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后巩膜炎是巩膜炎中较为少见的类型, 由于其病变部位较深,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或误诊。后巩膜炎常常导致眼球后部结构的改变及破坏,可能会造成患者视功能的损害甚至眼球不保[1]。为探讨后巩膜炎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我们对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后巩膜炎并接受治疗的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  相似文献   

2.
后巩膜炎较少见,仅占巩膜炎的2%,是发生于眼球赤道后部及视神经周围的炎症[1].因后巩膜炎的病变部位较深,使症状及体征各异,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易漏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曾收治1例单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确诊为后巩膜炎.  相似文献   

3.
巩膜炎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兰州市西固区医院眼科吴建华甘肃水利厅卫生所王凤珍巩膜炎是临床较常见的眼病。西医眼科临床分为前巩膜炎及后巩膜炎,根据发炎部位有表层与深层之分。临床表现为:自觉局部疼痛,眼球运动为明显流泪、羞明。巩膜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紫红色结...  相似文献   

4.
后巩膜炎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随访了9个病人,12只眼,自1992年至1995年将后巩膜炎的临床特征记录下来,后巩膜炎的临床表现从短暂的眼底脉络膜皱襞变化到广泛的巩膜脉络膜水肿以至Tennon氏囊及视神经鞘水肿,这些表现只能通过超声得以证实,其中1只眼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受累的巩膜与脉络膜区域内出现炎性肉芽肿改变,局部和全身的皮持类固醇药物并未影响临床病程或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后部巩膜炎为一类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方法:报告一例不典型后部巩膜炎青年女性患者的病史,根据多次复查眼部B超的结果,提示病情发展后合并全葡萄膜炎,以及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该患者后部巩膜炎病情发展快,药物控制困难,病情易反复,最终病情发展致视网膜脱离,严重损害视功能。结论:后部巩膜炎为一类病情发展快、治疗迁延、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早期发现尽早治疗可控制其发展,但易反复,严重时并发症多,可致盲。  相似文献   

6.
介绍巩膜炎的诊治难点、中医认识以及中医治疗进展。巩膜炎病因复杂,症状多变,常与结缔组织疾病关系密切;中医治疗以清热泻肺、扶正补虚、化瘀散结为主;雷公藤、华蟾素等免疫制剂的应用,为巩膜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例误诊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例。患者男, 64岁, 因"左眼胀痛、视力下降6 d"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 初诊眼底检查发现左眼鼻侧视盘边界模糊, 眼B超示视盘鼻侧筋膜囊水肿, 疑诊为左眼后巩膜炎。2 d后上述症状加重伴上睑下垂及眼球突出, 眼球基本固定不动, 进一步完善眼科检查及眼眶影像学检查, 考虑为少见的左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确诊后及时治疗, 左眼眶蜂窝织炎得以控制, 但视力无明显提高。因此, 针对初发表现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患者, 应当高度警惕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发生,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 以免造成严重的视力损伤。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因多种自身抗体及血管炎的存在,患者可出现多器官、系统的受累。除脑、肺、心、肾等重要脏器外,还可出现眼部病变。眼部受累表现形式多样,从眼表到眼底疾病均可出现,其中以视网膜受累最为常见,也可出现巩膜受累。广义的巩膜炎包括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其作为临床上一种相对少见的眼部疾病,发病率仅占眼部疾病总数的0.5%左右[1]。因SLE合并巩膜受累发病率低,多为个案报道,临床重视不足。但因巩膜受累可作为SLE的首发表现,且其常可引起多种急、慢性眼部并发症,如治疗不当可导致视力下降或眼球破坏,因此,识别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背后的SLE并尽早开始规范诊治尤其重要。本研究复习了4例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SLE继发表层巩膜炎或巩膜炎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对230名孕妇及新生儿用ELISA法检测弓形体IgG、IgM抗体、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风疹病毒IgM抗体,以了解本地区孕妇感染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情况及感染后对胎儿的传播情况。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30名孕妇及新生儿为卫辉市1996年4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  相似文献   

10.
巩膜炎是眼科比较顽固的疾病,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临床上遇到的巩膜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按Waton分类[1]选择病例,排除坏死性前巩膜炎和穿孔性巩膜软化者。治...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以多个软骨组织的炎症和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武医附一院内科于1973年收治2例。例1有鼻、左外耳软骨的反复发炎和后遗畸形,巩膜炎反复发作,听力受损,血沉显著增快和可疑肋软骨受累;左外耳软骨活检有软骨组织的坏死和染色不良。例2有双耳软骨先后受累、鞍鼻、双侧慢性巩膜炎、血沉增快及反复发作的病程,故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本文通过68例急性期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康复过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1998年6月至1998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均经临床、CT、MRI检查确诊,凡昏迷、失语、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被排除,检查时间在病后第3周内;68例脑卒中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在36~82  相似文献   

13.
上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Williamson(1974年)报告,其发病率为0.08%。由于它们的症状,预后与处理均不尽同,所以对此病的诊断问题不应混淆。据D.D.M.Megavin等氏的研究,巩膜炎患者中有33.3%并有风湿性关节炎,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全身胶原系统疾  相似文献   

14.
张娟  李阿妮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28-1429
<正>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1]。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57例,现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伴表层巩膜炎的皮质性类固醇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7例29眼伴表层巩膜炎的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在炎症缓解期施行强滤过的小梁切除术,术后3-4天施行前房重建术。结果 经4-11个月随访观察,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29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强滤过的小梁切除术和术后前房重建术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并提高伴表层巩膜炎的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巩膜炎为较重的常见眼科疾病,其病程缓慢,有复发倾向,以往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虽能控制炎症,但不能制止复发。对反复发作病例,长期使用激素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1994年3月~1997年5月,我科试用雷公藤片治疗巩膜炎23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  相似文献   

17.
复方地塞米松眼药水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地塞米松眼药水(或地新眼药水)临床主要用于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及深层病毒性角膜炎、浅层巩膜炎等。作者参照我国药曲,经消除防腐剂的干扰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节性表层巩膜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00例结节性表层巩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40%、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82%、1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结节性表层巩膜炎,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不但治愈率高而且复发率也低,效果满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中心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长春瑞滨(NVB)联合洛铂(LBP)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1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绝经前17例,绝经后13例;均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髓样癌1例。ER/PR阳性23例,阴性7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剂量强的松对巩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大剂量强的松共分三个阶段:开始用大剂量(100mg/d),每日8时前顿服,每3日递减20mg。连用9d,第10天服50mg每3d递减剂量10mg,连服6d,共计时间为15d。继而从70rag开始改为15d。继而从70mg开始改隔日15d,每10d(服药5次)递减剂量(10mg/40d,5mg,2.5mg/70d),共计时间为150d,最后以2.5mg维持(3次/周,连用28d,2次/周,连用28d,1次/周,连用28d,共计时间为34d。总计用药249d,总计量3050mg。结果 自从1996年6月以来,应用大剂量强的松治疗顽固性前巩膜炎15例,15眼。其中弥漫性前巩膜炎3例3眼,坏死性前虹膜炎2例2眼(1例继发于眼外伤,1例继发于抗青光眼手术)结节性前巩膜炎10例10眼,均为反复发作之顽固病例,且有向深层巩膜发展之趋势,病史有5~10年不等。有4例伴有风湿病史及血沉,抗“O”异常,13例血免疫球蛋白升高。通过上法治疗,病人在第一阶段即能控制病情发展,第二阶段进行不久即炎症相继消退,服第三阶段后,患者的血沉,抗“O”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均达正常。结论 本疗法对顽固性前巩膜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