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先见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70-2071,203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高危险因素人群肝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结核病防治科抗结核治疗128例存在高危因素人群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是否采用护肝治疗措施分为未干预组63例,干预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对比两组间肝损害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结果未干预组肝损害发生率及肝功能受损害程度较干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高峰为服药4周以内、而引起肝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长期饮酒者、乙肝病毒感染者、营养不良等高危险因素人群抗结核治疗时给予干预方案,可以减少肝损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门诊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经相关培训后的专人负责针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规则服药、定期复诊等治疗依从性及起居规律、合理饮食、情绪稳定、适当运动等健康行为和完成疗程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能更好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视为分析对象,数字随机划分法纳入参照组与干预组(n=3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数值比较具有显著区别(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0%,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治疗期间辅以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且患者临床护理评分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具有药物性肝损害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1月1日—2009年3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300例。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150例,并对两组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150例,出现肝损害15例(15/150,10%),非采取干预措施(非干预组)150例,出现肝损害55例(55/150,36.9%),干预组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3.3%(95/150)和63.9%(96/150),疗程结束治愈率分别为93.3%(140/150)和95.3%(143/150),X线胸片病灶吸收分别为86.0%(129/150)和88.6%(133/150)。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4.0%(6/150)和3.33%(5/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应提前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肝损害的发生,并确保抗结核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陈退黄胶囊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并与二维葡醛内酯对比。方法:将65例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抗结核治疗,试验组33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每日口服茵陈退黄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每日口服二维葡醛内酯治疗。结果:试验组60天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9.1%)较对照组(18.8%)低(P0.01)。试验组第60天谷丙转氨酶(28.6±18.3)、谷草转氨酶(29.5±16.2)均较对照组(38.7±22.4,40.2±18.8)低(P0.05,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其它不良事件。结论:茵陈退黄胶囊可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发生率,尤其在改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方面较二维葡醛内酯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15-17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结论对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3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5%(65/563)。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与中青年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Bs Ag阳性患者、复发患者、过量饮酒患者、治疗3个月内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吸烟、营养不良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与不吸烟、营养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与老年、HBs Ag阳性、复发、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应密切关注具有相关危险因素人群的肝功情况,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SHRZ及 2S3 H3 R3 Z3 两组化疗方案在抗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对肝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抽取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本院就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阴性的肺结核患者 191例 ,其中2SHRZ组及 2S3 H3 R3 Z3 组分别为 87例和 10 4例 ,观察其两个月治疗期间患者肝功能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SHRZ组及 2S3 H3 R3 Z3 组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者分别为 9例和 13例 ,轻度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升高患者 (4 0~ 10 0U/L)分别为 6例和 11例 ;而中重度ALT升高者 (≥ 10 0U/L)分别为 3例和 2例 ;两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无其它不良因素影响下 ,2S3 H3 R3 Z3 治疗后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机会及程度与 2SHRZ相当 ,肝损发生率皆不高 ,以轻度肝细胞损伤为主 ;2S3 H3 R3 Z3 方案既安全、疗效肯定、服用方便、经济 ,值得在抗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6例初治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98例,两组均给予一线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双环醇片保肝,对照组不加用任何保肝药物。结果:治疗9周时,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6.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环醇片对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抗结核疗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健脾疏肝汤治疗脂肪肝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健脾疏肝汤,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甘油三脂(TG)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纤维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层粘蛋白(L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脂肪肝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