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3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0例及未感染组33例。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4.52%。感染组31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54.84%(17/3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常见〔46.67%(28/6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血红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是导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应当针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及营养不良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加强防治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8-05我院住院的594例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治疗阶段、粒细胞绝对值(ANC)、粒细胞缺乏时间、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感染天数、接受放化疗、是否获得完全缓解、病原学、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8.86%,常见的部位为上呼吸道(22.29%)、肺(16.07%)和血流(14.66%);急性白血病在初始诱导期及复发难治期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9.29%和84.48%。临床共分离出1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9株,占73.88%;革兰阳性菌15株,占11.19%;真菌20株,占14.9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血病类型、ANC、粒细胞缺乏时间、是否获得完全缓解、住院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白血病类型、ANC、粒细胞缺乏时间、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及住院天数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ANC0.2×10~9/L,粒细胞缺乏时间大于7 d以及未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感染率更高,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通过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合并医院感染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及影响院内死亡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急性心梗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中51例冠脉造影患者病变血管分布、范围、支数,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心梗合并医院感染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为78.43%,单支病变以左前降支受累最多(81.8%)。年龄、心功能、合并症个数与院内死亡率相关。结论急性心梗合并医院感染患者冠脉病变复杂、严重。高龄、心功能差、合并症多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干预医院感染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查我院2018年全年94 6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211例,感染率为2.34%,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531例医院感染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00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和合并肿瘤是该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我院2018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良好,通过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住院时长> 31 d、使用呼吸机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较高。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涉及的因素与环节众多,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及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 20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分布,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 20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1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43%。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43.86%),其余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8.95%)和泌尿道感染(14.04%);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既往有肺部疾病、糖尿病、重度脑梗死及有侵入性治疗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患者既往有肺部疾病、有侵入性治疗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刘开林 《内科》2014,(3):278-280,28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48例,根据是否有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衰组52例和非急性呼衰组96例。根据急性呼衰组患者的转归情况,将其分为好转组36例以及死亡组16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急性呼吸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每年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次数多、尿酸水平低、白蛋白水平低、消瘦、发生医院感染、未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酸碱失衡是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而酸碱值低、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清钠降低、血清氯低、医院感染、并发肺性脑病、并发心功能衰竭是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与COPD发作的次数、机体营养状况、电解质酸碱失衡、医院感染的发生、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个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5-15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分析4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5岁、住院时间>3周,有脑卒中、慢性肺病史,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均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毒种类,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385例,采集鼻咽分泌物,采用免疫荧光试剂盒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收集患者临资料,分析RSV、HRV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8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132例检出呼吸道病毒,占34.29%;其中RSV和HRV感染分别占43.94%(58/132)和24.24%(32/132),PIV2和PIVl分别占0.76%(1/132)和1.52%(2/13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秋、冬季节为RS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春、夏季节及特应性体质为HR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病毒多见,主要为RSV和HRV。春、夏季节为RSV感染危险因素,秋、冬季节及特应性体质为HRV感染危险因素,可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N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NI提供依据。方法对147例AL患者的NI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选取的12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 NI发生率47.6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肛门、血液为主;致病菌以G-杆菌和G+球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住院天数、AL类型、化疗强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血红蛋白数、血清白蛋白数、抗生素种类、广谱抗生素使用天数等为AL患者发生N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谱抗生素累计使用天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清白蛋白数、化疗强度是N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上述独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可减少AL患者N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茵构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4例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例(20.19%),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系统和腹腔为主,分别占38.10%和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功能分级、并发症、血清白蛋白、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住院期间、白细胞与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肝功能分级及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肝功能分级及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是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合理应用抗茵药物,减少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65%。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数、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侵入性操作(50=6.763)的危险性最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复杂,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何萍 《内科》2012,7(1):25-2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肺部感染39例,感染率为28.26%;可能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基础疾病、GCS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住多人房等.结论 增强抵抗力,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脱水剂、激素、抗生素,做好病房的消毒卫生工作等是控制医院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医院感染是老年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为探讨老年AL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住院的116例老年AL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38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总结发现,共3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4%。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血糖水平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侵入性操作进而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接受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的1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结果10例老年患者治疗后医院内感染率为70%,例次感染率为46.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多见(占52.4%),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者感染率明显增高;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方案比较,地西他滨单药方案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医院内感染率降低。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是其易感因素。地西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可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循环内科收治的2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51例次,感染发生率15.92%,例次感染率17.6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2.94%,其他依次为泌尿道(17.65%)、胃肠道(13.73%)等;检出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1.43%,G+球菌占34.29%,真菌占11.43%;高龄、心功能不全(Ⅲ~Ⅳ级)、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侵人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多壁心肌梗死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加强基础疾病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对高龄患者密切监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崇安  刘艳  李琳  刘殊  邢丽丽 《山东医药》2010,50(17):81-8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942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3%;病原菌多为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和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2.7%,真菌占32.1%;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疾病分期、营养状态、贫血、低血清白蛋白、白细胞减少、使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化疗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发生医院感染者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还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规范抗肿瘤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坠积性肺炎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入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老年医学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80例。根据微生物培养是否检出MDRO分为MDRO组(n=39)和非MDRO组(n=41)。分析MDRO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MDRO组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ICU入住史、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数量是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量的抗菌药物使用(OR=2.048,95%CI 1.375~3.050;P0.001)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49,95%CI 0.746~0.966;P=0.013)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发生MDRO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见。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01年10月~2003年10月住院治疗的311例AL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其中144例为NI组,167例无任何感染者为非NI组,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后,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NI发生率为46.3%,例次发病率为51.4%,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年龄、糖皮质激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化疗周期、住院天数、治疗阶段、近期感染和住院季节是N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医院感染率高。年龄、糖皮质激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化疗周期、住院天数、治疗阶段、近期感染和住院季节是AL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现状,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7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根据176例患者治疗30 d后的情况分为生存组(145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7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81株病原菌,其中5例为混合感染。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62.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62株(占34.24%)和35株(占19.34%)。革兰阳性菌66株,占36.4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为29株(占16.02%)和20株(占11.05%)。革兰阳性菌普遍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敏感,其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敏感,其中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耐药性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2、感染性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初始治疗、感染多重耐药菌是影响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多,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可作为抗感染用药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