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楠丰67A为籼型三系矮败不育系.该不育系穗大粒多,抗倒性好,配合力强,胶稠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柱头总外露率为43.98%,其中双外露率占25.3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为99.99%.典败为主;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 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2.
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 S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维陆 《种子》2008,27(3):104-105
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在安徽巢湖种植,表现米质优,不育性稳定,抽穗整齐,花时早,花期集中,柱头外露率高。针对其特征特性提出了配组组合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D型杂交稻,是继野败型、冈型不育系以后第三个新型不育系。对于丰富我国杂交稻质源,改变大面积生产单一胞质潜存的遗传脆弱性,增强杂交稻的抗性,延长优良组合的使用年限,提高稻谷产量,定能发挥应有的作用。D型杂交稻是采用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的雄性不育系,其胞质来源予原产圭亚拉的高秆晚籼良种“Dissi D52/37”(Q.Sativa L.Subsp.indica),与我国早籼品种“矮脚南特号”杂交,F_7代909株系分离的不育株,以此为母本,先后育成意大利B不育  相似文献   

4.
用BT型、红莲型、印水型、野败型4种胞质的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及相应的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8个粳型恢复系和12个籼型恢复系配成的100个组合对4种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对粳籼杂种F1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播抽历期有显著的平均负效应,对穗长、单株有效穗的平均负效应不显著;不育细胞质对粳粳杂种F1的5个性状没有显著遗传效应。对于粳籼杂种F1的5个性状,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于粳粳杂种F1的每穗总粒数、株高、播抽历期,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4种胞质平均相对效应秩次总和排序,无论是粳籼还是粳粳杂种F1,都是印水型细胞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周国彬 《中国种业》2006,(10):11-13
简述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育成的不育系及不育胞质类型多,选育的不育系在优质、异交习性、特异性、抗性等研究上进展大;绝大多数不育系配制的优势组合少、产量水平没有明显的突破,不育胞质效应不明显,不育系在产量、品质与抗性三者的矛盾上未能较好地解决。同时提出了选育籼型三系不育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目标途经之一,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作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之一,就是创造粳型亲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必备不育系及胞质与保持系和籼稻恢复系具有遗传协调性;不育系基因组属于粳或粳偏籼型;对现有恢复系有很高的配合力;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不育特性;不育系对病虫抗性除主效基因外还应累积其他有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7.
水稻柱头性状影响不育系繁殖与杂交稻制种产量。本文就柱头长、柱头外露率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柱头外露性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数量性状;柱头外露率的广义遗传力高,其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并存在基因间互作;花柱长,柱头长和柱头宽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通过选择高柱头外露率的保持系可选育出高异交率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8.
安香 A 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 2016 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 88A 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 A 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 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赵光明  朱原平  李中华  田军 《种子》2005,24(3):77-78
水稻三系法杂种优势的缺点是可利用的亲本有限,及时发掘并利用已有的或新创造出来的优质种质是品种改良的前提.笔者根据南方稻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当前生产不育系所存在的问题,育成了柱头外露率高、易繁易制、败育彻底、不育性状稳定遗传、米质优、配合力强的,适于四川及相似生态区使用的籼型水稻不育系"Z 833 A".  相似文献   

10.
摘 要:旨在为两系不育系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用‘广占63-4s’作对照,在相同时段内测定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开花历期、单穗逐日开花动态、花时分布动态、柱头特性、包颈率和张颖特性等.)‘F168s’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均最长;‘信丰9826s’和‘信矮10-4s’比对照花期集中,盛花期累计开花率高,开花峰值高;除‘F168s’外,其余不育系集中开花时段开花率均高于对照;除‘信丰9826s’之外,其余不育系午前开花率均低于对照;‘F168s’柱头总外露率、柱头双外露率最高;‘信矮10-4s’柱头单外露率最高;‘F168s’柱头表面积和柱头体积最大,柱头活力系数最大,柱头活力最强;除‘信丰9826s’之外,其余不育系均有包颈现象;不育系张颖时间均超过对照,‘信矮10-4s’最长;除‘信丰9826s’之外,其余不育系的颖间距和张颖角度均超过对照,‘F168s’最大。不育系制种时采取扬长避短的制种技术和人工辅助措施,可提高杂交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Wx基因微卫星特异性分子标记"484/485"对13份国内常用保持系进行PCR检测,筛选出具有中等AC含量、Ⅰ型带型的优质保持系"宜香1B"作为优质供体.配制"协青早B/宜香1B",对其F_1、F_2代单株用"484/485"PCR分子检测,证明其带型符合一对基因分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协青早B/宜香1B"的杂交、回交和自交的低世代群体(BE_1F_1、BC_1F_2)进行"484/48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再结合优质不育系其它性状选择,快速育成了中等AC含量、垩白率低、透明度高、不育特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籼型优质三系小育系"浙农3A",并于2009年9月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本文还就利用"484/485"分子标记有效改良稻米AC含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阐明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率之间的关系,是选育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的重要基础。在对284份滇一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检测和部分不育系开花性状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和开花习性的精细比较,发现粳稻不育系间自然异交结实率变化幅度较大,大多数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都比较低,但同时也鉴定出少量高异交率的不育系。相关分析发现颖花的开颖角度与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三个不育系开花性状的精细观察分析,显示了开花集中度是影响粳稻不育系异交率的重要因素。在粳稻不育系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加大对不育系开颖角度和开花集中度的选择,以提高粳稻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种不同细胞质不育系套袋自交、剥蕾授粉和形态学观察表明:212A属于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主要原因与低温死蕾有关。用这三种不育系与1102C作杂交,其杂一代经济性状均优于213A/1102C和214A/1102C,产量分别比213A/1102C和214A/1102C增产11.1%和7.1%。212A的配合力高,利用其配制的212A/1102C(陕油8号)和212A/116C(陕油6号)分别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审定,这两个品种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冈46B为母本、协青早B为父本杂交制保,育成的新不育系京福2A,集优质、大穗、抗病、理想株型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早熟不育系,2002年7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应用灰色评判法对京福2A与恢复系配组的F1组合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京福2A/蜀恢881、京福2A/绵恢725和京福2A/CDR22为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5.
烟草线粒体基因atp6的SNP及其与CMS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更好地在烟草育种中利用雄性不育,对烟草胞质雄性不育(CMS)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atp6基因是影响植物CMS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以7个烟草CMS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为材料,利用PCR特异引物扩增其线粒体基因atp6,通过直接测序和比对,发现atp6中A-59C、T-92C、T-185G、T-253C、T-418C、T-768C 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碱基变异,其中第59位、92位、185位和418位碱基的变化导致了相应位点编码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另两个位点(第253位和768位)为同义突变。对atp6基因中第59位A→C的突变进行了大量个体(共222个烟草植株个体)的PCR-RFLP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保持系单株的线粒体atp6基因片段都可以被Bst1107 I酶切,酶切后出现两种条带;而96%以上的雄性不育系单株的线粒体atp6基因片段部分能被Bst1107 I酶切,部分由于第59位A→C突变不能被Bst1107 I酶切,酶切后出现3种条带。说明atp6基因第59位的SNP位点与烟草CMS特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何道根  潘晓飚 《种子》1998,(4):14-15
早红突A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早松不育系,熟期早、米质优、制繁种产量高,所配的组合分蘖力强、穗数多。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垩白率和垩白度等性状上早红突A的配合力较好,符合优质育种的要求,在品质改良中有较大的作用。早红突A在优质、高产杂交早稻选育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8214A为试材,取无菌苗真叶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IAA,6-BA和GA3对不定芽的诱导和伸长作用,结果表明:MS+6-BA5.0 mg/L +IAA1.0 mg/L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MB+IAA1.0 mg/ L +6-BA3.0 mg/L + GA32.0 mg/L +AgNO310.0 mg/L有利于芽的伸长。将2.0 cm以上的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不定根发现:1/2Ms+IAA0.3~0.5 mg/L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为材料,研究了海南南繁生态条件下不育系的开花习性,与在吉林生态条件下的开花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播种到始花的历期明显缩短,播始历期缩短17~34d,平均缩短了24.7d。不育系开花习性最明显的变化是开花时间延后,不论是始花时间、终花时间还是开花高峰在海南都比在吉林晚了1~2h,午前花率明显减少,平均减少47.4%,最高减少了81.1%。  相似文献   

19.
谷子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严重制约着杂交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本研究证明柱头外露程度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r0.001=0.9597**)。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出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突变系“81-16”,其不育度为100%,异交结实率达61%。用植物形态解剖学方法证明,“81-16”雌蕊生活力强,柱头完全外露,接受花粉的有效面积大,是其异交结实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还提出应重视母本柱头性状选育,并加强谷子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紫色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特异序列,鉴定该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应用设计的 orf138上、下游引物PCR扩增6份材料:紫色大白菜CMS不育系,保持系07-721,杂交F1,3个回交BC1单株BC1-1、BC1-2和BC1-3.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在紫色大白菜CMS不育系、杂交F1、3个回交BC1单株上均扩增到309 bp的特异产物,而保持系07-721没有扩增产物.测序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紫色大白菜CMS的orf138与萝卜Ogura不育系的orf138、芸薹属作物与萝卜Ogu CMS体细胞杂种的orf138同源性均达到99%,E值为2e-155.证明了紫色大白菜CMS不育系为一种改良的Ogura萝卜细胞质不育系,同时初步探讨了该不育系和紫色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