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由于视神经神经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局部缺血缺氧,而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疾病,目前,AION确切的发病机理尚未证实.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AION患者36例,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01/2002-02份住院患者,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平均55.4岁.干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d,每个疗程10 d.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36例(36只眼)AION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前后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并与对侧健眼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患者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32.74±3.56)cm/s,(17.12±2.15)cm/s,0.63±0.03,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12.35±1.60)cm/s,(5.96±0.86)cm/s,0.59±0.03,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15.41±1.62)cm/s,(5.71±0.830)cm/s,0.64±0.02,治疗后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8.53±2.15)cm/s,(2.98±0.94)cm/s,0.71±0.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AION血流动力参数,疗效明显,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探讨兔颅内高压状态下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TCD无创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持续监测兔ICP、CPP及基底动脉TCD.结果 随着颅内压升高,依次出现5种典型的TCD频谱: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峰、舒张期逆向血流、极小的收缩峰、无血流.结论 根据TCD频谱变化能够定性判断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本动物模型简便、严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对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方法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经血管造影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48例(其中18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1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梗死,16例颅外单侧颈内动脉梗死)和50例健康成人分别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 I)进行探测,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并计算舒张末期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率(健侧与患侧的比值)。结果在健康成人组中,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比率为:(42.79±13.72)cm/s、1.25±0.31;在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主干梗死组及大脑中动脉分支梗死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比率分别为:(17.20±5.65)cm/s、3.56±1.20,(20.14±4.35)cm/s、1.82±0.46;颅外单侧颈内动脉梗死组中,梗死侧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比率为:28.70±11.21(cm/s)、1.68±0.57,所有梗死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张末期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MCA)水平段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比率的检测,有助于大脑中动脉梗死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非典型性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CDFI)对非典型性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已证实的 5 9例宫外孕中筛选出 41例非典型性宫外孕患者附件区包块的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中 38例在附件区包块内和 /或周边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其中 10例在包块内及周边均可见彩色血流信号 ,19例在附件区包块内记录到彩色血流信号 ,9例在包块周边可见彩色血流显示 ,有 3例未记录到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谱勒 ( PW)频谱特征呈单相或双相、包络线不清晰、频谱增宽的高速低阻力的血流频谱 ,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为 15~ 39cm/s,平均流速 ( 3.9± 0 .16 ) cm/s;舒张末期峰值流速为 ( 8~ 2 3) cm /s,平均流速( 0 .2 3± 0 .0 8) cm/s;阻力指数 RI平均为 0 .33± 0 .0 8。结论 :CDFI在包块内及周边记录到高速低阻力的血流频谱时 ,再结合病史 ,对非典型性宫外孕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无创监测小儿颅内高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38例颅内高压患儿应用TCD进行床边动态监测,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TCD的各项参数(Vs、Vd、Vm、PI)的变化。结果:颅内高压患儿的TCD显示:血流频谱在颅内压升高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性改变;Vd及Vm下降,PI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Vd、Vm升高,PI降低,Vs变化不显著。结论:TCD可直接显示脑血流灌注的状态,可动态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对于病情判断以及颅内高压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不同肝动脉重建术后肝动脉频谱特征 ,比较端 -端吻合术及主动脉 -肝动脉旁路术后肝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 (PSV)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及阻力指数 (RI)。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8例肝移植术患者术后肝动脉的超声表现。其中 3 0例行端 -端吻合术 ,18例行旁路术。超声检查于术后 3~ 6个月进行 ,所有患者术后肝功能正常 ,无肝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结果 行端 -端吻合术者 ,肝动脉阻力指数较低 ,而行旁路术者肝动脉阻力指数较高。前者PSV平均为 ( 5 7± 16)cm s ,EDV平均为 ( 2 5± 14 )cm s ,RI 0 .3 3~ 0 .71,平均 0 .5 8± 0 .13 ;后者PSV平均为 ( 62± 16)cm s ,EDV平均为 ( 12± 4)cm s ,RI 0 .7~ 0 .78,平均 0 .77± 0 .0 6。结论 多普勒频谱形态及RI值与重建肝动脉的长度及管径有关 ,端 -端吻合者 ,重建的肝动脉路径短 ,管径细但均匀 ,故血流阻力低 ;而旁路术者 ,重建的肝动脉路径长 ,管径变化大 ,因此 ,血流阻力大。在肝移植术后的超声检查及并发症诊断中 ,检查者必须了解肝动脉的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原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比值和阻力指数(RI),并与平原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两个地区妊娠期的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都有所增加,高原地区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分别为(0.35±0.04)cm,(280.0±48)cm/s,均低于平原地区(0.45±0.04)cm,(425.4±55)cm/s,P均小于0.01。高原不同孕期脐动脉血流速度S/D比值、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结论高原对胎盘和胎儿的血流有一定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减少,子宫动脉、脐血流速度S/D比值,阻力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兔不同程度颅内高压状态下经颅彩色多普勒(TCD)频谱和参数改变.方法 6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轻中度颅高压组、重度颅高压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模型,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TCD参数,颅内高压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ICP及TCD参数变化.结果 轻中度颅高压组出现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峰频谱.重度颅高压组在兔颅内压升高终末期,依次出现三种特征性TCD频谱:舒张期逆向血流、极小的收缩峰和无信号.其中舒张期逆向血流形态呈与脑死亡阶段相关的多样性.极小的收缩峰图形可表现为针式、小三角形和双峰型.给予甘露醇治疗后,轻中度颅高压组ICP下降,TCD表现好转;重度颅高压组ICP及TCD表现无明显好转.结论 TCD能间接评估颅内高压,具有判定病情、指导治疗、观察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Valsalva动作对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三种常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人Valsalva动作后前负荷降低是否引起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舒张早期左室血流传播速度三种指标变化以及如何变化。方法50例健康人,Valsalva动作前后分别测定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运动频谱(DTI)和M型彩色多普勒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FPV),并进行Val-salva动作前后对照分析。结果Valsalva动作前后比较,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速度减低〔(80.6±16.3)cm/svs(65.9±13.3)cm/s,P<0.01〕,A峰速度、E/A比值减低〔(54.2±10.2)cm/svs(49.5±10.4)cm/s和1.51±0.23vs1.37±0.29,P<0.05),E峰减速时间DT延长〔(0.161±0.031)svs(0.192±0.05)s,P<0.01〕。侧壁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al降低〔(18.7±3.8)em/svs(16.3±3.7)cm/s,P<0.01〕,Aal和Eal/Aal比值无显著变化〔(11.3±2.5)cm/svs(10.5±1.9)cm/s和1.72±0.46vs1.60±0.44,P>0.05〕,室间隔侧Eas、Aas降低〔(14.7±2.8)cm/svs(13.1±2.4)cm/s和(9.9±1.7)cm/svs(8.8±1.9)cm/s,P<0.01〕,Eas/Aas比值无显著变化(1.53±0.37vs1.54±0.33,P>0.05),FPV无显著变化〔(55.87±6.66)cm/svs(55.32±10.22)cm/s,P>0.05〕。结论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血流易受前负荷影响,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与FPV相对不受前负荷影响,但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这一指标实际应用中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血液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价冠状动脉架桥术(CABG)前后左侧内乳动脉(LIMA)桥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5.0~12.0MHz超宽频线阵探头,对42例(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42~78岁,平均62.3±9.4岁)CABG采用LIMA桥治疗的患者,分别检测LIMA的管径、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舒张流速比值(S/D),比较手术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1)手术前后LIMA多普勒频谱明显改变,由术前的收缩峰高尖的阻力型转变为术后舒张期流速升高的相对低阻型血流频谱;(2)术后EDV明显升高,术前7.79±4.85cm/s,术后17.4±10.35cm/s(P=0.000).PSV、RI和S/D比值下降(P=0.001,P=0.000,P=0.000).结论术后LIMA舒张末流速的升高、RI和S/D减低的相对低阻力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评价LIMA桥通畅的重要指标,CDFI是CABG术后检测LIMA桥功能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康生育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在正常月经周期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与特点,以作为判断临床疾病的血流参数.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月经周期的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黄体期及黄体萎缩期观察测定子宫动脉、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及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子宫动脉黄体萎缩期血流阻力指数最低(RI为0.76±0.08),与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及黄体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卵巢动脉黄体期血流阻力指数最低(RI为0.49±0.08),与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及黄体萎缩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体萎缩期血流阻力指数最高(RI为0.56±0.08).结论健康生育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在正常月经周期中血流呈周期性变化,其血供状态与其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胃B超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15例的胃粘膜血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51例慢性胃炎患者在胃小弯侧粘膜检测到动脉频谱30例,占58.8%,对照组15例中仅检出1例,占6.7%。其收缩期峰值速度(24.9±11.8)cm/s,舒张末期速度(8.3±3.6)cm/s,搏动指数0.99±0.21,阻力指数0.66±0.09。结论胃粘膜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胃B超检查相结合,提高了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背景血管超声检查动脉管壁的中内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病理学方法相关良好.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评价脉压、左室质量指数、血管的阻力指数、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随机对照,相关分析实验.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对象选择2000-09-30/2002-03-30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54例,男33例,女21例.同期在本院超声科检查的正常血压(收缩压<130 mm Hg和/或舒张压<85 mm Hg)者为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 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每例患者左室腔舒张末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舒张末厚度,计算左室质量指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中内膜厚度和收缩期血流最大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计算血管的切率和斑块指数,对动脉压、左室质量指数与阻力指数和切率作线性相关分析,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受检对象脉压、左室质量指数和颈总动脉斑块指数.②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中内膜厚度和收缩期血流最大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计算斑块指数及最大切率. 结果80例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高血压组脉压,左室质量指数,斑块发生率和斑块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64.36±7.44)mm Hg,(45.78±8.72)mm Hg;(131.47±18.73)g/m2,(83.28±12.34)g/m2;5.62±1.78,3.44±1.10;66.7%,23.1%,(x213.37,t=5.730-13.234,P<0.01)].②老年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中内膜厚度、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8.96±1.20)mm,(8.08±0.96)mm;(1.28±0.88)mm,(0.91±0.17)mm;0.75±0.05,0.69±0.06.颈内动脉(6.82±1.12)mm,(5.72±0.92)mm;(1.06±0.17) mm,(0.76±0.15)mm;0.70±0.07,0.64±0.06,t=2.872~10.850,P<0.01],收缩期血流最大峰值流速和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47.44±12.85)cm/s,(60.20±14.32)cm/s;(225.78±95.76)/s,(300.26±110.42)/s.颈内动脉(41.22±10.18)cm/s,(48.64±11.58)cm/s;(268.54±112.56)/s,(324.52±121.42)/s,t=2.872~10.850,P<0.01].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左室质量指数及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阻力指数、切率之间呈线性弱相关(r=0.30~0.36,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左室质量指数增加,颈动脉血管扩张,中内膜增厚,阻力指数增大、切率降低,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壁硬度增加使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对人肝血管餐前、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测正常成人入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餐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50例正常成人餐前、后入肝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门静脉主干的直径(D),最大血流速度(Vmax),血流量(Q),肝右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峰值速度(Vmin),时间平均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餐前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各主要血流参数分别为肝右动脉RI0.65±0.04,PI1.20±0.17,门静脉主干最高血流速度为(17.80±2.14)cm/s,血流量为(905.55±162.50)ml/min;餐后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各主要血流参数分别为肝右动脉RI0.73±0.04,PI1.74±0.51,门静脉主干最高血流速度为(22.40±3.25)cm/s,血流量为(1279.24±239.84)ml/min。结论餐前、后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各血流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存在彼消此长的关系,以维持入肝血流的相对衡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纯的后前向松动(单纯松动术)和持续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关节松动(牵引松动术)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单纯松动术和牵引松动术干预,2种干预方案的顺序随机,每种干预间歇2d。于每次干预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采集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单纯松动术干预后,受试者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46.32±4.98)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17.47±3.39)cm/s]、平均血流速度[(27.12±9.01)cm/s]、阻力指数[(0.70±0.0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松动术干预后,受试者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45.98±5.10)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18.01±4.27)cm/s]、平均血流速度[(26.09±6.89)cm/s]、阻力指数[(0.70±0.09)]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椎后前向松动和牵引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对椎动脉血流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按摩盆腔器官改变阴茎血液供应状态,以及按摩盆腔的不同器官对阴茎血流的影响不同。方法: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分别在3个时相,即平静状态、直肠按摩时相和前列腺按摩时相,观测10名健康自愿者右侧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结果:10名健康自愿者在直肠和前列腺按摩前的阴茎海绵体动脉PSV,EDV和阻力指数分别为(8.86±3.19)cm/s,(1.13±0.49)cm/s和0.87±0.06,按摩直肠壁时分别为(9.21±3.65)cm/s,(1.69±0.64)cm/s和0.78±0.14,按摩前列腺时为(18.96±6.47)cm/s,(2.60±1.22)cm/s和0.86±0.05。按摩直肠壁时EDV增加(t=2.32,P=0.046),PSV无明显变化(t=0.29,P=0.78);按摩前列腺时PSV和EDV增加(t值分别为3.89和3.92,P值均为0.004)。10名自愿者中,有7名在前列腺按摩时出现阴茎膨胀,但无一名勃起。结论:按摩直肠壁可明显引起阴茎海绵体动脉EDV增加,而按摩刺激前列腺组织可明显引起阴茎海绵体动脉PSV和EDV增加,说明刺激盆腔的不同器官对阴茎血流影响截然不同。刺激盆腔脏器时的阴茎血流变化可能是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由于视神经神经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局部缺血缺氧,而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疾病,目前,AION确切的发病机理尚未证实。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AION患者36例,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01/2002-02份住院患者,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平均55.4岁。干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d,每个疗程10d。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36例(36只眼)AION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前后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并与对侧健眼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患者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32.74&;#177;3.56)cm/s,(17.12&;#177;2.15)cm/s.0.63&;#177;0.03,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12.35&;#177;1.60)cm/s,(5.96&;#177;0.86)cm/s,0.59&;#177;0.03,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分别为(15.41&;#177;1.62)cm/s,(5.71&;#177;0.830)cm/s.0.64&;#177;0.02,治疗后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8.53&;#177;2.15)cm/s,(2.98&;#177;0.94)cm/s,0.71&;#177;0.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AION血流动力参数,疗效明显,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映。  相似文献   

18.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索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及其与眩晕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临床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的患者(患者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通过头颈部运动诱发眩晕,在诱发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用彩色多普勒对双侧椎动脉走行、管腔结构、内径、血流速度(PV)和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作详细记录,比较患者及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头颈部运动前后患者组的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增加者(55.6±12)cm/s vs(48.6±7.8)cm/s,(65.7±5.4)cm/s vs(52.7±8.7)P<0.05;降低者(62.4±2.8)cm/s vs (52.2±8.6)cm/s,(51.7±13.2)cm/s vs(46.6±3.8)cm/s P<0.05) 血管内径及RI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头颈部运动使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的人数患者组多于对照组(57/103 vs 10/30,p<0.05),降低的人数患者组少于对照组(20/103 vs 9/30P<0.05).而且椎动脉有变化的血管条数及变化幅度患者组多于对照组,分别为106/206 vs 23/60,P<0.01及(增加者(10±8.7)cm/s vs(4.1±3.29)cm/s ;降低者(10.7±7.4)cm/s vs (5.58±5.3)cm/s P<0.05).(3)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或降低均可以引起眩晕.但减低更易引起眩晕.结论(1)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可导致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大幅度变化(2)椎动脉血流变化与引起眩晕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 2 2例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血管密度 (每平方厘米内血管数 )、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ASV)、阻力指数 ( RI)等。结果 :所有瘤体均表现为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 ,血管密度为 3~ 8条 / cm2 (平均 5 .3±2条 / cm2 ) ,PASV为 2 3~ 118cm/ s (平均 6 1.11± 2 9.8cm/ s) ,RI为 0 .5 1~ 0 .79(平均为 0 .6 2± 0 .12 )。结论 :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丰富 ,呈高血管密度 ,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此将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15例正常人、10例冠心病人、20例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频谱、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和每分钟流量(Q)无差异,PDV和Q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左室心肌肥厚组PDV和Q明显增加(62.57±23.79cm/s vs 35.80±9.40cm/s,P<0.001;97.92±59.24ml/min vs 46.02±23.11ml/min,P<0.01),Q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负相关(r=-0.49,P<0.01),与肺静脉血流频谱R正相关(r=0.41,P<0.05)。结论:左室心肌肥厚患者静息时冠脉血流量增加,可能是心肌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