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水力压裂已成为勘探开发低渗透油藏较为常用且相当有效的增产措施.针对具有启动压力影响的低渗透储层压裂井的不稳定产能预测理论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表皮系数对压裂井的初期产量影响较大.表皮系数越大,裂缝井初期产量就越低.随生产时间增长,表皮效应的影响逐渐消失.启动压力梯度主要影响压裂井的中后期产能,启动压力越大,产量下降就越快.因此,在进行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分析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渗透双重介质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结合沃伦-鲁特模型,利用质量守恒和椭圆流法建立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椭圆流数学模型,并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无因次产量表达式.运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特征曲线图,对影响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井底压力动态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推移,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水平井产能优化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现有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低渗透油藏中是不合理的。本文提供了一个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方法,更加精确地预测低渗透油藏中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并研究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压缩系数和裂缝参数等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对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越大。因此,建立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参数。综合压缩系数越大,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越大,压降越大,其综合压缩系数对产能的影响越大。因此,弹性开采油藏,需要对生产压差进行可行性优化设计,裂缝的最佳条数是4~5条,裂缝长度约120m。  相似文献   

4.
基于井筒与油藏耦合的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优化了裂缝的流入动态,并综合考虑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影响,建立了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方程。通过室内实验确定某特低渗油田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计算裂缝间距、裂缝半长和水平段长等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裂缝间距与裂缝半长对产能影响显著,并且该方法预测产量准确,对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分形和拟压力法,建立一种可用于致密油藏直井体积压裂稳态产能评价的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人工裂缝网络展布、压敏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应用模型分析压敏系数、分形因数、启动压力梯度、改造半径及生产压差等影响产能的参数.结果表明:压敏系数对产能的影响较大,压敏系数越大,产能越低,当压敏系数大于0.1MPa-1时,放大生产压差增产效果不明显;分形因数越大,产能越高,生产压差越大,分形因数对提高产能的效果越显著;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产能越低;改造半径越大,产能越高,改造半径对产能的影响受分形因数和生产压差的制约,分形因数及生产压差越大,改造半径对产能的影响越大.该结果为合理开发致密油藏及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渗透未饱和油藏的产能公式,通过达西公式,推导并得到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未饱和油藏的IPR曲线方程.结合矿场数据对IPR曲线方程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含水率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变形系数越大,产油量越低;井底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IPR曲线存在最大产量点(拐点);相同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越小、变形系数越大,最大产量点对应的井底流压越高.含水率变化对最大产量点位置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低渗透未饱和油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压力敏感性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影响,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发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产能变化规律的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越小、介质变形系数越小,初始产量越高,产量递减越快.经现场实际数据验证,该方法可用于产能变化规律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以顶底不渗透边界的低渗透气藏为例,在直井基础上推导出低渗透气藏的斜度井稳产产能方程.分析启动压力梯度、井斜角、储层损害引起的真表皮系数等因素对斜井产能的影响,绘出相应的流入动态关系曲线,同时将斜井与直井进行产能对比.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流体难以动用和采收率低的难题,基于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从两参数模型出发,利用流线积分方法,建立了面积井网产量计算数值积分模型,引入有效启动系数,给出了反九点井网有效启动系数与井距的关系图版,同时分析了井网井距、注采压差对产量、有效启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井网井距越大,产量越低,启动系数越低.在经济和技术指标所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小井距开发低渗透油藏,可提供低渗透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需要对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价。根据井筒结构、压裂裂缝形态和裂缝距离,结合渗流力学理论,在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的条件下,建立了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数理模型,得出无量纲拟压力及其导数曲线拟合图版,根据理论图版编制出试井解释软件系统,利用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软件,绘制出IPR曲线和产量递减曲线。结果表明,在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裂缝距离和裂缝表皮系数对产能的影响小于裂缝半长对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流压下产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生产时期下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对压裂水平井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产能预测评价,为实现多级压裂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一种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能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油井产能的评价方法,分析影响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条带形储层、表皮系数和井径.分析表明,油嘴产能系数适合于评价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产能.条带越窄,产能就越低;条带越宽,产能就越高.生产中尽量使总表皮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海XX油田的特点,优选了该油田水平井的完井防砂方法为裸眼内直接下优质防砂筛管完井防砂,并预测了防砂完井后的产能,研究了不同表皮系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分析地层砂粒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各油层的防砂筛管挡砂精度.  相似文献   

13.
气田水平井完井方式评价与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气井水平井完井方式优选的规范程序。首先对各种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归纳,建立了完井方式适应条件知识库;根据气藏的地质特征、生产方式等特点进行水平井井壁稳定性分析和出砂风险评估;利用综合模糊评判方法进行完井方式技术适应性评价;对各种完井方式进行表皮系数分析和产能比评价;最后综合考虑技术适应性指标和产能比指标得出最佳的完井方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优选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压裂气井非达西流动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压裂气井中,低粘气体在高导流支撑裂缝中的渗流阻力降低,渗流速度加快,气体渗流入井的流动由达西流变为非达西流,目前基于达西流动假设所制作的预测压裂井生产动态的典型图版,对压裂气井生产动态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较大。为此在引入非达西因子基础上,首次推导建立了压裂气井中真实气体在地层--裂缝中非达西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该模型的数值方程和求解方法,推导了非达西因子的数值计算法,模拟计算了压裂气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S48缝洞单元流体分布及开发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缝洞单元内不同部位油井出水特征与开发动态,以S48缝洞单元为例,分析了缝洞单元主体洞穴、分支洞穴及古岩溶低洼区油井产能及水化学动态特征.主体洞穴井投产初期产能较高,稳产期较长,见水后含水上升较慢,产出水矿化度一般呈现平稳、波动或上升;分支洞穴井投产初期产能较低,稳产期较短,见水后压力及产能下降较快,产出水矿化度一般呈现波动或平稳后缓慢下降;古岩溶低洼区域井产能低,稳产期很短,产量递减快,含水率较高,产出水矿化度一般呈现波动中较大幅度下降.研究结果为塔河油田油井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多井筒分支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某低渗油藏的物性建立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到多分支水平井最优分支数量、最佳初始井筒压力、最佳井筒长度、井筒最佳位置,以及渗透率的垂向非均质性对水平井的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regional CB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ainage data of three typical Coalbed Methane(CBM)wells in the southern Qinshui Basin,history matching,productivity predic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of gas production control are conducted by using COMET3 reservoir modeling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next 20 years,the cumulative and average daily gas production of the QN01 well are expected to be 800×104 m3 and 1141.1 m3/d,for the QN02 well 878×104 m3 and 1202.7 m3/d and97.5×104 m3 and 133.55 m3/d for the QN03 well.Gas content and reservoir pressure are the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gas production in the area; coal thickness,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are less important; the Langmuir volume,Langmuir pressure and adsorption time have relatively small effect.In the process of CBM recovery,the material source and driving force are the key features affecting gas productivity,while the permea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important and the desorption process has some impact on gas recovery.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CO2混相驱油井产能,基于混相驱机理,建立一注一采和五点法井网布井方式下CO2混相驱油井产能预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油层和流体相同条件下,一注一采和反五点井网布井方式下CO2混相驱相对于水驱油井产能有明显提高,油井产能随混相区向采油井的不断推移而增大,CO2与原油混相区突破后,存在某一井底流压,使油井产能达到最大,随着井底流压降低,产能减小;随段塞长度增大,采油指数与累计产油量由线性关系向乘方关系转化;随累计产油量增大,采油指数和段塞长度呈类似规律变化.CO2超临界区增大对油井产能的贡献比CO2溶于原油起到作用更明显.该研究结果为配产及油井举升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