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以往在应用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操作中,需用肝素液反复冲洗注射器,防止堵管.我科在接受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122例次患儿中,除10例次患儿外,112例次患儿均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排血管道,没有发生堵管,建议推广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在抽取血气标本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需抽取血气标本患者动脉套管针留置,肝素稀释液封管,按需经肝素帽取血,取血时先弃去封管液血样0.6ml,再取血2ml作血气分析,并与直接动脉穿刺法比较。结果:动脉留置针法的pH、PaO2、PaCO2、SaO2与直接动脉穿刺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法可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不连接肝素冒、三通活塞管及延长管,穿刺成功后直接接输血管用输液泵调控输出速度作为输出途径;建立头皮静脉通路以换血,整个换血过程无肝素抗凝。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均1次换血成功。结论: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的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能带来的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正静脉留置针是目前各医院普遍使用的静脉穿刺工具。针对危重、急诊、输血、需要短期多次采血的病人,我科研制使用了一种具有采血功能的新型静脉留置针,在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采集血液标本,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新型静脉留置针(见图1)。Y型留置针一端接肝素帽,另一端通过白色塑料接头接真空采血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泵控制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12例患儿,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作为输血通路,同步选择外周动脉穿刺作为排血通路,利用微泵控制换血速度,保持输入与排出血量基本相等,同时监测换血前后胆红素的值及血电解质、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排出率达40.02%,间接(未结合)胆红素排出率达34.08%,直接胆红素排出率达77.2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患儿换血前后血电解质、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微泵控制换血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能迅速排除患儿体内过高的胆红素,减少脑损害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经中心静脉置管全自动换血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置管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一腔接液体做输血通路,另一腔连接三通管,其中一路测量中心静脉压,一路接袋式输液器做排血用。输血、排血同步进行,均使用输液泵,不需人工抽血。换血时间平均1h50min。术前做好环境、物品及患儿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控制好同步换血的速度;术后注意患儿的保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清胆红索及内环境变化。术后24h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结果20例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未发生低体温、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感染等换血相关并发症。结论经中心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潘洁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83-783
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以来 ,已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自 1 998年以来对经 5 4例患儿留置动脉套管针的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4例中男性 4 7例 ,女性 7例 ;孕周 2 8周 ;体重最大 3 64kg ,体重最小 1 1kg ;其中 2 8例为上呼吸机治疗患儿 ,2 6例为换血治疗患儿 ,其中 1例同时上呼吸机和换血治疗。最多 3天内取血 1 4次 ;连续抽血最多的一次达 5 1 0ml。2 动脉留置套管针的临床应用2 1 经动脉留置套管针换血治疗 换血疗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及重度DIC。采用换血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以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158例动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采用超微量泵持续微量泵入肝素方法,对照组常规封管方法。结果: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3.60±0.56)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20±0.72)d,两组比较P0.05。结论:改进留置方法能防止堵管的发生,延长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头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7例作为头皮针组.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留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9例作为留置针组.头皮针组在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的基础上,在动脉通道端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比较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变化及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结果 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换出率分别是49.1%与50.3%,组内比较均差异显著;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到(257.84±32.40)/μmol/L和(244.53±26.40)μmol/L,,达到安全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分别是26.32%和82.3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一次性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是一种高效、低耗、痛苦少、易操作的新生儿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头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7例作为头皮针组.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留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9例作为留置针组.头皮针组在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的基础上,在动脉通道端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比较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变化及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结果 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换出率分别是49.1%与50.3%,组内比较均差异显著;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到(257.84±32.40)/μmol/L和(244.53±26.40)μmol/L,,达到安全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分别是26.32%和82.3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一次性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是一种高效、低耗、痛苦少、易操作的新生儿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小玲 《天津护理》2013,(6):519-520
目的:观察旋转式封管方法在留置针静脉采血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采血后采用脉冲正压+360°旋转式封管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脉冲正压方法封管。观察两组封管所需时间,接液体输液时留置针延长管壁和肝素帽内有无血凝块发生,有无血液滞留及堵管。结果:观察组封管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同时接液体时管内出现血凝块、管内血液滞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脉冲正压+360°旋转式封管方法提高了通过留置针内静脉采血的安全性,减少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也节省了操作时间,更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与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ICU 2018年1~5月使用PICC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观察组采用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堵管情况、静脉炎、穿刺点渗血、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拔针后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穿刺点渗血率、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能够降低PICC的堵管率,延长留置针时间,且不会增加患儿的出血风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头皮动脉置管取血气标本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提高机械通气患儿动脉采血气工作效率,减少因反复动脉穿刺引起并发症发生。方法:将机械通气患儿予头皮动脉套管针留管,肝素稀释液封管,按需经肝素帽取血,取血时先弃去含封管液血样0.8ml,再取血0.3ml作血气分析,与直接动脉穿刺取血气结果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此法方便有效,无1例置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行腋静脉留置针且需采血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的新生儿60例,同时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和常规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成功率高,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部位在危重新生儿动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6例危重新生儿按穿刺部位随机分成3组,分别选择桡动脉、胫后动脉、腋动脉不同部位进行动脉留置。并对3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平均穿刺时间、堵管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置管平均穿刺时间、留置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堵管率,胫后动脉与桡动脉、腋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新生儿动脉留置方便省时,可及时准确地提供分析及判断病情的信息。胫后动脉平均置管时间最短,留置时间最长。胫后动脉和桡动脉可作为外周动脉穿刺的常规选择,而腋动脉可在紧急情况时选用。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采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①按医嘱备好液体,排好空气备用.②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选择粗、直、不易滑动的血管.消毒皮肤,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紧止血带.戴好手套,取出留置针,按常规方法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透明敷贴固定.③将一次性采血针的穿刺针头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另一头插入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内.采血完毕拔出一次性采血针,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即可输液.  相似文献   

17.
欧阳燕  曾新华  王菲  赖慧虹  李婷 《全科护理》2016,(28):2946-2947
[目的]探讨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方法]对4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使用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换血过程中输血、排血出入量的平衡、有无排血过程中血液凝集情况及术后患儿生命体征、血清胆红素、血常规变化。[结果]43例患儿换血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换血前降低显著(P0.05),换血后血红蛋白较换血前升高(P0.05);未发生低体温、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排血管路血液凝集、血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置管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llen实验评估尺桡动脉循环,一次性24G动静脉留置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生理盐水肝素钠液连接肝素帽维持通畅,直接从肝素帽处按需求采集血标本。结果桡动脉置管11例,胫后动脉置管1例;置管处采血4-8次;置管保留时间49-120h;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可减少外部干扰因素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减轻痛苦,降低感染机率,有效保护血管,迅速准确的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迎春 《护理研究》2005,19(27):2517-2517
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癌症晚期、需要长期输液或静脉留置针穿刺有困难的病人中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在每次输液结束时,常规采用1 g/L肝素或生理盐水3 mL~5mL缓慢静脉推注完后拔针封管,但由于封管方面的种种原因经常发生堵管,需重新更换留置针再行穿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们对封管方法进行了研究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减轻需持续监测血气分析患者反复动脉穿刺的痛苦,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方法 对50例需反复监测血气分析患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动脉采血同时行直接动脉穿刺取血(对照组)和经动脉留置针采血(观察组),然后封管留置,立即将2组血标本送检,比较2组标本检验结果值,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满意度.结果 2组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p>0.05).结论 对需要连续、反复监测血气分析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留置采血,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且不影响实验室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