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胎儿超声特征及产前超声监测的价值。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同时按孕周又将其随机分组,通过产前超声监测,比较各组胎儿的异常超声表现、先天梅毒儿的发生情况。结果早孕治疗组超声监测未发现异常超声表现;中、晚孕治疗组、未治疗组胎儿畸形发生率分别为:6.06%,33.33%,70.83%。治疗组产前超声监测明显超声异常,如胎儿畸形等行引产26例,有效防止先天梅毒儿出生;未治疗组未行产前超声监测出生先天梅毒儿17例。结论产前超声监测有助于先天梅毒的诊断和抗梅疗效的观察,是及早发现胎传梅毒,适时终止妊娠,减少先天梅毒儿出生的一个可靠的监测手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1例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的围生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明确围生期护理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的产妇11例,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收治的11例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的产妇及胎儿,均健康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是双胎妊娠中提高胎儿存活率的常用方法,但其相对于正常分娩,并发症较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明显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预产期的价值。方法:对40例双胎妊娠中晚期(23~32周),自然分娩的孕妇,行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记录受测孕妇的分娩孕周,选择适当的宫颈长度为界值,计算该界值预测双胎妊娠预产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结果:检测40例双胎孕妇宫颈长度为4.0±0.85cm(平均±标准差),6例宫颈长度<3.5cm其中有5例(83%)在33孕周或之前分娩。34例宫颈长度≥3.5cm的孕妇,仅有2例(6%)在33孕周分娩,两组孕妇在33周或之前分娩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宫颈长度<3.5cm,预示在33周或之前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71%,94%,83%,94%。结论:胎儿出生之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双胎孕妇的宫颈长度,可以提供有价值的预产期信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确保妊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产前超声对脊柱裂(SB)胎儿病变的筛查与孕妇年龄、体重间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60例SB胎儿及孕妇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健康胎儿及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孕中期超声检查及年龄、体重等资料均齐全.统计研究组胎儿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两组ITT、NT、BS、BSOB、BS/B...  相似文献   

5.
刘云  王心  尚丽新  赵谦谦 《武警医学》2016,27(9):884-886
 目的 寻求改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及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分娩方式及双胎特有并发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分娩孕周不同,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93.57%,社会因素居于剖宫产原因的首位(22.75%);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46.67%)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产是造成双胎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早产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双胎孕妇阴道分娩,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特有并发症会增高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处妊娠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监测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诊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病人的超声图像、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具有特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监测经甲氨蝶呤治疗后瘢痕处妊娠物二维图像及血流信号变化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减少或避免大出血的发生,并可有效地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钟海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394-13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00例,统计40例切口妊娠产妇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其超声诊断表现、临床治疗以及病例结果。结果40例切口妊娠产妇的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结果为:切口混合性包块15例(37.5%),切口内见妊娠囊13例(32.5%),妊娠囊壁局部突入切口内有7例(17.5%),且大部分位于宫腔下段,妊娠囊位于宫腔中央,切口区见子宫脱膜突入5例(12.5%)。结论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精确性和灵敏性非常高,为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不同受孕方式双胎孕妇及新生儿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西宁地区辅助生育技术与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及成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宁地区不同受孕途径双胎孕妇间年龄、孕周、剖宫产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除Apgar评分不同外,其余指标均无差异。结论:高海拔地区对不同受孕途径双胎孕妇及围产儿影响程度无差异。对于出现的妊娠并发症通过加强对双胎孕妇的产检、营养及科学护理,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剖宫产等措施,可进一步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及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74例为羊水过少组,选取同期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羊水量正常孕妇74例为正常组。观察比较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产情况、孕周、胎次、胎数、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文化程度、经产情况、胎次、胎数及胎儿畸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35岁、孕周> 41周、妊高症、过期妊娠、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发生率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影响因素(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妊娠、妊高症、过期妊娠、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羊水过少组孕妇催产素引产率、剖宫产率、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阴道顺产率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羊水过少组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质量儿、胎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发生同孕妇年龄及多项妊娠期疾病关系密切,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不良影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双胎胎儿畸形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I对胎儿双胎和双胎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引产或手术证实的5例双胎产前磁共振成像,并将产前MRI、产前超声(US)结果与引产后或出生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5例双胎中,产前MRI诊断连体双胎1例,双胎四肢短肢畸形1例,双胎小肠狭窄1例,双胎一胎无心无脑畸形1例,双胎一胎无脑畸形1例.结论:MRI能较好的诊断胎儿双胎及双胎畸形,由于其大视野,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且不受羊水量多少、孕妇体型、胎儿位置、胎儿颅骨及母体骨盆骨骼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256例孕晚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波  王凤玫  李荣金 《临床军医杂志》2013,(10):1055-1056,105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分娩的256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分娩结局,并选择同期分娩的300例单胎孕产妇做对照分析。结果 3年里双胎妊娠发生率为2.99%,近年升高明显。常见的合并症有早产(47.66%)、胎膜早破(31.64%)、妊高征(14.45%)、产后出血(12.89%)、胎位异常(60.93%)、贫血(12.11%);围生儿异常情况主要有:胎儿死亡(2.34%)、早产儿(92.19%)、低体质量儿(76.56%)、重度窒息(9.38%)、新生儿死亡(4.30%)。结论双胎妊娠增加了妊娠晚期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故加强双胎妊娠监护,及时防治并发症,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及时机,是改善双胎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叶芳芬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601-1602
在现代医学中及时准确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1]。为了了解本地区高危孕妇胎儿畸形发生情况,探讨产前超声检查高危孕妇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我市311例高危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超声产前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205例双胎妊娠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分娩组第2胎儿的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4.
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质量可评价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指导分娩方式。MRI能清楚显示胎儿解剖结构和异常情况,通过测量胎儿体积(FBV)可以计算获得胎儿体质量预测值(EFW),有助于高危儿的诊断和监测。综述MRI预测胎儿体质量的扫描技术、FBV的测量方法及EFW的计算方法,介绍其在识别大于胎龄儿及小于胎龄儿、高危产妇(糖尿病妊娠以及双胎妊娠)中的应用,展望MRI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质量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11~14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方法和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25例11~14孕周、有高危妊娠病史或经腹检查不满意的孕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胎儿引产结果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结果 125例中发现胎儿心脏异常5例。除外1例室间隔小缺损,随访均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早期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杂性双胎妊娠对母体、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1至2014-12终止妊娠的双胎妊娠319例,其中57例复杂性双胎作为复杂组,262例非复杂性双胎作为非复杂组,比较两组母体、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别。结果 (1)复杂组的分娩孕周(35.0周)早于非复杂组(36.0周),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的发生率(12.3%)明显高于非复杂组(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次、受孕方式、胎儿性别等一般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复杂组胎儿丢失率(18.4%)、早产或流产率(87.7%)、新生儿颅脑损伤发生率(12.3%)、新生儿窒息率(8.8%)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复杂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113±574) g明显低于非复杂组(2332±471)g,复杂组新生儿住院率(32.5%)明显高于非复杂组(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双胎对孕产妇的并发症无明显影响;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明显,不仅异常胎儿本身预后不良,而且一胎儿异常也影响另一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联合产前咨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妊娠结局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前筛查孕妇2152例,均经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按照预后及出生后手术时机将胎儿心脏出生缺陷分为Ⅰ~Ⅲ级,提出分级标准与包含的常见疾病种类。随访孕妇经产前分级咨询后胎儿结局,评估胎儿预后情况以及治疗结局。结果2152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筛查妊娠孕妇中,CHD胎儿为32例,彩色多普勒心动图筛查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3%、99.72%,漏诊室间隔缺损2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胎儿CHD检查结果分析中II级10例、III级22例;32例CHD胎儿中,继续妊娠22例,引产10例,其中II级、III级中继续妊娠分别为9例、13例,接受手术治疗者分别为5例、13例,均在出生后6~12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应用于胎儿CHD产前诊断中,可有效判断胎儿心脏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异常双胎妊娠中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9-06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2009-08~2011-05于航空总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双胎143例,并进行连续观察与产后追踪随访。结果:超声检查出异常双胎143例,其中各系统单发畸形69例,多发畸形16例,单绒毛膜囊双胎特殊并发症31例,双胎之一死亡22例,双胎均死亡5例。结论:异常双胎妊娠发生率高,尤其是单绒毛膜囊双胎。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早、准确的发现胎儿异常,提示临床做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超声在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发生于单绒毛膜双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胎儿死亡率高,存活儿可存在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胎盘存在血管吻合有关,超声在双胎输血综合征的筛查、诊断、分级、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中晚期妊娠合并出血性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71例(出血1组),另选择同期中晚期妊娠无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62例(出血2组)。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出血1组与出血2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准确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