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双期连续矫正的方法,对下颌后缩引起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矫治的效果。方法Ⅰ期矫正采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器(headgear-activator),Ⅱ期矫正采用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结果在双期连续矫治中Ⅰ期治疗改善了上下颌骨间,牙齿与颌骨间以及侧貌软组织的关系,使Ⅱ期矫治的难度降低,疗效提高。结论双期连续矫治对下颌后缩的错合有明显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固定矫治器并能获得较好的软组织侧貌、改善颜面部美观,疗程并不明显加长。  相似文献   

2.
郑光 《江西医药》2013,48(5):431-433
目的评价应用Herbst矫治器矫治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的50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的25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的25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双骀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两组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经过矫治后均取得显著效果,但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的观察组效果优于Herbst矫治器矫治,而且矫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于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中,应用Herbst矫治器来进行矫治是最佳的选择,而且Herbst矫治器对于青春期患者和不配合矫治的患者以及通过其他矫治器没有矫治好的患者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郑莹  卢晓玲 《江西医药》2009,44(12):1171-1173
目的探讨SUS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Ⅱ类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1例恒牙初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应用SUS矫治器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经SUS矫治器治疗4~6个月后,11例患者的下颌均明显前移,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结论SUS矫治器对恒牙初期的骨性Ⅱ类错合可以产生一定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的资料,采用Forsus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评价Forsus的矫治效果、磨牙关系改善情况、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经Forsus矫治器治疗后,SNB角、ANB角、SN-OL角、N’-Sn-Pg’、S-N’-Pg、UL-ELine、LL-Eline与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磨牙关系由远中关系改善为中性关系、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侧貌有所改善;治疗后,上颌牙弓后部宽度、下颌牙弓前部与后部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效果确切,具有抑制上颌骨生长、促进下颌骨逆时针旋转生长、改善磨牙远中关系、改善下颌后缩的软组织侧貌等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方法54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均给予功能矫治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骨性指标以及上气道指标,分析矫正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SNB角(77.39±3.82)°、FMA角(28.89±4.12)°、APDI值(79.87±2.41)°较治疗前的(73.28±3.21)、(25.47±3.47)、(73.46±2.12)°增大,ANB角(3.45±1.34)°、OJ值(2.31±0.37)mm较治疗前的(6.37±2.34)°、(6.72±1.45)mm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男、女患者舌根后咽腔直径、口咽腔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对矫正结果满意5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30%(52/54)。结论采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够及时改善其骨性不调的现象,恢复下颌生长发育,缓解舌根后咽腔与口咽腔狭窄的状况,进而达到改善口颌系统整体功能的目的,且患者较满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于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临床上一般应用前导下颌的矫治器进行矫治,比如:肌激动器、双垫矫治器、Herbst矫治器等。我们应用Herbst矫治器对生长期患者进行矫治,并评估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下颌后缩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佩戴矫治器会使患者出现不适应问题,导致有的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正畸治疗.本文对Twin-block活动型矫治器和Frankel Ⅱ矫治器治疗患者临床抱怨评估的对比,期望为增进医患合作、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金平 《黑龙江医药》2010,23(4):632-633
功能矫治器的应用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Kingsley首次用上颌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1895年Roux提出了“功能矫形”和“功能适应性”的概念。1910年Andresen设计出最初的“Activator(肌激动器)”,作为远中错牙合治疗后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9.
王青云 《贵州医药》2009,(5):447-448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治疗比较困难的错[牙合]类型。在临床上常表现下颌后缩和上前牙唇倾,多采用双期矫治,一期应用功能矫治器以矫形力促进下颌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及侧貌,二期为常规固定矫治,达到排齐整平牙列及精细调整的目的。Twin-Block矫治器(TBA)是Clack在1977年设计的全天戴用的功能矫治器,类似于一个schwarz双[牙合]板和一个分离的肌激动器组成。本文以TBA矫治前后X线分析,评价其骨组织变化对面部侧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使用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矫正替牙晚期和恒牙早期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的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03年至2011年20例下颌骨发育不足的病例,应用双期矫治法,即先使用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矫正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和垂直关系,待关系改善后,用固定矫治器进行Ⅱ期矫治。结果 ANB角明显减小,下颌升支高度及下颌体长度增加,覆盖及磨牙关系均有明显改善,侧貌协调,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win block型矫正器制作简单,容易掌握,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Dynamax和Twin-block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Dynamax(D组,14例)和Twin-bloek(T组,14例).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并对相关的软硬组织测量指标及矫治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软组织面角均显著增加,面突角、上唇-审美平面距均显著减小(P<0.05),SNB角、Y轴角、下颌长、下颌平面角(MP-SN)、全面高、下面高均显著增加,ANB角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D组下中切牙角(IMPA)显著增加(P<0.05),T组IMPA无显著增加.D组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T组(P<0.05).结论 两种矫治器均能使下颌后缩患者得到较好的矫治.治疗后软组织侧貌都有极大的改善.Dynamax矫治器容易产生牙齿排列异常及前牙过度代偿等副作用,对下颌的前移效果略逊于Twin-block;但是治疗时间更短,患者更舒适.  相似文献   

12.
<正>对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病例,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Herhst矫治器来刺激下颌的生长[1]。但Herbst矫治器制作麻烦,拆戴困难,患者就诊次数多,治疗费用较高。近年来,一种无色、透明的新材料新技术的无托槽矫治器[2,3]出现了,美观舒适是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Pancherz分析法评价Forsus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患者的牙槽及颌骨的效果。方法试验组选取1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Pancherz分析法结合传统测量项目对头颅侧位定位片的测量分析。结果经Forsus矫治器治疗7.5个月,前牙覆盖减小6.12 mm(46.73%为骨性效应,53.27%为牙性效应),磨牙关系改变量为5.18 mm(55.21%为骨性效应,44.79%为牙性效应)。结论 Forsus矫治器使下颌骨持续前伸,促进下颌生长发育,有效改善前牙的覆盖关系和磨牙关系,对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产生明显的骨性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宝 《安徽医药》2010,14(9):1042-1043
目的应用双期矫治的方法对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进行矫治。方法选择14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Ⅰ期采用Twin-block矫治器,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发育;Ⅱ期应用方丝弓矫正器排齐整平牙列,精确调整牙位和颌位。结果双期矫治中Ⅰ期治疗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减小覆盖。14例患者经过双期矫治下颌前移明显,面型协调美观。结论双期矫治对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38-139
目的对Damon-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侧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Damon-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磨牙得到改善,均为中性关系或者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没有异常情况,上下领关系以及软组织侧貌协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存在差异性。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Damon-矫治器对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磨牙,促进下颌磨牙伸长,改善患者下颌后缩面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到江门市口腔医院使用隐适美MA和Twin-block两种方法进行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的青少年患者各30例作为隐适美MA组和Twin-block组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矫治前和矫治后进行X线检查,测量矫治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隐适美MA组的下牙槽座角(SNB)高于Twin-block组,上下牙槽座角(ANB)、下颌平面角(GoGn-SN)、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I-NA)低于Twin-block组,隐适美MA组面角、AB平面角和腭平面角总和(APDI值)、前鼻棘到颏下点的垂直距离(ANS-Me下面高)高于Twin-block组,上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Overjet覆盖)、上前牙盖过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Overbite覆合)低于Twin-bl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隐适美MA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改良 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畸形患儿侧貌及正畸标准指数(PA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 12月—2019年 5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 42例骨性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并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1例。观察组患儿Ⅰ期均采用改良 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 6个月,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 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 6个月,2组Ⅱ期均给予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正。比较治疗前和Ⅰ期治疗后 2组患儿颏部软组织侧貌形态和 PAR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 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下唇基角、颊唇沟角增大,下唇凸点-H线距离缩小(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前牙排列、后牙排列、颊侧咬合、覆盖、覆 、中线以及 PAR总分等指标均明显减小(P<0.01)。结论 对骨性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畸形患儿采用改良 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其软组织侧貌形态和 PAR指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替牙期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X线头影的测量结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矫正治疗后,前牙反均完全解除。与矫正前比较,矫正后患儿的SNA角显著增大、SNB角减小、ANB角增大、U1-SN角增大、Ao-Bo值增大、Y轴角增大,矫正前后比较(P<0.05),矫正前后患儿的MP-FH角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反,治疗效果明显,促进了上颌骨的生长,改善了患儿面型,是治疗替牙期反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矫治器可分为定矫治器、活动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等;矫治方法也有预防矫治、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外科矫治等[1]。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口腔正畸生物及材料力学、应用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模型技术以及正畸治疗的理念拓展,无托槽隐形牙颌畸形矫治器也随之出现并应用于临床。隐形矫治器采用计算机三维诊断、设计、制造等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矫正过程,应用进口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为每一个过程,量身定做一系列透明矫治器,  相似文献   

20.
<正>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之一,尤其是下颌后缩畸形,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占Ⅱ类错的70%[1]。在生长发育期或发育前期使用功能矫治器不但可以改善前牙的覆、覆盖问题,还可以纠正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不调[2]。临床上常使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双牙合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矫治表现为下颌后缩的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