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侯和菊 《农家科技》2006,(10):25-25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新品种。1.生物学特性。①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体形同鳜鱼相  相似文献   

2.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gguense)为原产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96年广东、汀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淡水石斑龟为热带鱼类,适温范围在25—30℃之间,水温降至15℃时失去平衡,致死低温10℃、高温40℃。其具有耐低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较适合有热水条件的工厂化养殖。为了研究淡水石斑鱼养殖技术,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3月在通辽市早繁鱼苗试验场二口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淡水石斑鱼f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中国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淡水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目前市价达每千克70元左右。因其体型、体色、肉质与海水石斑鱼相似,故一些酒家常作用来假冒海水石斑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淡水石斑鱼又名美丽罗非鱼、花斑等,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养殖的淡水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2002年开始,我站从广东引进该鱼进行养殖试验,随后经过推广养殖,目前漳州地区已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鳗池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现将水库网箱养殖模式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本文结合贵州省江口县坝盘地区的淡水养殖情况,对淡水养殖技术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Cichlaso 138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1988年引人中国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  相似文献   

7.
淡水石斑鱼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生活于中、下层水位的慈鲷科鱼类。其生性凶猛,杂食偏肉食性,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长途运输容易、商品鱼市场价格较高、养殖经济效益好等优点。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进养殖,而后南方部分城市有养殖报道。为了摸  相似文献   

8.
只有了解认识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才能够真正提升淡水养殖鱼类的成活率,才能够提升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3种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农村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约1亿吨,而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仅1500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约占一半。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80%以上集中在亚洲各国,主要是中国,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为400多万吨,约占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60%。 淡水养殖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粗放养殖和精养。粗放养殖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亦称大水面增养殖。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的精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云斑鲴属鲇形目鲴科鱼类,又称褐首鲶。属温水性淡水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容易饲养,食谱广.抗病能力强和容易起捕等特点。云斑鲴适宜池塘、稻田、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鲻鱼,别名鸟耳鲻、乌头、鲚鱼和乌鱼等,该鱼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150-250克,大者达40厘米左右,体重500-1500克。它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在我国沿海的浅海区、河口、咸淡水文界的水域均有分布,尤以南方沿海资源为多,有的地方已进行人工养殖,人工繁殖鱼苗亦已成功,也可捕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是沿海鱼和咸淡水池塘的优叟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3.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属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外形美观,既可作为观赏鱼又可作为食用鱼.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0℃~35℃,pH值适应范围6.5~8.该鱼1988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99年引入大陆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养殖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鲫鱼是深收消费者青睐的最传统的优质鱼类,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鱼类中的第四大品种。“先科巨鲫”是由广东、湖南、浙江、上海几位资深鱼类育种、养殖专家采用传统选育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成功选育的我国新一代鲫鱼选品种。该鱼体形、体色、肉味具佳,抗病力强、食性广、耐寒、耐低氧、耐长途运输、自身不繁育、生长特快。  相似文献   

15.
淡水石斑鱼属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外形美观,既可作为观赏鱼又可作为食用鱼。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0℃~35℃,pH值适应范围6.5~8。该鱼1988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99年引入大陆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  相似文献   

16.
康哲 《农家顾问》2008,(10):51-51
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pH范围应为弱碱性的水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pH在6.5~8.5之间,最适pH范围以7~8.5为宜。养殖池水中pH过高或过低均对鱼类生长不利,pH低于4.4则养殖鱼类死亡率达7%-20%,pH低于4则养殖鱼类全部死亡;pH高于10.4则养殖鱼类死亡率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之一,其生长快、个体大、味道鲜美,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将池塘养殖无公害草鱼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鲫鱼是深收消费者青睐的最传统的优质鱼类,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鱼类中的第四大品种。“先科巨鲫”是由广东、湖南、浙江、上海几位资深鱼类育种、养殖专家采用传统选育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成功选育的我国新一代鲫鱼选品种。该鱼体形、体色、肉味具佳,抗病力强、食性广、耐寒、耐低氧、耐长途运输、自身不繁育、生长特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鲻科鱼类是世界性分布的经济种类,它是咸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发展鲻科鱼类养殖的研究,已列入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的研究项目,受到了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组织的支持和鼓励。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视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对鲻科鱼类的繁殖生物学、仔幼鱼生长、发育以及摄食生态学等进行有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鲟鱼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被称作活化石,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该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堪称水中珍品。水库网箱养殖鲟鱼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易管理等优点,既可一次性销售,也可适时分期销售,一般每平方米网箱年产鲟鱼30~40千克,经济效益很高。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