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密切相关。采用质子泵阻滞剂 抗生素,或以铋剂 抗生素的二、三联疗法,可加快 PU愈合,减少复发。我们采用国产 H2受体阻滞剂(泰胃美) 呋喃唑酮 铋荆三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探讨其根除 Hp,预防溃疡复发与再出血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3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和抗生素耐药对其根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治疗方案因H.pylori对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快速增加而不能令人满意。目的:评估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或以H2受体拮抗剂(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H.pylori的耐药性及其对根除率的影响。方法:120例H.pylori感染的愈合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入3个治疗组,疗程7天。A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B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C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根除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培养和组织学检查评估H.pylori感染状态。治疗结束后4~6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琼脂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A组、B组和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0%(32/40)、85%(34/40)和90%(36/40),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以PPI为基础或以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对H.pylori具有较高的根除率。H.py-lori的耐药性是影响根除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的最佳方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Warthin-Starry(WS)染色阳性,经规律根除并在完成治疗后停药4周以上,并行13C呼气试验复查的患者,共计2335例患者入选,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上胃肠道基础疾病、治疗次数、治疗方案,治疗疗程,用药种类,药物剂量和13C呼气试验结果。采用安徽合肥皖仪生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ZC-202 13C质谱仪对患者的Hp根除结果进行判断,结果≥4定义为Hp阳性,提示根除失败;结果在0~<4之间为Hp阴性,即根除成功。结果Hp根除率为78.0%,初治组为78.7%,复治组为66.4%(P=0.004)。初治患者中,四联、三联、序贯治疗组根除率分别为83.2%、73.5%、71.5%(P=0.004);14 d、10 d、7 d疗程组根除率分别为89.5%、78.8%、74.1%(P<0.01);应用及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者的根除率分别为81.3%、63.78%(P<0.01);7 d四联初治方案中,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方案及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方案的根除率分别为90.2%、74.1%(P=0.002)。结论四联治疗方案的Hp根除率高于三联治疗。14 d和10 d疗程组的根除率高于7 d组。应用PPI组的根除率高于未应用PPI组。以PPI和铋剂为基础的7 d四联初治方案中,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组的根除率高于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组。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医生必须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治疗的适应证,并且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生素。l周或2周的含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或雷尼替丁胶体铋(RBC)三联疗法是公认的较好方案,Hp根除率为80%~90%,1周和2周治疗根除率无明显差异。对上述3种治疗案无效者可采用四联疗法。Hp治疗的耐药问题突出,应强调规范的治疗方案,最好采取按地区性Hp菌株耐药性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在Hp根除后6个月以上Hp检测阳性者应考虑再感染,但细菌DNA图谱分析法证实多数病人再感染时为同一菌株感染。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Ⅰ类致癌因子。抗生素耐药率高、感染率高、耐受性低的特点限制着常规一线抗Hp治疗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老年患者根除Hp可显著降低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出血发生的风险,治疗获益确切。目前老年Hp根除的主要方案仍为铋剂四联疗法,加载益生菌或中药可提高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高剂量二联疗法以其不良反应风险小、疗效肯定的优势或可成为老年Hp根除治疗的另一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6.
李晓丽  林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93-3094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经典三联、四联疗法,但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升高及根除率的下降,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有杀灭和抑制Hp的作用。本文探讨经典三联根除Hp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120例Hp感染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标准三联疗法组。序贯疗法组:口服奥美拉唑4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5d,继之用奥美拉唑4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呋喃唑酮100mg(2次/d)共5d;标准三联疗法组:口服奥美拉唑4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10d。2组治疗结束后至少停药4周复查13 C尿素气试验,≤4%为Hp阴性,表示根除成功,同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93.3%;标准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为81.7%;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的序贯疗法明显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CYP2C19(cytochrome 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三联1周疗法的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2组,分别进入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方案(EAC)或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方案(OAC)进行1周根除治疗.治疗前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双歧杆菌与胶体果胶铋联合三联疗法根除Hp方案的根除率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确诊的Hp感染患者共320例(失访10例)进入研究队列,随机分成4组:A组采用三联疗法、B组采用胶体果胶铋联合三联疗法、C组采用双歧杆菌(2周)联合三联疗法、D组采用双歧杆菌(4周)联合三联疗法。比较各组中Hp根除率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率的关系。[结果]与三联疗法比较,联合胶体果胶铋或双歧杆菌(2周、4周)均有较高的Hp根除率(χ2=6.05、7.81、4.59,P0.01),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χ2=4.27、13.09、15.24,P0.05)。与胶体果胶铋比较,双歧杆菌联合三联疗法的Hp的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0.25,P0.05),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χ2=4.02、4.02,P0.05)。而使用双歧杆菌的时间长短对Hp根除率(χ2=1.11,P0.05)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率(χ2=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三联疗法比较,联合双歧杆菌或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根除率更高,同时双歧杆菌联合三联方案相比胶体果胶铋方案有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铋剂、甲硝唑加四环素或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副反应率高,治疗依从性差,Hp对甲硝唑耐药影响疗效。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o)两联疗法的Hp根除率低(31%~66%)。阿齐红霉素(azithr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在三联疗法中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体检Hp阳性且要求根除Hp人群。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治疗7d。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治疗7d。停药4周后复查Hp,分析Hp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意向处理分析(ITT)根除率为86.67%(52/60),完成治疗分析(PP)根除率为91.23%(52/57)。对照组意向处理分析(ITT)根除率为71.67%(43/60),完成治疗分析(PP)根除率为74.14%(43/58)。治疗组和对照组ITT根除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P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根除Hp费用分别为117元、210元,治疗组根除Hp期望成本(每疗程费用/Hp根除率)比对照组低155元。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根除Hp疗效好,且经济、安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人类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研究已经有30余年历史,但Hp临床根除治疗仍然常常面临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抗生素耐药[1]。由于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显著下降,已不适合作为广泛推荐的经验性一线根除方案,Masstricht IV共识意见明确提出:在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可以考虑铋剂四联方案、序贯方案或伴同方案作为一线经验性根除方案[2]。伴同疗法(concomitant therapy)是目前欧洲Maastricht IV共识推荐的抗Hp一线根除方案之一,其根除率、耐受性及安全性均令人满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本地区患幽门螺杆菌(Hp)根除后再感染和溃疡复发情况,本研究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尿素酶、组织学及细菌培养),对十二指肠溃疡患Hp根除后共184例进行2年定期随访,并配合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指模技术鉴定Hp复发与再感染,结果发现:Hp根除后第1、2年再感染率力0.55%和0.56%,Hp持续阴性仅有1.1%溃疡复发,全部病例未发生溃疡出血,而同期Hp无根除的对照组2年溃疡累积再出血率为26.6%(P<0.005)。结果证明,成人患Hp根除后对Hp再感染不易感,发展中国家Hp根除后再感染率也相当低,以预防溃疡复发为目的的Hp根除疗法同样适用于高Hp感染率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左氧氟沙星、羟氨苄青霉素作为一线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影响,以及Hp根除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205例Hp阳性的患者被分为4组: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E_(20)组),埃索美拉唑40 mg 2次/d(E_(40)组),雷贝拉唑10 mg 2次/d(R组),兰索拉唑30 mg 2次/d(L组),4组均加左氧氟沙星500 mg 1次/d和羟氨苄青霉素1000 mg 2次/d,疗程1周.其中有161例患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对Hp根除率分别按意愿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和按方案(per protocol,PP)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Hp总根除率为83.4%(PP)和79.0%(ITT).各组的根除率为:E_(20)组86.7%,E_(40)组88.5%,R组73.5%,L组78.1%.其中完成基因型检测的161例患者中,各基因型的根除率分别为:纯合子弱代谢型(PM)90%,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81.5%,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82.1%.CYP2C19各基因型间Hp根除率、各治疗方案间的根除率及各方案内各基因型间的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PI为基础包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是目前根除Hp的有效方案,且该方案对Hp的根除率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其在许多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由于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逐年升高,目前公认的根除Hp方案即标准三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的根除率已明显降低。临床研究证实,国际上推荐的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在中国并未明显提高Hp根除率。铋剂四联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Hp根除率。近年来益生菌在根除Hp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重视,国内外学者们就益生菌能否提高Hp根除率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此文就目前益生菌治疗Hp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中,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关键.随着Hp根除治疗——标准三联疗法(标准剂量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疗程7 d)的普遍开展,近年Hp耐药率明显升高,Hp根除失败的报告也逐年增多.此文分析Hp根除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背景: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疗效已显著下降,甚至低于80%。国外研究显示序贯疗法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联疗法,国内缺乏大样本的数据分析明确其疗效。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近七年有关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H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 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项RCT共8 37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三联疗法(83.3%对74.7%;RR=1.13,95%CI:1.09~1.16)。16项国内研究显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三联疗法(88.1%对78.0%;RR=1.13,95%CI:1.10~1.16),15项国外研究显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三联疗法(79.0%对71.8%;RR=1.13,95%CI:1.06~1.20)。序贯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三联疗法无明显差异(20.7%对22.0%;RR=0.94,95%CI:0.86~1.03)。结论:序贯疗法根除Hp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联疗法,且两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在我国,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三联疗法且根除率80%,推荐将其作为铋剂四联疗法的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含雷贝拉唑的不同三联方案中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128例Hp培养阳性的病人随机进入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与羟氨苄青霉素方案(RAC)或雷贝拉唑联合羟氨苄青霉素与甲硝唑方案(RAM)进行1周根除治疗。治疗前CYP2C19基因多态性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鉴定,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Hp的状态用”C-呼气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在128例病人中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s)、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s)、弱代谢型(PMs)分别为30.5%、50.0%、19.5%。在无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药菌株的情况下,RAC方案与RAM方案的Hp根除率分别为98.1%与91.3%(按治疗方案分析)。但是,甲硝唑的耐药率高达66.8%,降低了RAM方案的Hp根除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CYP2C19基因型对Hp的根除率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Hp无明显个体差异,RAC的治疗方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幽门螺杆菌(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导致根除率降低,寻找有效的Hp根除方案迫在眉睫。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Hp根除率的影响,并探讨双歧杆菌对Hp再根除的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且Hp阳性的203例胃部疾病患者,予标准三联抗菌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Hp。将50例根除失败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先口服双歧杆菌。分析性别、年龄、胃镜诊断、病理诊断、不同根除方案对Hp根除率的影响,并评估双歧杆菌对Hp再根除的影响。结果:男女患者之间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740),Hp根除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不同根除疗法、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对Hp根除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组的Hp再根除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0%对72.0%,P=0.289)。结论:性别、年龄、不同根除方案、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对Hp的根除率均无明显影响,但Hp根除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相对较高,双歧杆菌并不能明显提高初次Hp根除失败者的再根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蒜对幽门螺杆菌(Helicxobacter pylori,Hp)的根除作用。方法将Hp感染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联疗法、大蒜、三联疗法+大蒜联合治疗,观察其Hp根除率。结果三联疗法、大蒜、三联疗法+大蒜联合治疗对Hp根除率分别是81.82%、78.18%、92.73%。对比结果显示:三联疗法、大蒜对Hp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三联疗法+大蒜联合治疗对Hp根除率与三联疗法和大蒜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三联疗法耐药的Hp感染者继续应用大蒜治疗,又有5例病人Hp被根除。结论大蒜对Hp的根除作用与三联疗法等效,与三联疗法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对已耐药的Hp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