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提高儿童EG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3例EG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EG患儿中腹痛26例(60.47%),呕吐19例(44.19%),腹胀16例(37.21%),呕血13例(30.23%),便血7例(16.2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5例(81.40%)。镜下均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伴有点、片状糜烂,单发或多发性溃疡,其中胃炎40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炎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结肠炎1例。组织病理均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个·HPF-1)。结论儿童EG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无特异性,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是诊断的关键。EG极易造成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结合临床特点来证实。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
目的 探讨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IgG4-SC患者共36例,均符合2012年日本学者提出的IgG4-SC临床诊断标准的确诊要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36例患者性别比(女/男)为0.24:1,平均发病年龄为(62.8±9.2)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黄疸(77.8%,28/36)和腹痛(50.0%,18/36)。8例(22.2%)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其中3例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在正常范围。超声内镜发现34例(94.4%)患者胆管增厚,其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3%,3/36)和腹部CT(33.3%,12/36)(P<0.05)。7例患者行胆管刷检或胆管活检,病理结果均为阳性。随访超过2年的23例患者,复发率为39.1%(9/23),胆管外受累器官越多或受累胆管节段越多者,越容易复发。结论 IgG4-S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符合慢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少数患者临床没有任何胆管梗阻的征象。诊断IgG4-SC时,胆管病理的阳性率并不理想,影像学上非狭窄段的胆管壁均匀增厚对诊断十分有意义,超声内镜应作为疑诊IgG4-SC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对IgG4-SC患者应密切随访,警惕复发及并存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急性坏死物积聚(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 ANC)和坏死物包裹(walled-off pancreatic necrosis, WOPN)的临床特点及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4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无并发ANC及WOPN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NC患者合并全身并发症及感染的比例较无坏死者明显升高(呼吸衰竭47.1%比30.2%,循环衰竭14.7%比5.2%,肾脏衰竭 38.2%比15.6%,感染19.1%比6.3%,P均<0.05);入院48 h内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血肌酐、尿素较无坏死者显著升高,PaO2明显低于无坏死者(P均<0.05)。ANC患者中,WOPN患者继发感染及需要介入、手术干预的比例较坏死物吸收者显著升高(感染 40.7%比4.9%,P<0.001;介入29.6%比7.3%,P=0.020;手术22.2% 比0,P=0.003),住院时间延长[29.0(15.0,56.0)d比13.0(4.5,26.3)d,P=0.005]、费用升高[72 818.3(27 805.1,168 932.9)元比28 155.2(6057.6,51 259.1)元,P=0.015];与坏死物吸收者相比,WOPN患者在发病1~2周后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钙持续异常。结论 合并ANC和WOPN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更重,感染风险增加,需要介入和手术干预的比例更高,治疗时间和费用显著增加。实验室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预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GBS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CSF检查资料。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10年)诊断标准。CSF细胞学检查采用CSF细胞沉淀器(自然沉淀法)制片,MGG法染色。采用χ2检验比较CSF常规计数和CSF细胞学的阳性率。结果 共28例GB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39岁(8~69岁)。均急性起病,肢体无力22例,感觉减退 13例,感觉过敏3例,球麻痹7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尿潴留5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眼肌麻痹5例,面瘫10例,共济失调4例。临床分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20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1例,急性感觉神经病1例,Miller Fisher 综合征 4例,抗GQ1b抗体阳性的眼肌麻痹1例。CSF蛋白0.39~4.23 g/L,蛋白升高26例,其中11例蛋白>1.0 g/L;CSF白细胞计数:(0~5)×106/L 26例, (6~10)×106/L 2例。CSF寡克隆区带阳性者14例,髓鞘碱性蛋白升高者18例。抗GM1抗体阳性3例,抗GQ1b抗体阳性2例。CSF细胞学检查异常12例,其中9例为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3例为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1例见2%的中性粒细胞,6例可见激活的淋巴细胞,2例可见激活的单核吞噬细胞,3例可见浆细胞。病例中CSF细胞数超过5/μl者2例(7.1%),CSF细胞学提示炎性改变者12例(42.9%),CSF细胞学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计数(P<0.01)。结论 GBS的CSF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性炎症等炎性改变,与GBS的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理机制相一致。与CSF常规细胞计数相比,CSF细胞学能够更敏感地显示CSF的炎性状态,因此对于GBS也更具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目的 探讨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该肿瘤中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及皮质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Scorpion ARMS突变系统及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分析EGFR在该类肿瘤中的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的情况。结果 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7例。对所选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56个月,皮质癌患者死亡6例,所有腺瘤患者均健在。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7.8%(7/9),EGFR FISH阳性率为55.6%(5/9);然而仅有22.2%(2/9)皮质腺瘤存在EGFR蛋白的表达,且EGFR FISH均为阴性(0/9)。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及皮质癌中均未检测出EGFR基因扩增及基因突变。结论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非常罕见,其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与腺瘤相比EGFR蛋白过表达和7号染色体的高多体性较常见于皮质癌,可能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也有可能成为今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等的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人口学特征、发病病因变迁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46例CP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46例CP患者中,男267例,女79例,男:女比例为3.38:1,发病年龄(44.34±15.88)岁。民族分布以汉族为最多(94.80%,328/346),职业分布以干部为最多(32.08%,111/346)。CP患者无论是患者总数还是入院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酒精(40.17%)和胆石症(41.04%)是最常见的CP病因因素。不同病因类型的CP均有明显的增长,以酒精性CP增长尤为显著,平均年增长率为108.7%。84.39 %(292/346)的患者有腹痛症状,56.07%(194/346)的患者有体重下降,24.86%(86/346)的患者有黄疸,均为梗阻性黄疸。CP并发症以糖尿病最为多见,占25.14%(87/346)。糖尿病和脂肪泻出现的病程中位时间分别在发病后1.00年和280.03个月,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出现糖尿病早于特发性胰腺炎(P=0.020)。结论 我国CP发病人数在快速增长,酒精性CP的增长速度超过胆源性CP。腹痛与消瘦是CP最常见症状,糖尿病是CP最常见并发症。建立CP病例资料库并进行有序随诊将有助于总结CP流行病学规律和提高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目的 探讨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Ⅰa型的肝脏受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基因确诊为GSD Ⅰ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肝脏影像学结果,并总结其肝脏受累特点。结果 82例GSDⅠa型患儿中,男55例,女27例;出现症状平均年龄为(1.2±0.9)岁,其中42例(54.9%)以发现肝脏肿大为首要原因就诊。13.4%(11/82)患儿出现肝脏腺瘤,腺瘤出现年龄平均(15.7±3.0)岁(1223岁);63.6%(7/11)为多发腺瘤,36.4%(4/11)为单发腺瘤。单发肝脏腺瘤均位于肝脏右叶,多发腺瘤均表现为左叶及右叶均有分布。1例患儿行肝动脉栓塞治疗,1例合并腺瘤癌变。结论 GSD Ⅰa型是小儿较常见的导致肝脏肿大的遗传代谢病之一,至青春期左右易发生肝脏腺瘤,部分癌变。定期随诊腹部超声意义重大。对年长儿不明原因的多发肝脏腺瘤要注意鉴别GSD Ⅰa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1):57-6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的变化,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164例儿童,其中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患儿78例;对照组:同期86例正常体检儿童,分别做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血小板计数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结合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变化有助于推断肺炎支原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S合并TA患者的资料。使用改良的纽约标准作为AS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分类标准作为TA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查,排除结缔组织疾病或其他疾病。同时行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HLA-B27、心脏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造影或CT 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骶髂关节X线和CT检查。 结果  7例患者诊断为AS合并TA,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就诊时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6±10.6)岁。5例患者HLA-B27阳性,2例阴性。所有患者ESR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ESR平均84 mm/h。所有患者均先诊断AS,多年后又发现TA。诊断TA前,患者AS病史最短3年,最长29年,平均(13.9±11.6)年。发现TA的原因主要由于出现TA受累血管的症状或炎症所引起的发热。 结论  AS合并TA并非随机现象,炎症因素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目的 分析评价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及干扰因素。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SCLC患者(SCLC组)93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NSCLC组)1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120例及健康者(健康对照组)90名,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评价标本溶血和患者肾功能损害对2项指标在SCLC诊断中的影响。结果 SCLC组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分别为90.61(11.7520 020.90)ng/L和13.18(3.0520 020.90)ng/L和13.18(3.05201.88)μg/L;NSCLC组为13.26(8.54201.88)μg/L;NSCLC组为13.26(8.54526.23)ng/L和5.86(1.80526.23)ng/L和5.86(1.80100.90)μg/L;肺良性疾病组为24.65(1.32100.90)μg/L;肺良性疾病组为24.65(1.32802.93)ng/L和7.22(1.36802.93)ng/L和7.22(1.36174.62)μg/L;健康对照组为14.74(4.59174.62)μg/L;健康对照组为14.74(4.59100.86)ng/L和4.95(1.31100.86)ng/L和4.95(1.3110.58)μg/L;SCLC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roGRP诊断SC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6±0.023(95% CI:0.811~0.901);以46 ng/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4.5%(60/93)、94.2%(311/330)、75.9%(60/79)、90.4%(311/344)和58.7%。标本溶血严重影响NSE的检测水平,导致NSE结果升高;患者肾功能损害则使ProGRP的检测结果升高。结论 血清ProGRP和NSE均为辅助诊断SCLC较好的指标, ProGRP与NSE组合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标本溶血严重导致NSE的检测结果升高,患者肾功能损害则使ProGRP的检测结果升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4)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北京协和医院2012 年12 月12 日、2013 年12月4日、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0日、2016年5月11日所有住院患者,对5年医院感染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67%、6.33%、5.66%、5.16%、4.65%,呈逐年下降趋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0.88%;其次分别为泌尿系统感染(10.81%)和手术部位感染(9.97%)。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16%;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病原菌的32.8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下降,体现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效果显著,各科室和感染部位情况提示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医院感染近年来面临多重耐药菌的威胁,在有力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同时,应加强多重耐药菌定植和感染患者的接触隔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4)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2013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共收集7236株非重复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3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236株非重复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1%,革兰阳性菌占28.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4.9%和67.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发现少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9.5%,25.4%和22.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1.1%-2.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9.4%和15.6%。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0.9%和72.0%。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42.9%。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是临床重要问题,特别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42.9%,306/714),应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
目的 探讨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的临床和遗传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12月至2014年10月诊断为AIP的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I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并分析其基因突变和遗传特点。结果 36例AIP患者中女性32例(88.9%);平均年龄为(27.2±6.3)岁;患者主要就诊于消化内科和急诊科。临床表现方面,35例(97.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30例(83.3%)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13例(36.1%)患者主诉发病时尿色加深。发病时尿卟胆原检测呈阳性。此外,36例AIP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或肝功能异常或低钠血症者各为28例(77.8%)。进行基因检测的8例患者均发现卟胆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结论 本组AIP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尿色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尿卟胆原检查有助于诊断,患者及家系的基因检测对确诊和家系筛查至关重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家系筛查可改善AI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
目的 总结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共10例,占同期PM住院患者的2.4%(10/424)。其中男3例,女7例,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有四肢近端肌无力;抬头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各1例。出现肺间质病变5例、呼吸肌受累2例、心脏受累6例。肿瘤类型以淋巴瘤和肺癌常见(各3例),其他包括食管癌、胃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7例患者在PM诊断前后1年内发现肿瘤,肿瘤首发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咳嗽气短、吞咽困难、肉眼血尿、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无症状患者筛查发现便潜血阳性或肺占位。9例接受足量激素治疗,5例PM在1个月内完全缓解;4例仅部分缓解,其中3例在肿瘤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 由于合并恶性肿瘤可影响PM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临床应高度警惕。对于PM合并肿瘤患者,应及早进行肿瘤治疗以更好地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目的 探讨北京协和医院外籍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住院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构成和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医院信息系统和复习住院病历,回顾性收集、整理、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住院的外籍和中国港台地区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557例患者,其中男性216例,女性341例;平均年龄45.5岁,其中3059岁患者居多,共379例(68.0%)。患者来自于7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来源前3位分别为美国(123例,22.1%)、加拿大(66例,11.8%)和澳大利亚(45例,8.1%)。557例患者罹患247种疾病,前3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24例,22.3%)、肿瘤(78例,14.0%)、消化系统疾病(65例,11.7%);187例(33.6%)急诊入院。疑难及急重症患者103例(18.5%),29例(5.2%)曾转入转出重症监护病房。55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1 d。281例(50.5%)经治疗后痊愈,273例(49.0%)好转,3例(0.5%)死亡。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外籍及中国港台地区住院患者年龄跨度大、地域来源广泛、病种丰富、疑难急重症患者多,除需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外,更需要医务人员具有流利的外语水平、全面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识别危重患者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提供高效、优质的涉外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6)
目的 系统评价心脏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近远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关于输血和心脏术后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所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项回顾性病例对照临床研究,总样本量88 808例,其中输血组42 991例,未输血组45 817例。输血组和未输血组的各心脏术后结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 d死亡率(OR=2.39,95% CI:1.71~3.34,P<0.000 01),1年死亡率(OR=3.08,95% CI:2.18~4.35,P<0.000 01),5年死亡率(OR=1.90,95% CI:1.42~2.56,P<0.0001),缺血事件(OR=2.23,95% CI:1.71~2.90,P<0.000 01),感染(OR=2.18,95% CI:1.74~2.75,P<0.000 01)。结论 围术期输血与心脏手术后近远期死亡率和缺血事件、感染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US-CNB)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17例患者甲状腺病灶(甲状腺结节80例,弥漫性病变 37例)的粗针活检及病理结果。结果 117例甲状腺病变中,CNB病理结果良性87例,恶性27例,可疑恶性1例,取材不满意2例,取材成功率98.3%。29例手术的术后病理为恶性24例(22例乳头状癌,2例淋巴瘤),良性5例,其中,CNB 5例假阴性(CNB良性,手术病理恶性),甲状腺结节小于1cm者2个,1~2cm者 21个, 大于2cm者57个。结论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取材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的有效补充手段,并可用于特殊甲状腺病理类型如淋巴瘤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