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史玲  姚燕燕  谢建宏  田晓珍 《矿冶工程》2003,23(5):31-32,35
陕西某铁矿矿石磁铁矿含量低,结晶粒度较细,但有害杂质含量也低,经可选性试验研究,该矿石选矿工艺特点为较难磨而易选,通过分选,可获得高质量铁精矿。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提铜降砷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工艺矿物学所研究的手段,根据选矿中不易排除或降低砷的难度,从矿石的物质组成,铜、砷、硫、铁、锡元素的赋存状态,晶体形态,结晶粒度,元素在空间分布状态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影响该矿体有害杂质元素砷难以排除或降低的工艺矿物学因素,从中帮助选矿工作者找到排除或降低砷的最佳选矿工艺流程,最大限度来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产出高品质铜精矿。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晶种对头孢曲松钠的结晶工艺进行改进,收率在95%左右。产品粒度较好,晶体较大,流动性和质量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甘肃某铁矿针对深部矿石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的铁精矿品位降低、杂质含量超标等问题,进行了工艺技术改造。改造结果表明:三段一闭路破碎产品粒度由12 mm放粗至20 mm,增设高压辊磨机超细碎工艺将产品粒度控制在3 mm以下;将原有三段磨矿机改作一段、二段使用,三段采用立式塔磨机替代球磨机,并增加淘洗机精选工艺;改造后铁精矿品位达65.37%,杂质含量降至可控范围,实现了提质扩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磊 《煤炭与化工》2024,(1):148-150+160
己二酸结晶器为负压操作设备,原理为真空蒸发降温结晶析出,结晶器出料工艺操作难度较大,需进行“引液”操作,由离心泵抽出输送到储料罐内,结晶器出料至泵入口引液困难,耗时长,且结晶器日常运行中极易断流,泵进出口管线极易堵塞。对结晶器出料工艺进一步探究及优化,简化操作步骤,且对己二酸产品晶体质量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且提出了新的出料工艺思路,并结合晶体粒度分布实验测量结果,设计出新的己二酸结晶器出料装置及工艺,降低检修费用与操作难度,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消除叶轮对颗粒度的干扰,保证后续的分离效果,有利于后序液固相的分离以及流化床的干燥,同时使得产品中的水分含量和硝酸含量显著降低;实施后对结晶器的液位控制变得更加平稳,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唐钢石人沟铁矿石具有良好的可选性,结晶粒度粗,有害杂质含量较低,是生产海绵铁的优质原料。COF-C直接还原法工业试验证实,可以产出金属化率大于92%的金属化球团;将磁铁矿铁精粉ω提高到69%以上,用石油焦还原,可以获得ω高于90%的海绵铁产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感应等离子制备技术制备了纳米硅粉,对不同原料粒度及工艺参数对纳米硅粉粒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纳米硅粉的粒度随原料粒度降低呈先降低后不变的趋势,随冷却气流增大而降低,随送粉速率增大呈先增大后不变趋势,随等离子功率增大而降低。根据影响规律,选定最优工艺参数,对制备的纳米硅粉进行性能表征,其中粉体形貌呈表面光滑的球形或类球形颗粒,颗粒尺寸基本处于50~100nm之间;对粉体的杂质含量进行测定,主要杂质含量为0.064%,与原料硅粉相比,降幅达34.7%。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恩施建始地区的煤系高岭土原矿进行初选、破碎、粉磨、剥片之后,利用水力旋流器进行选矿试验,通过对不同粒度的粉体在不同型号的旋流器和工作压力下试验条件的摸索,多级分级工艺得到的最终产品白度大于88%,且产品中主要杂质铁、钛含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用作耐火原料的铝矾土中主要杂质TiO2、Fe2O3的赋存状态及其降低这些杂质的途径。该铝矾土中的钛主要以金红石、锐钛矿存在,铁则主要以褐铁矿、赤铁矿存在。钛、铁矿物嵌布粒度微细,钛矿物尤甚,致使降低耐火材料用铝矾土钛铁杂质成为一个选矿难题。常规的选别钛、铁矿物的方法难以降低铝矾土中钛的含量。新工艺浮选法采用常规浮选设备,具有流程简单、选择性强、合格产品率高等优点,通过实验室小型试验及连续扩大试验均获得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凤阳湿法石英砂中铁含量与粒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阳未磁选湿法石英砂中铁含量的测量,得出铁杂质在不同粒度石英砂中的分布规律,湿法石英砂的粒度越大(大于60目)或越小(小于180目)其铁含量越高.为了能有效地降低凤阳湿法石英砂中铁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石英砂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石英砂的粒度,同时对粒度大于60目和粒度小于180目的石英砂加强磁选.  相似文献   

11.
选取硫铁矿、玉米秆和废糖蜜作为还原剂对广西某氧化锰矿泥进行还原浸出, 在锰浸出率都达到95%以上的条件下, 对3种浸出液采用部分水解针铁矿法除铁、硫化法除重金属, 除杂净化后液用于制备硫酸锰或碳酸锰。结果表明, 以硫铁矿为还原剂的锰浸出液铁离子较易除去, 玉米秆次之, 废糖蜜较难, 3种不同还原剂的浸出液除铁率分别为99.98%, 99.91%、和99.48%; 在相同净化条件下, 3种不同还原剂的浸出液除重金属净化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均能达到很好的除杂效果; 以硫铁矿为还原剂的锰净化液可制得合格的工业级硫酸锰产品, 以玉米秆和废蜜糖为还原剂难以制得合格的硫酸锰产品。3种还原剂的锰净化液都可制成合格的碳酸锰产品, 产品级别硫铁矿还原时优于玉米秆、废糖蜜, 最终锰的回收率分别为88.37%、82.56%和81.71%。  相似文献   

12.
以贫菱锰矿为原料合成碱锰电池用化学二氧化锰(CMD), 系统研究了合成过程中各工艺因素对二氧化锰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MD的视密度受中间产品MnCO3视密度影响较大, 控制碳化结晶条件可以获得视密度达2.10 g/cm3的重质MnCO3; CMD的电活性主要与晶型有关, 在350~400 ℃下热分解重质MnCO3所得γ型MnO2电活性最佳; 通过热解产品精制可以提高CMD的MnO2含量, 同时改善CMD颗粒形貌, 获得了MnO2含量达91%, 视密度为1.90 g/cm3, 电容量为249.43 mAh的CMD最终产品。  相似文献   

13.
李重洋  谭杰  周浩  谢峥  郭昶  钱振 《矿冶工程》2022,42(5):111-114
为降低电解锰生产工序中杂质镁带来的危害,对电解锰阳极液中锰、镁的选择性分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锰、镁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碳酸盐沉淀的方式可以实现先沉锰、后沉镁的选择性分离。合适的沉锰条件为:溶液体系pH值8左右、碳酸氢铵与溶液中锰离子物质的量比1.25、反应温度38 ℃、反应时间30 min,沉锰后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可降至0.56 g/L,沉锰率达到96.34%;合适的沉镁条件为:沉锰后滤液pH值8以上、碳酸氢铵与溶液中镁离子物质的量比2.44、反应温度20 ℃、反应时间30 min,沉镁后溶液中镁离子浓度可减至2.33 g/L,沉镁率达到94.63%。  相似文献   

14.
贵州某碳酸锰矿储量大,品位低,为了更合理开发利用,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锰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元素赋存状态、重要矿物嵌布特征以及矿物解离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选矿提锰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块状、条带状和显微结核状为该碳酸锰矿的主要结构和构造;主要有用矿物为菱锰矿和锰方解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绿泥石。细粒菱锰矿多与锰方解石、石英和黏土矿物等胶结共生。Mn含量为10.70%,Mn/Fe和P/Mn比值分别为5.38和0.013,该锰矿为高磷高硅低铁贫锰矿。锰矿石各粒级中Mn均匀分布,矿石泥化现象较严重。常规浮选较难分离出含锰矿物;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67.44%、矿浆浓度为10%、磁场强度为640kA/m时,经一次强磁选可获得Mn含量为16.73%、Mn回收率为64.17%的磁选精矿,满足三级碳酸锰矿要求;在磁选基础上增加焙烧后,精矿品位Mn含量可提高至18.72%,但Mn回收率降至49.84%。  相似文献   

15.
基于硫酸锰与杂质离子硫酸盐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结晶纯化法制备电池级硫酸锰。研究了结晶次数、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对杂质含量和硫酸锰回收率的影响。在结晶温度180 ℃、保温时间8 h的优化条件下,工业级硫酸锰经过3次结晶纯化,杂质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含量均达到电池级硫酸锰的要求,硫酸锰回收率为79.9%。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碳酸锰矿浮选药剂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指出了低品位碳酸锰矿在浮选理论研究时, 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突破碳酸锰矿浮选存在的技术难点。认为应查明难免离子和药剂选择性关键基团对碳酸锰矿浮选的影响, 为改善浮选环境和开发选择性强的浮选药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氟化法除钙镁与控制结晶法除氟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高纯硫酸锰,有效控制硫酸锰中氟含量的同时实现了氟的循环利用。具体工艺如下: 首先依次加入适量的MnF2、双氧水、锰粉、硫化铵去除溶液中的钙、镁、铁以及重金属杂质; 再调节脱水泊美度将晶体中的氟杂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最后通过母液直接净化结晶和母液与原液1∶2混合这2种方式实现氟的循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 氟化锰最佳加入量13 g/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2 h,除铁最佳pH值5.5,硫化铵最佳加入量1 mg/L,脱水泊美度51,母液与原液1∶2混合后,只需加入9 g/L的氟化锰就能将钙镁杂质含量降至50 μg/g以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碳化沉锰法去除硫酸锰溶液中的钙、镁离子。以CO2为碳化剂, 将硫酸锰溶液中的Mn2+以碳酸锰沉淀的形式从原溶液中分离出来, 然后用硫酸将沉淀物溶解, 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考查了CO2流量、反应温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钙、镁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最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5 ℃、溶液pH值7.0、CO2流量2.7 L/min、反应时间60 min, 此时碳化产物中钙、镁离子含量分别为0.03%和0.01%, 达到了HG/T 2836-2011高纯碳酸锰Ⅰ型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碳化法去除硫酸锰溶液中的钴、镍离子。以CO2为碳化剂,NaOH为pH调节剂,将硫酸锰溶液中的Mn2+以碳酸锰沉淀的形式从原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用硫酸将沉淀物溶解,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考察CO2流量、反应温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钴、镍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25℃,溶液pH值为7.5,二氧化碳流量为0.9 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最为适宜,此时碳酸锰产品中钴、镍元素含量比硫酸锰一次结晶产物分别降低了0.031 29%和0.088 5%,其含量分别为0.003%和0.005%,符合高纯碳酸锰GB10503-89 I型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研究混合原生锰矿的浮选工艺。结果表明。矿石可浮性较好。对黄药类捕收剂较敏感。浮选速度较快,通过一粗一精二次扫选流程可以得到含锰51.32%、硫28.27%的硫锰矿精矿,产率为35.44%,锰回收率44.79%,同时可以得到含锰量35.39%、硫〈2%的低硫低重金属的碳酸锰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