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究银杏素(ginkgetin)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TNF-α刺激成纤维样滑膜MH7A细胞建立炎性细胞模型,用银杏素单独处理或分别与TNF受体相关因子3(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同时分析活动期与稳定期RA滑液TNF-α水平,探讨可否将此作为RA、OA的鉴别指标及活动期与稳定期RA病情分期标准,提供一种早期鉴别分析方法,以利早期针对性治疗.方法取8例RA患者(其中活动期5例、稳定期3例),9例OA患者,10例年轻急性关节内损伤(AAT组)及6例老年慢性关节内损伤患者(CAT组)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水平.结果RA组滑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OA组TNF-α水平高于AAT组及CA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及稳定期RA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RA和OA滑液中有TNF-o的存在,TNF-α水平在RA和OA患者滑液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鉴别因素.TNF-α水平尚不能作为活动期及稳定期RA病情分期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受体I重组腺病毒(AdsTNFR I)过继阻断体内TNF-α的生物学活性,探讨其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肾缺血再灌注-sTNFRI组和肾缺血再灌注-Ad-LacZ组.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取各组大鼠尾静脉血,制备血清.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sTNFR I、抗氧化酶T-SOD、CAT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抗氧化酶T-SOD、CAT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TGF-α、MDA显著增高.可溶性TNF-α受体I重组腺病毒(AdsTNFR I)过继给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后,T-SOD、CAT、可溶性TNF-α受体I(sTNFR-I)显著增高,TGF-α、MDA显著降低.结论 AdsTNFR I可中和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中TNF-α水平,并可增强其抗氧化能力,降低MDA水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那西普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那西普(etanercept)是全人源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以TNF-α为靶标,抑制TNF-α的产生及其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与TNF-α相关的疾病。依那西普是一种重组的人可溶性TNF受体蛋白,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细胞中表达生产,其机制为竞争性地与血TNF-α结合,阻断TNF-α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TNF-α活性;不良反应小,特异性很强,有很好的耐受性和疗效。目前对依那西普的研究较多,对其疗效也多持乐观态度,临床应用认为效果优于其他药物。该文就依那西普结构、作用机制、对TNF-α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RA患者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类风湿因子(RF),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以及RF,PLT和ESR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NF-α、IL-6及IL-17与RA免疫炎症有关,ELISA法可有效检测上述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对RA有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骨肉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多态性,探讨骨肉瘤与TN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 对52例骨肉瘤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和TNFβ基因的NcoI酶切位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2例骨肉瘤患者TNF-α- 308位点G/G基因型频率(98%) 及G等位基因频率(99%)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85.0%及G等位基因频率91.7%(P<0.05),TNF-β+252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NFα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TNFβ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中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TNF-α Ab)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CPB瓣膜置换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10例。用药组于CPB前和主动脉开放后即刻经气管插管注入TNF-αAb。测定两组围CPB期肺动态顺应性,左、右心房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等指标。结果 用药组CPB后各时点肺动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Ab明显抑制肺源性TNF(COB)-α的释放及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结论 预防性应用TNF-αAb对体外循环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L-精氨酸是一氧化氮主要的前体,已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钠依赖性y~+载体的活力,后者通过白介素(IL)-1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自分泌途径刺激猪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中L-精氨酸的运送。为了进一步证实LPS刺激NO的生成依赖于细胞因子自分泌的调节,自猪肺动脉制备内皮细胞,与LPS一起孵育,分析其上清液中IL-1α和TNF-α的生物活性,所用制剂有大肠杆菌127:B8内毒素、重组人体TNF-α(T-2410)、重组人体IL-1α(I-6764)、重组人体IL-1受体拮抗剂(IL-1ra)和纯化兔抗人体TNF IgG(TNF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活动期EORA、38例稳定期EORA患者、37例其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34例健康对照者,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TREM-1、IL-6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价三种细胞炎性因子诊断EORA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诊断效能。结果 EORA患者中,活动期和稳定期的TNF-α、sTREM-1、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且活动期TNF-α、sTREM-1、IL-6水平均高于稳定期,(P < 0. 05)。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活动期RA组三项检测指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活动期RA患者STREM-1水平与TNF-α、IL-6及反应疾病活动的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P <0. 05)。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大小,STREM-1的诊断效能和TNF-α接近,敏感性依次为91. 4%、89. 5%,特异性依次为89. 3%、92. 6%。STREM-1、TNF-α和IL-6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性最高为98. 3%。结论 血清中sTREM-1、TNF-α和IL-6水平测定有助于EORA患者的临床诊断,STREM-1可能成为EORA活动性新指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大鼠心肌TNF-α及SOD基因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 RT-PCR法扩增梗黄大鼠心肌组织中cDNA,电泳扫描后半定量分析TNF-α和SOD基因mRNA表达。结果 梗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基因mRNA表达增强,SOD基因mRNA表达下降;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心肌组织中SOD合成减少。结论 梗黄心肌的损害与TNF-α基因mRNA表达增强、SOD基因mRN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卡介苗穿梭表达质粒pMS肿瘤坏死因子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分泌性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重组卡介苗。方法分别以卡介苗(BCG)和TNF-α 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117bp的BCG—Ag85B信号肽序列和702bp的TNF-α基因序列。将BCG—Ag85B信号肽序列插入大肠杆菌一卡介苗穿梭质粒pMV261,得到重组质粒pMS。再将TNF—α基因序列克隆至pMS中,得到重组质粒pMSTNF。结果质粒pMSTNF用双酶切和PCR扩增及测序鉴定证实,克隆基因BCG—Ag85B和TNF-α。正确插入载体pMV261。结论重组质粒pMSTNF可望在BCG中分泌性表达细胞因子TNF-α从而协同加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该质粒的成功构建为改造卡介苗、发展新型抗膀胱肿瘤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多态性与弱精子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弱精子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多聚酶链式反应(AS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别对187例男性不育患者(分3组:A组,60例,为弱精子症组;B组,65例,为少弱精子症组;C组,62例,为正常精液不育组)的TNFα基因-308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精浆中的TNF-α水平,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各组TNFα-308位点基因型GA/AA频率,与C组(8.06%)相比,A组(21.67%)和B组(26.15%)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各组间TNFα-308位点等位基因GA+AA类型与a+b级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0,P<0.05)。观察各组精浆TNF-α水平,与C组[(4.03±0.66)ng/ml]相比,A组[(4.23±0.45)ng/ml]和B组[(4.29±0.47)ng/m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TNFα-308位点不同等位基因(GA+AA、GG)间的精浆TNFα水平,与GG类型组[(4.06±0.45)ng/ml]相比,GA+AA类型组[(4.61±0.29)ng/m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精子密度如何,TNFα-308GA/AA的频率与a+b级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机制之一可能与精浆TNF-α水平有关。据此推测,治疗弱精子症,抗TNFα方案可能有效;另外,精浆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男性不育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症、骨重建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全身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RA分类标准的患者1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A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RA患者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I-CTX)和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PINP),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Pearson’s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NF-α、IL-6、RANKL、I-CTX、PINP和RA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患者中初发未治疗患者(初治组)为41例,其中骨量减低患者占46.3%,骨质疏松患者占24.4%;曾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和(或)生物制剂和(或)双膦酸盐患者(复治组)为76例,其中骨量减低人群占28.9%,骨质疏松患者占44.7%。初治患者血清I-CTX、PINP与髋部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复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与RANKL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IL-6与腰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骨转换增高可能是引起初治RA患者髋部骨量丢失的原因;持续的慢性炎症可能引起复治RA患者血清RANKL水平增加,导致患者腰椎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复制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肠壁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表达与血TNF-α、血液、肠系膜淋巴结(MLN)和胰腺细菌培养及肠道病理改变的关系,以及大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药物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SAA、CRP在RA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来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铂(CDDP)增强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诱导PC- 3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比较TNF- α、CDDP单用和两药按不同给药顺序联用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 -3M的杀伤作用,并检测白介素- 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的表达水平。结果:50μg/L TNF -α和1 mg/L CDDP对PC 3M的抑制率分别仅为(7.83±1.26)%和(8.12±1.54);亚毒性浓度(1 mg/L)CDDP作用24 h后,再给予亚毒性浓度(20μg/L) TNF- α,抑制率(71. 52±3.23)%和晚期凋亡细胞率(56.60±5.86)%均较TNF -α组显著增加,同时给药或先TNF -α后CD -DP,抑制率和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加;20μg/L -TNF α作用后,细胞内cFLIP平均光吸收度值(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1 mg/L CDDP使cFLIP平均A值显著降低。结论:PC -3M细胞对TNF -α不敏感,亚毒性浓度CDDP预处理使PC -3M细胞获得TNF -α敏感性,其致敏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FLIP的水平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在炎性反应中由宿主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激动素。TNF-α通过抑制胶原合成和增加胶原酶活性来影响胶原代谢。目前还不清楚TNF-α在正常创伤愈合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主要估价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TNF-α的作用,实验用C_3H/HeJ鼠,因其受内毒素等因素刺激时,其体内遗传上的缺陷使巨噬细胞不能产生包括TNF在内的细胞激动素。同时,用能对内毒素起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联合蛋白激酶Cα (protein kinase C alpha,PKC-α)抑制剂Go6976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22细胞分成两组,每组分四部分,一组仅以不同浓度的TNF-α(0,20、40、60 ng/ml)处理,另一组TNF-α处理同时以Go6976(4.6 nmol/ml)抑制PKC-α活性,分别于4 h,8 h,16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肝癌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KC—α和磷酸化PKC-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NF-α(0、20、40、60 ng/ml)处理H22细胞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4%±0.31%、 1.80%±0.32%、2.73%±0.14%、3.05%±0.78%,PKC-α和磷酸化PKC-α表达无显著改变;同时用 TNF-α和Go6976处理H22细胞,凋亡率、PKC-α和磷酸化PKC-α的表达与单独使用TNF-α的结果相似。TNF-α处理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1%±0.43%、1.83%±0.31%、3.40%±0.47%、6.05%± 0.78%,PKC-α及磷酸化PKC-α的表达随TNF—α浓度增加而上调;TNF—α处理同时抑制PKC-α活性,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分别为2.90%±0.39%、7.76%±0.35%、11.43%±1.05%、12.96%± 2.44%,PKC-α和磷酸化PKC-α表达相应下调。仅以TNF-α处理或TNF—α处理同时抑制PKC-α活性16 h,其结果与8 h的结果基本一致;于Go6976抑制细胞PKC-α活性组,TNF-α60 ng/ml时细胞凋亡率较TNF-α40 ng/ml时有所下降,但坏死细胞的比例却明显升高。结论 TNF-α上调PKC—α和磷酸化PKC-α表达;抑制PKC-α活性,显著增加TNF-α对H22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4例住院早期RA患者(男29例,女65例)和81例正常对照组(男28例,女53例),采用DEXA法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2~4部位骨密度(B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代谢指标(CTX、PINP)和炎症因子(IL-17、IL-6、TNF-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早期RA患者的股骨颈、GT区、L2、L4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早期RA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4.89%(14/94),明显高于对照组6.17%(5/81)。早期RA患者的CTX、TNF-α、IL-6、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RA患者年龄(OR=1.08,P0.001,95%CI:1.04~1.12)、DAS28评分(OR=1.56,P=0.0102,95%CI:1.11~2.19)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年龄、DAS28评分是早期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改善RA病情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胆道梗阻后心肌损伤及乌司他丁(UTI)的保护作用。方法动态观测胆道梗阻大鼠的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左心室心肌行光电镜检查,并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胆道梗阻后,血清TBIL,ALP,CK-MB,ET,TNF-α的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含量逐渐减少,心肌TNFα表达升高;各UTI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血清TBIL,ALP,CK-MB,ET,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心肌TNF-α表达下降;光电镜下可见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心肌损害加重,各UTI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心肌损害减轻。结论UTI通过对抗自由基损伤、内毒素血症、TNF-α的综合作用,对胆道梗阻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