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117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及鼻骨复位,117例患者均可观察到鼻骨骨折部位及15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下复位108例,全身麻醉下复位9例.结果 117例患者均1次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鼻内镜技术是治疗鼻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宇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2-43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复位的治疗。方法①鼻骨骨折复位术;②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治愈,其中所有患者鼻中隔骨折矫正理想,无鼻中隔穿孔及血肿等并发症,随诊3个月无复发;2例鼻骨骨折复位欠佳,病人系鼻骨粉碎性骨折,于术后1周再次行单纯鼻骨复位后,外鼻形状满意。结论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复位及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定位准确,同时保留了鼻中隔的支架功能,改善了鼻腔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同期鼻骨复位及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窥镜下同期鼻骨复位及鼻中隔成形术治疗85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5例患者中83例鼻骨复位满意,79例鼻中隔基本居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外伤导致的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患者,鼻骨复位的同时,可以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这样可以减少病人2次手术的痛苦,且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宋爱霞 《中原医刊》2009,(15):62-63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内镜下行鼻骨塌陷部位的检查和鼻骨复位。结果鼻内镜下32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塌陷移位,其中5例伴有鼻中隔骨折,3例伴有上颌骨骨折。内镜下准确复位并同时处理伴发骨折,精确复位。结论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鼻腔损伤小,恢复鼻腔解剖生理功能等优点,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及鼻骨复位,76例患者均可观察到鼻骨骨折部位及15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下复位58例,全身麻醉下复位18例.结果 76例患者均1次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的特点,是治疗鼻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98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在直视下对鼻骨内侧粘膜塌陷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复位.结果 98例鼻骨骨折患者局部麻醉效果良好,鼻骨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且处理了10例伴发的鼻中隔骨折性偏曲.结论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具有能够对鼻腔作全面检查、麻醉效果好、骨折复位准确、鼻腔粘膜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勤  束维龙  程学仕 《安徽医学》2014,(10):1359-136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I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鼻中隔骨折偏曲和鼻骨骨折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鼻骨CT扫描诊断为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偏曲并排除颅底骨折患者68例,34例鼻内镜下I期行鼻中隔成形术加鼻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为治疗组,34例行单纯鼻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拒绝鼻内镜下开放手术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4例,术后鼻外形矫正满意,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鼻腔通气较好,随访1~12个月无鼻中隔血肿、穿孔,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4例患者鼻腔通气欠佳,检查可见鼻中隔仍有骨折偏曲。结论鼻内镜下I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鼻中隔骨折偏曲和鼻骨骨折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且同时解决鼻中隔矫正和鼻骨复位,避免了鼻中隔Ⅱ期手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靖 《中原医刊》2009,(19):66-66
目的提高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65例鼻骨骨折患者早期行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61例,鼻骨骨折复位加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4例。结果早期治疗64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术前鼻骨cT扫描,发现骨折损伤程度及损伤范围,早期行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伴严重鼻中隔骨折及血肿者给以相应处理,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及血肿清除术。严重复合伤按常规救治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9.
陈国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31-1431
<正>在鼻外伤鼻骨骨折病例中儿童也较常见,由于鼻骨骨折后,多有塌陷畸形或通气障碍,常需手术复位。成人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但是儿童由于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常需全身麻醉。常规鼻骨X线侧位片不能显示纵形、塌陷性及无移位的斜形骨折。CT对正常的鼻骨骨缝、鼻骨变异也容易被误诊为骨折,影响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近年来,我科采用在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明确诊断,经鼻内镜行全身麻醉下儿童闭合式鼻骨复位术60例,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骨并鼻中隔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2例闭合性鼻骨骨折并鼻中隔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在鼻内镜直视下行鼻骨骨折整复术+黏膜下鼻中隔复位或矫正术.结果 内镜下52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向后移位,鼻中隔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并伴有游离骨碎片及鼻中隔血肿形成,直视下准确地将复位器置于鼻骨塌陷处,同时处理伴发的鼻中隔骨折及鼻中隔血肿.结论 鼻内镜下同时行鼻骨骨折整复术+黏膜下鼻中隔复位术或矫正术,有视野清楚、复位准确及鼻腔创伤小、无需等待鼻部肿胀消退后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鼻部外伤性骨折的准确诊断和有效的复位方法。方法 对640例鼻部外伤病人的鼻骨x线侧位摄片(其中171例同时做鼻部CT水平位扫描)等资料进行分析:双侧鼻骨骨折256例,单侧鼻骨骨折29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0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23例,鼻骨、鼻中隔复合骨折31例,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复合性骨折16例,手法复位595例。结果 586例复位满意,9例较差。结论 x线鼻骨摄片只能诊断双侧鼻骨同时骨折,而单侧鼻骨骨折错位不严重,上颌骨额突骨折,筛骨垂直板骨折CT扫描均能清楚显示,鼻骨复位钳、枪状颞仍然是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骨骨折在鼻外伤中很常见,在直接暴力作用下,骨折可为单纯鼻骨骨折,亦可合并颌面和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后,多有塌陷畸形,常需手术复位.传统的复位方法盲目性大, 成功率低,并易忽略伴有鼻中隔骨折.近年来我们探索在鼻内镜下行鼻骨复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扫描影像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X线检查采用GE R-500mAX线机,俯卧双侧住投照,必要时加鼻骨轴位投照.CT扫描取标准仰卧位,层厚2mm,层间距1mm,螺距0.9扫描.结果 X线平片50例表现为鼻骨连续性中断、鼻骨骨折端不同程度成角、移位、鼻骨塌陷等.34例行CT扫描,所有鼻骨骨折全部显示,表现为外鼻肿胀、鼻骨同缝分离、断离鼻骨向后移位等,占100%.结论 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作CT扫描检查,其清晰的显示鼻部损伤的程度,对鼻骨骨折的类型,鼻骨骨折的折块错位情况以及鼻中隔损伤情况等能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复合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例复合型鼻骨骨折患者,经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且完成随访,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9例患者经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鼻骨骨折均得到有效矫正,治愈率100%;其中17例(89.5%)患者外形及鼻腔通气功能均满意;2例患者(占10.5%)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颌骨骨髓炎,1例患者术后术腔粘连,经干预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未出现复发.绪论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复位是治疗复合型鼻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C型臂引导下进行颧弓骨折复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C型臂引导定位下复位32例患者术后张口度、面形恢复满意度、X线表现等方面。结果:32例患者复位后张口度正常,颧面部外形恢复良好,X线片复查骨折断端对位良好。结论:C型臂引导定位下颧弓骨折复位手术,在复位过程中能同步观察复位效果,使骨折段复位更准确。但其适应症小,及医患双方都要受到X线辐射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在颜面部外伤时,由于鼻骨骨质较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又逐渐增多。鼻骨后面为空腔,所以鼻骨易发生骨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鼻梁完整的鼻区骨折,常易漏诊。经过多年探索。我科自1995年来开始采用双侧侧位投照法诊断鼻骨骨折,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侧侧位法。但X线平片由于重叠显示不清,对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血肿、积血、积脓及骨碎片很易漏诊。而CT扫描对于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的显示更为直观清晰。因此,外伤后鼻骨骨折的放射诊断X线平片加CT扫描很有必要。现将我院自2002—2004年以来对23例鼻骨骨折病人行X线平片加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郑晓红  安咏梅 《海南医学》2007,18(12):137-137,67
外鼻突出面前部,易受各种外力而受伤.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鼻外伤疾病.我科自2004年开始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31例较传统的前鼻镜下行鼻骨复位术,疗效更加明显,特别是伴有鼻中隔骨折的病人,鼻内镜下配合鼻中隔剥离子,同期复位,所有病人均一次复位成功,避免了以后再行鼻中隔矫正术,避免了鼻畸形和鼻中隔小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日本富士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FCR)在鼻外伤患者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我们对比分析了1999年9月至12月85例鼻外伤患者的鼻骨侧位CR片及相同部位的普通X线平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8例鼻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的方法与康复结果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38例患者中,36例术后鼻畸形消失,鼻通气良好,治疗效果较好,其中1例双侧鼻骨塌陷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骨折,鼻骨复位术后鼻背稍微凹陷,还有1例遗留轻微驼鼻。结论:通过对38例鼻骨骨折整复患者进行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取合适卧位,术中观察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并且在术后采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