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幼儿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有互动就必然会有规则,合理、恰当的规则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5,(26):93-94
总主题 我成长 我担当 总主题内涵解读: 当代中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答案也许千差万别,但角色概念的模糊无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有人说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难认识的不是世界,也不是自然,而是自己.因为只有认清了自己,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5,(25):94-95
总主题:我成长 我担当 总主题内涵解读: 当代中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答案也许千差万别,但角色概念的模糊无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有人说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难认识的不是世界,也不是自然,而是白己.因为只有认清了白己,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5.
试论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社会化作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逻辑起点 ,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 ,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在人的成长、发展、完善过程中 ,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在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 ,使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并形成独特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人形成社会属性 ,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成员的过程 ,也是一个社会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人的…  相似文献   

6.
许发海 《文教资料》2006,(7):149-150
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的一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具体说就是“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我国社会处于过渡或转型时期过程中,让每个个体与就业者充当合适的社会角色,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对于社会稳定以及职业人自身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确立“立人”的办学思想 教育的功能与属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成长,而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预期社会化”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生最终都要由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更要学习社会和群体的规范,知晓当今主流社会或群体对人的要求,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与能力,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8.
陈靖  赵斌  焦昆 《成人教育》2011,31(2):106-107
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培养是为扮演未来角色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非常重要,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朵道。学校教育工作可以从促进学生观念的社会化、促进学生能力的社会化、促进学生职业的社会化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社会化能力,实现从“生物个体”成长为“社会个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尽管幼儿是一个个稚嫩的生命个体,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被社会化,不断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情感的熏陶,他们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知识,形成情感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及社会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创造,逐步对社会情感制度、规范的认同和接纳,促使自己情感文化的形成、维持或改变。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会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社会化过程不仅是个人社会角色的获得过程,而且也是个人社会角色不断转换的过程。社会角色能否顺利实现转换,乃是个人社会化是否成功的标志。社会角色转换是经常、普遍的。它在实质上是个体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变化的动态形式。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加快,顺利实现社会角色转换,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于社会交替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文教资料》2010,(28):194-195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社会化即指个体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参与适应社会活动.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过程中促进学生社会化成长不仅有助于学生内化社会行为规范,确定人生目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贯穿于人类生命的始终。儿童自出生以后,随着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从依靠简单的条件反射对付现实发展到能适应社会生活,正是从所谓的“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这就是社会化。因此,儿童社会化是指生长在一定环境中的儿童学习所属社会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并获得社会经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信念、个性特征,从而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很多,3-6岁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便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稳定的社会机构之一。众所周知,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机构。由幼儿园承担的、有…  相似文献   

13.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从对师长的依赖慢慢走向独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需求.集体生活给初中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有助于初中生感受到归属感,找到个人成长的力量之源.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借助集体和他人的帮助,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为未来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过集体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素质评价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素质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评价不断地发现课程发展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评价确认自己在课程发展中的成长表现,教师和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活动中获得信心,从而共同受到激励.教师和学生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共同改善课程实施的推进条件与状态.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生存的社会必须掌握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儿童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当儿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之后,他又肩负起对下一代进行社会化的重任,同时还在继续自身的再社会化。社会化既有利于儿童的社会适应,又保证了社会文化的积累与传递。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场所。家庭除满足儿童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还为儿童提供情感的支持,规范儿童的社会行为,传授生活经验和社会技能。同时,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品德课程影响下的儿童社会化,就是要利用品德课程在儿童心中播下社会化的种子,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推动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获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全方位的社会化教育,中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的过程,其本质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人首先是社会的人,人既作为自然体相对独立存在,人更是社会性的群体成员。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要求不断地培养新的一代去接替社会发展的责任。个体刚出生时,还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的本质特性即社会性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青少年要担负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担,就必须经由社会化,发展社会观念和社会人格,学会扮演社会角色。当代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大群体,必须经由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思想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技校的学生大多是十五六岁入校,已相继进入青年期,他们处在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一生中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对于任何人都非有不可。人由生物人被...  相似文献   

19.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指人学习知识技能,增强体质,适应社会习俗,形成个性品质,具备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能力的长期、缓慢、复杂的发展过程。人的自然属性乃天生造就,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不具备社会属性,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实现人的社会化,从个体角度说,必须学习做人的本领;从社会角度说,必须教会每个儿童具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学习和教育是人类社会化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生社区是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与后勤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她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专业课堂的延伸,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园地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窗口。同时,她又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社区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折射,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