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间隙激振的机理,论述了间隙激振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其待点,识别和消除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实例,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1000 MW汽轮机汽流激振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汽1 000 MW汽轮机在现场屡屡出现的高压转子汽流激振故障,进行振动的特征及机理分析,指出汽流激振力主要来源于密封激振力、叶顶间隙激振力和静态汽流力,并据此提出改变汽封迸汽的预旋方向、提高轴承稳定性裕度和调整高压调阀开启顺序等措施,消除或减缓高压转子的汽流激振,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实例,为类似振动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蒸汽轮机蒸汽(间隙)激振、油膜涡动及油膜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性地阐述蒸汽(间隙)激振、油膜涡动及油膜振荡的机理,认为由流体产生的切向力是引起机组自激失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型电站设备中几种常见气动力诱导的振动:旋转失速和旋涡诱导的振动、喘振及间隙气流激振。讨论了引发振动的原因、机理、振动特点、识别与振动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台330 MW机组的高中压转子低频振动,通过调节阀控制试验,得出是由于汽流激振引起的。结合汽流激振的机理、振动特征以及实际情况,通过大修中调整轴瓦标高和通流间隙等措施后,汽轮机低频振动得到抑制,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汽流激振的新模型,指出汽流激振将同时产生动态力和静态力并作用到转子上,两者都将影响轴系稳定性。静态力与转子在汽缸中的偏心率成正比,而动态力与偏心率无关。考虑静态力的作用后,轴系稳定性有可能更差。这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汽流激振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华公司汽轮机汽流激振分析和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长财 《河北电力技术》2005,24(3):11-12,18
分析了汽轮机汽流激振机理,介绍了800MW汽轮机发生汽流激振过程,对国华公司汽轮机发生汽流激振的可能性进行了风险评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电机组激振试验的特点,设计、制造并标定了大型力锤。它克服了信噪比不高的缺点,使瞬态激振成功地应用于水电机组的实验分析,并取得了较高的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9.
赵秀坤 《大电机技术》1990,(2):57-61,56
新型电磁脉冲激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瞬态激振。由于仪器输出功率大、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对电机整机激振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这一激振方法的优点、原理及在电机振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超超临界机组汽流激振力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生产和发展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由于汽流激振是目前公认的影响超超临界汽轮机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汽流激振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影响和产生汽流激振的原因基础上,比较单控体、双控体、流线型、振荡流体力学和全三维模型分析等汽流激振力模型的优缺点,提出基于GPU技术的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汽流激振力,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存在制造偏差的静叶流道是影响叶片激振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通过调整静叶流道喉宽、节距等几何参数对谐波激振力进行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对实际问题的计算结果表明,对所关心的谐波激振力,仅需调整部分静叶流道的喉宽,即可使激振力降为优化前的7%~15%,则叶片的动应力也得到同样数额的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叶片的疲劳寿命。采用本方法优化和降低激振力对制造厂和电厂都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进汽方式对调节级叶顶间隙蒸汽激振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该文从分析动叶片轮周力角度出发,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级内汽流周向分布不均匀及进汽方式等因素对叶顶间隙汽流激振力的影响,建立了叶顶激振力模型。新模型考虑了汽流激振力静态/动态以及直接/交叉刚度系数的影响。以某型3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汽方式对汽流激振力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汽流力随偏心量的改变而线性改变。不同工况下汽流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改变,直接影响轴承载荷。对动态汽流力的研究表明,汽流激振不仅产生交叉刚度项,还会产生直接刚度项,两者都很重要。良好的设计和运行方式能减小汽流激振力,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本体及激励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汽轮机组发生汽流激振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讨论,分析了影响汽轮机汽流激振的因素,特别是支撑的动力特性对机组汽流激振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讨论了汽轮机汽流激振治理的方法,对支撑优化、轴系设计、汽封结构等治理手段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应现场治理案例。  相似文献   

14.
倪立新 《中小型电机》2002,29(4):50-51,53
额定激振力为振动源电动机(简称振动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考核其使用功能的关键数据,然而,在实际检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测试结果难以准确,而且测得的数据也很不稳定,本文对影响激振力正确测定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800 MW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大容量机组汽流激振特点、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详细介绍了绥电公司1号机组汽流激振问题处理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论述电动激振机的概况、结构型式和选用材质而异的坚实性及其工况温升散热的关系,转子外径和支承距与受力所致的转轴弯曲挠度及其力的计算,激振力与其额定功率、效率的关系,电磁负荷及气隙的选择等。对开发研制机电合一的激振器件与配套振动机械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行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汽轮机汽流激振的机理和振动特征,以及近年来国内若干大型汽轮机高压转子汽流激振引起的低频振动的分析和现场处理情况,归纳总结引起该类振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国在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特别是超临界机组中对汽流激振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故障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是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高、中压转子上易于出现的振动问题,汽流激振故障将降低汽轮机轴系的稳定性.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汽轮机故障的实例分析,探讨了汽轮机汽流激振产生的机理,提出了改善机组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蒸汽激振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介绍机组蒸汽激振的机理和特征,国外超临界压力机组高压转子低频振动和近年来国内若干大型机组高压转子汽流激振引起的低频振动的分析和现场处理情况,归纳总结引起该类振动的主要因素和我国在发展超临界压力机组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激振角对支柱瓷绝缘子振动声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COMSOL软件平台进行仿真计算和实测研究。结果表明:支柱瓷绝缘子振动信号功率谱取决于纵向振动分量,几乎不受横向振动分量影响,其最大峰值频率随激振角度增大向低频区域移动,0°为最佳检测激振角度。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建议激振角小于10°或在检测过程中保持激振角度恒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