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采用Mg SO4·7H2O和Na2HPO4·12H2O,使含有高浓度NH3-N废水中的氨生成Mg NH4PO4·6H2O结晶沉淀,以此回收废水中高浓度NH3-N.本研究考察了p H值、反应时间t、试剂用量配比对废水中NH3-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适宜p H值为8-10之间,过高的p H会破坏形成的晶体结构,导致固定氨从Mg NH4PO4·6H2O中游离出来,对氨氮去除产生不利影响.在参数值p H值为8.0、反应时间t为20min、各试剂离子的量的比Mg^2+∶NH4^+∶PO4^3-=1.5∶1∶1.5的最佳条件下,废水总中NH3-N浓度由初始1 981mg/L降低至5mg/L,去除率达95%.化学沉淀法在回收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同时,形成了鸟粪石结晶沉淀,是一种优良的缓释肥原料.  相似文献   

2.
从综合回收去除法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降低钽铌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体中氨氮氟的浓度,回收氨或铵盐,尽量减少氨、氟、硫酸根离子的排放.对钽铌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分类处理钽铌湿法冶炼产生各种浓度、酸度废水的方法(1)对高酸废水采用生石灰(CaO)中和,可完全去除氟、硫酸根离子.(2)对中低浓度含氨、氟、硫酸根废水采用生石灰沉淀-蒸馏法回收氨水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处理后的废水中氨的含量小于25 mg/L,达到废水排放标准.(3)对高浓度含氨、氟、硫酸根废水采用蒸发结晶、热分解、冷凝吸收制取NH3@H2O,NH4HSO4,NH4HF2,有效地降低了废水中的氨、氟.通过高浓度含氨废水实验证明制取的NH3@H2O,NH4HSO4,NH4HF2完全可以返回钽铌工业使用,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 2 0 0L/dCWO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CWO技术装置对处理造纸黑液 (CODcr5 0 0 4 8mg/L ,NH3-N 385mg/L)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该废水经处理后 (催化反应时间 5 0~ 60min) ,废水中CODcr,NH3-N的去除率即可达到 99%以上 ,处理水中的CODcr,NH3-N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CODcr<1 0 0mg/L ,NH3-N <1 5mg/L) ,且废水的脱色、除臭效果明显 .国产化 2 0m3/dCWO工业装置对造纸黑液的连续处理运行结果表明 ,CWO技术在国内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 ,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相似文献   

4.
有机碳源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试验和血清瓶批式试验研究了有机碳源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代谢特性。在pH8.0、温度30℃和水力停留时间1 d的条件下,采用含1.16 mmol/L乙酸盐的模拟含氮废水对自养厌氧氨氧化污泥连续驯化145 d,NH4+-N、NO2--N、NO3--N和COD都得到稳定去除,低浓度的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厌氧氨氧化的适宜乙酸盐-C/NH4+-N摩尔比为0.73,乙酸盐-C/NH4+-N摩尔比高于1.04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受到明显的抑制。青霉素添加试验表明,厌氧氨氧化菌具有代谢多样性,在低浓度乙酸盐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同时具有自养厌氧氨氧化和异养反硝化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脱氮效果及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低碳氮比废水提供简洁经济脱氮途径.方法 连续培养试验采用UASB装置,控制温度为30℃、HRT为48 h、pH为8.0,控制进水NH4-N/NO2--N质量浓度比为1∶1.32,分批培养采用厌氧瓶,改变温度(20~40℃)、pH值(6.0~9.0)来研究影响厌氧氨氧化的因素.结果 进水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50.735mg/L,亚硝态氮进水质量浓度为198.705mg/L时脱氮效果最好,去除率能够达到70%以上.厌氧氨氧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适宜pH值为8.0左右.结论 采用UASB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并且具有高效的脱氮效果,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6.
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滤池部分亚硝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反应器,在常温(8~25℃)、低ρ(NH4+-N)(60~90 mg/L)条件下,通过控制曝气,实现了NO2--N的积累,系统启动后NO2--N的累积率大于80%.结果表明:DO控制是实现亚硝化的主要途径,而游离氨(FA)抑制可作为优选氨氧化细菌(AOB)的辅助途径,水力停留时间(HRT)的调整是控制亚硝化比例的主要手段;间歇运行条件下,ρ(NH4+-N)、ρ(NO2--N)和ρ(NO3--N)的变化均具有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且NH4+-N的转化速率为4.32 mg/(L.h),NO2--N与NO3--N的积累速率分别为3.05、0.40 mg/(L.h),根据此规律,将实现部分亚硝化的HRT确定为9~14 h.  相似文献   

7.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COD浓度为6808mg/L,NH3-N的浓度高达3220mg/L.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时,由于过高的NH3-N对生物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需降低渗滤液里的NH3-N浓度.本试验采用了盐酸、氧化镁和磷酸作为去除NH3-N的沉淀药剂.沉淀药剂与渗滤液中的NH3-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六水硫酸铵镁(MgNH4PO4·6H2O)沉淀物.试验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六水硫酸铵镁可作为多种农作物的复合肥.在pH=9 5的试验条件下,当n(NH+4)=1∶1 2∶1时,渗滤液中NH3 N的去除率达76 2%,并且可同4)∶n(Mg2+)∶n(PO3-时去除渗滤液中的40%的COD.  相似文献   

8.
采用SBR工艺以水产品加工废水为研究对象,控制进水游离氨(FA)浓度为4.61 mg/L,研究高游离氨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只控制进水游离氨浓度,在运行70 d以后,转变为全程硝化,说明单一因素控制短程硝化反硝化并不稳定;2号反应器高进水游离氨条件下,控制DO为1~2 mg/L和进水pH为8.4±0.1,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在92%以上,现已运行130 d以上,短程硝化反硝化运行稳定,表明通过非单一因素控制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膜组件,结果表明,采用MBR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均有很好的效果,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且达到国家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COD≤150mg/L;NH3-N≤25mg/L),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此外,膜污染控制也是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的关键,本实验进行了膜清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4,6-二硝基邻仲丁基苯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通过精馏方法使DNBP废水中的有机物由于沸点的差异而分离出来,并对釜残液中H2SO4和DNBP进行回收利用.得出精馏最佳实验条件为:常压精馏釜顶温度104℃,出水调pH=7,二次常压精馏回流比R=1,加碱量2.6 g/L.精馏出水COD值低于60 mg/L,达到了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兼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某化工厂的苯胺基乙腈放心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化常常同淀法对生化处理出水中的NH3-N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1000-2000mg/l,NH3-N为300mg/l时,出水CODCr为200-300mg/l,NH3-N为30mg/l,处理出水能达到作为化工生产工艺回用冷却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型硝化在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低氨氮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亚硝酸型硝化的特性,采用生物陶粒反应器对其亚硝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0~25℃,水力负荷0.6 m3/(m2.h),气水比(3~5)∶1,进水COD负荷106~316 mg/L,氨氮负荷42.78~73.62 mg/L的条件下,反应器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1.32%,且亚硝酸氮积累率基本稳定地保持在91%~99%.结合反应器中氮元素沿程变化分析及反应器内生物膜中微生物的计数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低溶解氧,实现了在常温条件下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凝-电渗析耦合工艺对汾河排污渠中COD和氨氮的去除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治理汾河污染。混凝预处理中最佳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最佳投量为6mg/L,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73%和77%,且吨水处理成本低。出水进入电渗析器处理,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3%和96.4%。因此,采用混凝-电渗析耦合法处理汾河排污渠污水,出水中COD和NH3-N的浓度分别为24.3mg/L和1.5mg/L,COD和NH3-N总去除率分别为90%和96.9%,完全满足地表水Ⅳ类标准的水质要求。NH4+的迁移符合一级动力学。此法工艺流程短,技术先进,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含盐废水,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当DO为0.3-0.5 mg/L、温度为35±1℃、pH为7.5-8.5时,考察NaCl和KCl两种盐度对SBR工艺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R反应器中无盐度添加的废水时,通过30 d的驯化,活性污泥系统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BR反应器中添加NaCl和KCl含盐废水,当NaCl盐度增加至15 g/L时,出水氨氮高于10mg/L;当KCl盐度增加至20 g/L时,出水氨氮低于5 mg/L。当NaCl盐度为10 g/L时,SBR反应器达到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所需的驯化时间为3 d,相同KCl盐度下SBR反应器达到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需要2 d的驯化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三聚氰胺废水治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吹脱法对三聚氰胺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pH值、气水比、曝气时间和水温对吹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11左右、吹脱时间为5h、吹脱强度尽可能大的情况下氨氮的去除率较好,可达70%以上。从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和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吹脱法对三聚氰胺废水的治理具有优越性,吹脱工艺可以回用生产废碱、产出有用副产品硫酸铵、治理费用相对低廉,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可以达到预定处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the sequential system of intensified zero-valent iron process(IZVI) and anaerobic filter an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AF/BAF) reactors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ammonia nitrogen(NH3-N) and total nitrogen(TN).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NH3-N and TN were 76.28%, 96.76% and 59.97%, with the average effluent mass concentrations of 56, 0.53 and 18.83 mg/L, respectively, reaching the first grade of the national discharge standard.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GC/MS)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unds with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were partly removed in IZVI process by the function of oxidation-reduction, flocculation and adsorption which could also enhance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system effluent.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NH3-N and TN were achieved mainly in the subsequent AF/BAF reactors b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ZVI in combination with AF/BAF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with granular sludge,SPNAGS)对低氨氮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开展了长期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污水氨氮浓度从200mg/L降到20~50 mg/L时,系统中的颗粒污泥发生解体,难以保持颗粒状,且污泥颜色由原来的红棕色变为灰黄色,系统仍然保持很高的氨氮去除率(95%),但总氮的去除率却逐渐降低,最后仅有20%左右,约80%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在应用于低氨氮浓度污水生物脱氮时,系统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控制既是关键,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平行运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单独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以及BAC+MBR联用工艺应对饮用水源氨氮冲击负荷的效能.结果表明,单独的MBR具有优异的应对水源突发性氨氮污染的能力:ρ(NH3-N)在原水中为8~10 mg/L的情况下,出水中仅为(0.36±0.15)mg/L,而且出水中仅在进水ρ(NH3-N)高达9.74 mg/L时产生了短暂的NO2--N积累现象.BAC由于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有限,并且出水中始终存在NO2--N积累.而BAC+MBR联用工艺也能在氨氮冲击负荷时较好去除NH3-N,ρ(NH3-N)在原水中为8~10 mg/L时可在出水中降至(0.39±0.19)mg/L,但是出水中产生NO2--N积累的时间明显长于单独的MBR.然而,BAC+MBR联用工艺能通过两级生物屏障更好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建议根据原水水质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南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开展以BAF为硝化单元的A2N工艺小试研究,针对超越污泥携带NH4+导致出水超标及二沉池出水SS偏高时TP超标问题,进一步研究增加二级BAF单元的处理效果,形成A2N/BAF工艺.结果表明:A2N段对COD、NH4+-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0%、70.9%、90.0%;当进水NH4+-N超过40.0 mg/L时,二沉池出水NH4+-N超过10.0 mg/L;二级BAF单元能够硝化二沉池出水NH4+-N及截留SS,最终出水COD、TP、NH4+-N、NO3--N、S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0.35、1.06、8.01、7 mg/L,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在进水COD为6120 mg/L、BOD5为3850 mg/L、NH3-N为450 mg/L、SS为8300 mg/L时,出水COD为82 mg/L、BOD5为17 mg/L、SS为41 mg/L、氨氮为1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9.56%、97.11%和99.51%,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