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于2009年1—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车辆段空调列车车厢108节,其中,硬座车厢30节、硬卧车厢28节、餐车车厢24节(燃煤燃电各12节)、软卧车厢26节。测定回风管道中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送风口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冷凝水嗜肺军团菌。结果回风管和送风口细菌总数合格率均较低,分别为15.6%和59.2%。β-溶血性链球菌均合格。不同类型车厢空调送风口的PM10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9,P0.05);其合格率依次为餐车(54.2%)硬座(76.7%)硬卧(96.4%)软卧(100.0%)。不同运行年限车厢空调回风管的积尘量、细菌总数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积尘量:χ2=24.71,P0.05;细菌总数:χ2=19.75,P0.05),且空调回风管积尘量随着车厢运行年限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采集冷凝水水样34件,嗜肺军团菌的检出率为2.9%。结论列车空调系统积尘量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建议在段修(即运行列车空调运行2~3年时)对空调通风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列车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I~10月按随机抽样原则,以合肥到北京运行的25型空调客车108节,其中硬座车厢30节、硬卧车厢28节、餐车车厢24节(燃煤燃电各12节)、软卧车厢26节作为调查对象。监测送风口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和回风管道中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0溶血性链球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送风口和回风管道卫生指标不合格率最高为细菌,各为40.80%、84.40%,其最高值各为(488±354)、(786±254)CFU/cm2;其次为PMi0或积尘,各为17.60%、48.50%,p溶血性链球菌均合格;不同类型车厢空调送风口PM10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高到低依次为餐车45.80%、硬座23.30%、硬卧3.60%、软卧0.00%;不同类型车厢空调回风管真菌总数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其中软卧车厢真菌总数不合格率为16.67高于其他车厢,其余积尘量、细菌总数不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列车空调系统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对空调系统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方法分别选取CRH380A(L)和CRH2A两种车型中一、二等车厢空调送风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5.71%,真菌总数合格率为87.5%,β-溶血性链球菌未检出。结论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  相似文献   

4.
叶绍燕 《职业与健康》2014,(15):2117-2118
目的了解列车集中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运行中列车集中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列车集中空调系统送风口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出国家标准,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47.62%-90.91%、36.36%-45.4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6.28和42.34倍;13-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各类车厢送风IEI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样本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管内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58.33%、2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42.40和5.90倍。结论列车集中空调系统微生物指标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评价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和车厢空气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列车运行全程监测,采集不同类型车厢和空调送风口空气样本及列车终到后空调通风管道积尘及空调冷凝水,分析卫生物指标。[结果]通风管道积尘量合格率0%(0/50);细菌总数合格率48%(24/50),真菌总数合格率82%(41/50);送风口细菌总数合格率52.4%(76/145),真菌总数合格率89.7%(130/145);车厢空气细菌及真菌总数均合格;均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和军团菌。[结论]列车空调通风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道积尘量和积尘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标的问题,应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除尘,有条件可加装空气净化装置,抑制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空调旅客列车内微小气候进行监测分析,为今后空调旅客列车的卫生管理提供卫生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对国产25G、25K型空调旅客列车车厢内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物理因素进行检测。结果温度、相对湿度的合格率较低;噪声和照度符合卫生标准;25K型车的CO和细菌总数低于25G型车,而CO2高于25G型车,硬座车厢的CO和CO2高于其他车厢,CO和CO2随列车的运行有递增的趋势,细菌总数在同一车型的不同时点和不同车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空调列车空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其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在冬季取暖时应开启空调设备的加湿功能;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空调旅客列车的通风换气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空调旅客列车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空调列车车厢内空气质量调查,了解影响因素,为技术改造提供卫生学依据。[方法]采用列车运行全程监测方式,分别在夏冬季对车厢的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空气细菌和真菌总数,空调管道中积尘样品在列车终到时采样。[结果]车厢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CO指标均符合标准,CO2超标率73.0%。餐车真菌指标较其他车厢高。空气质量指标夏季优于冬季,微生物指标冬季优于夏季。随着客流量增加,相对湿度、CO、CO2和细菌总数也相应升高。[结论]空调列车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复杂,不同季节、车型及客流量等因素都会对列车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空调旅客列车内环境进行卫生学研究,为今后空调旅客列车的技术改造和卫生管理提供卫生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对国产25G、25K型空调旅客列车车厢内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物理因素进行检测,测得的数据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度、相对湿度的合格率较低;噪声和照度符合卫生标准;25K型车的CO和细菌总数低于25G型车,而CO2高于25G型车,硬座车厢的CO和CO2高于其他车厢,CO和CO2随列车的运行有递增的趋势,细菌总数在同一车型的不同时点和不同车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加强空调列车空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其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在冬季取暖时应开启空调设备的加湿功能;要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空调旅客列车的通风换气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石家庄市城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于2011年6-8月对石家庄市24家公共场所(包括5家大型商场、3家大型超市和16家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检测.卫生指标包括集中空调冷却水和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口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为空调列车通风系统卫生清洗、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不同类别列车随机抽样共310节。测定回风管道中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送风口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回风管道中的细菌总数不合格率最高达71.61%、其次为积尘量不合格率为41.61%;不同类别列车之间细菌总数、积尘量、真菌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送风管道中的细菌总数不合格率较高为35.48%;不同类别列车之间细菌总数、PM10、真菌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列车不合格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列车。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结论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部分卫生指标超标严重,应加强对空调系统的定期清洗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