,截流方式,戗堤布置,龙口分区,抛投材料和施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截流规划,为实现电站成功截流、二期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从天花板水电站工程截流时段、截流流量选择及截流施工规划等进行截流施工设计,通过截流施工的实施,说明该施工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在截流中,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了截流难度。  相似文献   

12.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二期截流采用单戗立堵,双向进占方案。为保证截流顺利进行,分别进行了水力学计算、模型试验、水文预报和水文原形观测工作。各种分析计算成果互为补充,保证了截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际截流流量一直保持在374~676 m3/s之间,为截流成功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科学地施工组织指挥和精细周密的施工技术方案,整个截流过程只用了26.5 h,创造了大渡河上水电站截流的记录。 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在考虑河床覆盖层的动态变化条件下,试验研究导流洞围堰拆除爆堆的可能型式及其导流洞分流特性,提出围堰拆除、保证导流洞分流的条件;系统试验不同级别截流试验流量下龙口段水力要素和抛投料尺寸,优选切实可靠的截流方案,合理估计其截流风险,使截流方案实现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为工程截流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龙头石水电站截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截流施工做了详细的方案设计,通过大坝截流的顺利实施,完全体现了截流设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仲平 《人民长江》2005,36(12):11-12
概述了截流技术进展,指出截流技术的发展趋势:立堵(或立堵为主)逐渐代替平堵;立堵截流中用平抛垫底防止堤头坍塌,降低截流难度;趋向较高水头截流,可减少导流隧洞或导流明渠工程量;现代运输和吊装机械的发展,使采用更大块重、更高抛投强度实现高水头截流成为可能;为实现高落差截流,可采用双戗或多戗截流方式;加大抛投强度,由于施工机械快速发展,能较快速截流,加快围堰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6.
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上的控制点,也是一二期工程的转折点,其成败关系重大。要实现1997年大江高质量截流,必须根据大江截流的特点、截流时段和截流流量标准、施工期通航等问题对大江截流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河截流实施过程中的施工控制、管理和决策等问题的特点,通过分析截流实施过程技术要求与现实需求,提出了建立江河截流动态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该系统集截流施工过程的监测、控制、管理和决策于一体,保障了截流施工全过程施工数据采集自动化、施工管理信息化、截流决策科学化,实现了截流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黄丰水电站为例,详细介绍了黄丰水电站截流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说明截流最终落差在3 m左右、龙口流速6~7 m/s左右的截流工程,只要采取可靠技术措施,配备足够的大型施工机械,现场施工组织得力,单戗立堵截流方式是较为经济合适的施工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论述江河截流的发展历程,具体研讨了流水中截流抛石的稳定性、群体抛投不均匀粒径石块截流的稳定性、深水截流问题、双戗堤截流问题、宽戗堤截流问题等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进展。认为我国现在的导截流理论、关键技术、模型试验等的水平已全面跨进国际导截流工程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0.
介绍导流截流的方式,回顾截流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用几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例阐明了几种富有创造性的导流截流技术方案。重点介绍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流截流经验及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截流设计和目前阶段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