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用简易临床参数识别发热原因待查 (FUO)患儿严重疾病的敏感性。 方法  用 5项临床参数 (每项参数计 1分 )对每个FUO住院患儿进行前瞻性观察。 结果  累计观察FUO患儿 12 8例 ,病种有严重疾病、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入院时评分 0分者 3 6例 ,有 2例为严重疾病 ,严重疾病阴性预报率 94 4% ,而入院时分数≥ 1分者 5 9例 ,严重疾病阳性预报率 64 % ,比阴性预报率低 (P <0 0 1) ;分数越高 ,阳性预报率越高 ,分数≥ 4分者 ,阳性预报率为 10 0 % ( 95 %可信区间 79%~10 0 % )。 结论  FUO患儿可能存在的严重疾病可以用简易临床参数评分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2.
我们首次检测并发现30例GBS患儿血清GS-Ab阳性率为26.7%,其他神经疾病(ODN)组阳性率为2.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9.687,P<0.001);GBS患血清E-Ab阳性率36.7%,OND组阳性率9.3%,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11例GBS患儿血清E-Ab阳性者中,有GS-Ab阳性8例(72.7%),E-Ab平均滴度为1:21.9,GS-Ab平均滴度为1:17.5。11例GB  相似文献   

3.
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8名7~12岁正常儿童和76例6~14岁哮喘患儿进行呼出气NO浓度测定,同时测定哮喘儿童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对其中21例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后8个月内随访,监测其呼出气NO浓度,采用组胺激发试验测定其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气道反应性。结果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为39±21ppb,正常儿童呼出气NO浓度为23±13ppb,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发作期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略高于缓解期患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42±24ppb,35±21ppb,P>0.05);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092,P>0.05)。11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治疗2周后缓解期呼出气NO浓度较治疗前降低(27±9ppb,44±18ppb,P<0.05),治疗6个月后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表现下降趋势,另10例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缓解期呼出气NO浓度和AHR程度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高于正常,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呼出气NO浓度和AHR。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法乐四联症患儿根治术前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违抗 心动图技术检测了25例TOF患儿及8例下沉儿童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和应变率。结果:静息状态下,FS:患儿组为42.57,对照组为38.07;LVEF;患儿组为0.80,对照组为0.76;MVCFC:患儿组为1.48,对照组为1.29。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肝素对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NNS) 的远期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 例患儿加用肝素钙50U/(kg·d) 静滴,同期未用肝素的30 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变化并随访1-5~5-5 年。结果 治疗4~6 周后尿FDP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完全缓解者显著低于部分缓解者( P<0-01)。完全缓解率为治疗组88-57% ,对照组53-33%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NNS患儿加用肝素钙治疗可使尿FDP减少,缓解率提高且治疗后尿FDP降低明显者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肺炎和腹泻患儿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讨肺炎和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A(VA)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对128例肺炎、116例腹泻患儿和100名健康儿童测定血清VA,其均值分别为1.1±0.5μmol/L,0.8±0.4μmol/L和1.9±0.6μmol/L(F=146.670,P<0.01)。对其中60例肺炎、85例腹泻患儿进行VA的相对剂量反应(RDR)测定,其RDR均值分别为22%±19%,23%±10%,亚临床VA缺乏(PVAD)检出率分别为43.3%,61.2%。发病1,2~4,5~7天即入院的肺炎、腹泻患儿在入院次日所测的RDR均值和PVAD检出率均相近(肺炎患儿的Hc=2.560,χ2=0.262,P均>0.05;腹泻患儿的Hc=0.229,χ2=0.510,P均>0.05)。在诊断肺炎、腹泻患儿PVAD时,均以RDR法检出率为高。提示:肺炎、腹泻患儿血清V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约半数的患儿体内处于PVAD状态。在发病7天内体内VA水平不受病程影响。评价体内VA状况以RDR法更为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内膜炎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5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死亡20例(36.4%)。55例中心内手术后14例,死亡8例(57.1%)。血培养阳性26例(47.3%),病死率3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4例,死亡7例(50.0%)。血培养阴性IE共29例,病死率34.0%。对心内手术后IE的诊断、内科治疗失败原因及预防进行了讨论,强调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E中地位及血培养阴性者在IE中的意义;探讨了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依赖的早产儿常需要相对长期时间的地塞米松递减治疗以发生慢性肺疾病的危险和严重程度。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这种疗法对小儿1岁时发育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美国北加州某大学医院118例生后15~25天仍不能撤离呼吸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选择标准:(1)出生体重<1501g;(2)生后15~25天;(3)头24小时呼吸机参数下调<10%,吸入氧浓度(FiO2)≥0.3;(4)临床无败血症征象;(5)起声心动示无动脉导管未闻。将患儿随机分组进行双盲对照研究。治疗组用地塞米松0.25mg/kg,每天二…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新概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认识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儿科加强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OF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组304例患儿,符合SIRS标准252例,占82.9%.原发病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在SIRS和MODS病程发展过程中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肝、肾、胃肠道和脑等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最终进展为MODS共65例,占25.8%。MODS的病死率为43.1%(28/65)。发生MODS的高危因素为入院危重评分<75分,明显高代谢反应和合并C反应蛋白,而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SIRS和MODS是小儿加强医疗病房中常见病症,病死率较高。SIRS和急诊学组制定的MOF诊断标准简单实用,但应根据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倡议将MOF更名为MODS。SIRS和MODS进展至器官功能衰竭前存在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应予高度重视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 病脑)患儿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比色法对病脑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脑脊液中NO,NOS,MDA 及SOD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脑患儿脑脊液中NO(59 .8±15 .0 μmol/L),NOS(2.73±0 .59 U/ml),MDA(13.2 ±2 .20 nmol/ml) 及SOD(28 .9 ±12.9 NU/ml)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14 例病儿急性期NO,NOS,SOD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P< 0.01) ,MRI检查阳性组NO 水平高于阴性组( P< 0 .05) 。结论 NO可能参与脑水肿的形成和髓鞘的破坏过程;合理应用甘露醇及抗氧化治疗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的遗传学发病特点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序列特异性引物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斑点杂交法,检测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结果:JRA全身型35.0%的患儿具有HLA-DR8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多关节型中的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组83.3%的患儿携带DR2,而RF阴性组中只有22.2%的患儿携带DR2,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DR1、DR10试验组有增高的趋势。少关节型的HLA-DR呈多态性分布,91.7%的患儿为HLA-B27位点阳性且全部为男性。结论:HLA-DR8或DR4是导致JRA全身型的易感因素,HLA-DR2与RF高度联锁是导致多关节型发生的因素,少关节型中未发现与之相关的DR基因,但与B27位点相关。提示患儿的检测结果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2.
伴喘鸣的婴儿肺炎其TFV环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伴喘鸣的肺炎婴儿其潮气流速容量(TFV)环形态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为临床判断此类患儿病情及观察疗效寻找敏感的指标。方法 50例肺炎婴儿,其中伴喘鸣者27例,应用森迪2600儿童肺功能仪测定患儿安静睡眠状态下的TFV环及相关参数。13例喘鸣阳性患儿在喘鸣消失后复查,比较喘鸣阳性与阴性、喘鸣发作期与恢复期TFV环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喘鸣阳性患儿,TFV环呼气高峰前移,呼气曲线降枝呈“波谷”  相似文献   

13.
免疫调节剂治疗哮喘病临床与免疫功能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用转移因子(TF)、胸腺素(TH)和胎盘肽(PF)治疗哮喘病300例,TF组118例,每次肌肉注射1IU,每周2次,4周后改为每周1次,连用16~24次;TH组和PF组分别为132和50例,均每次2ml,用法用TF。疗效均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随访2年以上。结果表明:TF、TH和PF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4.0%、90.1%和90.0%,其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X^2=0.85,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无菌性脑膜炎及27例无菌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中肠道病毒(EV)RNA。结果急性期CSF中EVRNA阳性检出率为:无菌性脑膜炎609%,脑炎481%;阳性患儿恢复期CSF仅个别阳性;对照组全部阴性。起病5天以内阳性率明显高于5天以后(P<005);5~10月份较11~4月份发病率高(P<005)。25例病毒分离阳性者中24例RT-PCR阳性,53例病毒分离阴性者中19例RT-PCR阳性,RT-PCR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的敏感性(P<001)。结论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T-PCR技术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流感嗜血杆菌b型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咐法,对36例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气管炎、70例肺炎患儿及4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尿进行b型HI外膜蛋白(HibOMP)抗原的检测,并对70例肺炎患儿的血清进行HibOMP抗体检测。结果3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4例为HibOMP抗体阳性,3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4例阳性,70例肺炎患儿中有18例为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中仅1例为HibOMP抗原阳性。肺炎组抗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χ2=10.960,P<0.01)。70例肺炎中18例HibOMP抗体阳性。抗原、抗体检测共有24例(包括抗原、抗体均阳性12例,仅抗原或抗体阳性各6例)肺炎获得阳性结果。结论11.1%的上呼吸道感染、12.5%支气管炎和34.3%的肺炎患儿为Hib感染;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使Hib检出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早搏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0例早搏患儿的单个早搏射血分数(PBEF)、心脏指数(PBCI);单个非早搏的射血分数(NPBEF)、心脏指数(NPBCI)及实际的射血分数(AEF)、心脏指数(ACI)。同时研究这些指标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关系。结果显示:(1)早搏患儿PBEF、PBCI均小于NPBEF、NPBCI;病程长者PBEF、AEF及ACI均下降;室性早搏者的ACI减少;早搏>10次/分者的AEF及ACI下降;R-R′/R-R比值小者的PBEF、AEF及PBCI亦小;早搏QRS-T综合波长者的PBEF及PBCI减少。(2)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者的PBEF、AEF、PBCI、ACI均值的下降比CK-MB不升高者显著。研究提示,早搏>10次/分、R-R′/R-R<0.6、QRS-T综合波>0.4秒和CK-MB>16IU/L者的心功能多受到影响,应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是否受损;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期中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干扰素对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用DNA探针斑点原位杂交,酶兔方法检查HCMV抗原,尿中分离HCMV3种方法诊断HCMV肝炎。用IL-2活性测定、T细胞亚群测定检测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将患儿分为干扰素加维生素C、肌苷治疗组(γIFN)和仅用维生素C、肌苷治疗组(非γIFN),连续观察3个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HCMV肝炎患儿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且临床症状缓解后部份免疫功能尚不能完全恢复。干扰素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恢复和第1月与第2月的痊愈率明显优于无干扰素治疗组。黄疸消退平均提前14.9天(P<0.05);肝肿大恢复正常提前28.4天(P<0.01),SGPT恢复正常平均提前14.9天(P<0.01)。两组的第1月与第2月痊愈率分别为48.6%与20.6%、88.6%与47.1%(P<0.05)。结论HCMV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损,且不能随症状好转而立即全部好转。干扰素能使HCMV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消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阳性与时间的关系。方法临床诊断为急性VM患儿21例,分别于入院后不同时间静脉采血,动态检测血清cTnI,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cTnI均阴性;VM患儿刚入院时阳性6例(28.6%),至入院后6、12、18、24、48、72h,10~14d分别为7例(33.3%)、8例(38.1%)、9例(42.9%)、9例(42.9%)、13例(61.9%)、4例(19%)。入院后48、72h cTnI累计阳性率分别较刚入院时和入院后10~14d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临床上拟诊VM发病不久患儿,通过不同时间段反复多次采血,能提高cTnI检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儿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儿118例。结果 118例中晚期诊断有107例,确诊率为90.75,未能确诊11例,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33例,结缔组织病44例,肿瘤及瘤样病14例,其他疾病13例,伪装热3例。最终确定诊断的方法分别为;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查75例,占70.0%;组织活检13例,占12.1%;骨髓检查9例,占84%,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伴喘鸣的肺炎婴儿其潮气流速容量(TFV)环形态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为临床判断此类患儿病情及观察疗效寻找敏感的指标。方法50例肺炎婴儿,其中伴喘鸣者27例,应用森迪2600儿童肺功能仪测定患儿安静睡眠状态下的TFV环及相关参数。13例喘鸣阳性患儿在喘鸣消失后复查,比较喘鸣阳性与阴性、喘鸣发作期与恢复期TFV环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喘鸣阳性患儿,TFV环呼气高峰前移,呼气曲线降枝呈“波谷”样凹向容量轴,喘鸣消失后,降枝呈弓背向上的抬高。喘鸣阴性患儿TFV环呈“梭形”%VPF、Tp/Te、25/PF及50/PF在喘鸣阳性与阴性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TFV环形态及%VPF、Tp/Te、25/PF及50/PF可做为反映婴儿下气道阻塞性疾患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