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骨是许多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好发的部位,有无骨转移对肿瘤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十分重要,尽早发现、合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8F-氟化钠(18F-NaF)PET/CT因其亲骨特性和同时获得病灶解剖信息及代谢情况的优势,可以提供多元、直观的诊断信息,是骨转移瘤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一种良好手段.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肾癌等,本文以这几种原发肿瘤为例,对18F-氟化钠(18F-NaF)PET/CT显像的骨转移瘤诊断价值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周静  赵义刚  邬仁会 《重庆医学》2021,50(17):3015-3019
目的 比较18 F-NaF PET/CT与11 C-choline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收集18 F-NaF PET/CT与11 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文献,并按照QUADAS-2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0软件对两种方法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优势比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最终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8 F-NaF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96、0.97、632、0.99;11 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88、0.98、378、0.99.结论 18 F-NaF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较11 C-choline PET/CT高,但特异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18F-PSMA-1007 PET/CT在诊断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和18F-PSMA-1007 PET/CT检查,最终诊断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显像剂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灶及骨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病灶检出率;对血清t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max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水平及两种显像剂的SUVmax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18F-PSMA-1007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18F-FDG PET/CT(P<0.05);18F-F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和~(11)C-胆碱(~(11)C-Choline)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 63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平均年龄(69.19±9.07)。行~(18)F-FDG和~(11)C-Choline PET/CT检查,对前列腺良性病变和前列腺癌部位分别计算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max)。将PET/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并分析SUVmax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1)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11)C-Choline 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18)F-FDG 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fPSA(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列腺癌患者~(18)F-FDG SUVmax与血清f/T比值呈正相关(r=0.474,P0.05),而在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两者之间则呈负相关(r=-0.540,P0.05)。~(11)C-Choline SUVmax与TPSA、fPSA、f/T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1)C-Choline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高于~(18)F-FDG PET/CT,但两者互相补充,fPSA和血清f/T可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国旭  郭佳 《医学综述》2012,18(12):1914-1916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结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预后评估等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目前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作为PET/CT显像的常规显像剂,由于18F-FDG参与体内葡萄糖代谢,并滞留于体内,所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被显像仪检测到,其对肿瘤属于非特异性显像,故新的特异的正电子药物的研发非常必要。同时,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受到体位、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对结果进行判定时应参考各方面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现从显像剂、显像方法、结果判断、临床应用等方面对PET/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莉  吴湖炳  王全师 《重庆医学》2011,40(8):757-759,83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104例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复发或转移灶依据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结果 104例患者中,肿瘤复发、转移52例。以患者为单位计算,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1%,准确性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100%。以病灶为单位计算,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为98.3%,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8.3%,阴性预测值为75.0%1。8F-FDG PET/CT显像使8例(15.4%)患者改变了临床再分期,其中7例提高了临床再分期、1例降低了临床再分期。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8氟-氟化钠(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鼻咽癌患者颅底骨质受侵及骨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8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接受18F-NaF PET/CT、...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及5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原发灶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或内窥镜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确诊肿瘤复发、转移的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胃镜、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本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25例原发胃肠道肿瘤患者,PET/CT对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6%(24/25).PET/CT分期诊断的灵敏度83.3%(10/12),特异度92.3%(12/13),阳性预测值90.9%(10/11),阴性预测值85.7%(12/14),准确度88%(22/25).PET/CT再分期诊断的灵敏度97.1%(34/35),特异度82.4%(14117),阳性预测值91.9%(34/37),阴性预测值93.3%(14/15),准确度92.3%(48/52).治疗方案改变28.6%(22/77).结论PET/CT能准确、灵敏地检测胃肠道肿瘤原发病灶、转移以及复发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18F-FDG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氟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在胃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分析其对胃癌治疗后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治疗后患者55例,分别于静脉注射18F-FDG后60 min及120 min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延迟显像于患者饮水使胃适度充盈后进行。必要时行增强CT检查。分别从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外转移3个方面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的影响。分别测量胃癌复发与吻合口炎症早期及延迟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SUVmax变化率(△SUVmax%),评价饮水胃充盈后18F-FDG PET/CT延迟显像的价值。所有患者的诊断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AS 9.13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F-FDG PET/CT诊断胃癌复发的准确性96.4%(53/55)高于CT(85.5%),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92.0%)、准确性(96.4%)、阴性预测值(93.8%)均高于CT(60.0%、81.8%、75.0%),诊断淋巴结外转移的灵敏度(81.8%)、准确性(90.9%)均高于CT(45.5%、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8F-FDG PET/CT显像使34.5%(19/55)的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21.8%(12/55)的患者治疗方案改变。(3)胃癌复发患者及吻合口炎症患者△SUVmax%分别为(22.8±9.8)%、(8.6±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早期探测胃癌复发、转移,将成为胃癌治疗后有效的监测手段;且18F-FDG PET/CT显像对临床再分期及合理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饮水胃充盈后18F-FDG PET/CT延迟显像有助于肿瘤复发与吻合口炎症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