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梅钢现有的混匀矿质量评价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采用混匀矿预想成分和实际成分的差异率与混匀矿成分的标准偏差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混匀矿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唐钢炼铁部通过优化混匀矿配料结构,控制混匀矿的Si02,稳定烧结矿的化学成分,不仅保证了烧结矿质量,而且降低了烧结矿原料成本.通过混匀矿造堆过程控制提高混匀矿产量,减少混匀矿成分波动,使混匀矿的生产组织与质量控制得以有机结合.通过堆计划的适时调整,保证混匀矿造堆实际成分与计划的一致性,提高了混匀矿质量,满足了烧结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上海一钢提高混匀矿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贞 《炼铁》2004,23(5):52-53
对上海一钢公司混匀配料系统提高混匀矿质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提高混匀矿质量的措施主要有:增加混匀矿的堆积层数,加强混匀矿堆积过程管理,加强混匀计量管理。  相似文献   

4.
林文康 《山西冶金》2013,36(2):42-44,83
介绍了攀钢采用先进的全新的现代化封闭原料场,分析了混匀矿质量对烧结和炼铁生产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提高混匀矿质量的措施,通过加强对C型料场、混匀配料、混匀堆料的管理和加强岗位培训等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混匀矿质量。  相似文献   

5.
入炉原料质量稳定是高炉冶炼指标改善的基础,烧结原料混匀有利于改善烧结矿质量。通过对大型料场稳定混匀矿质量技术研究,结合京唐混匀矿原料及料场设备实际情况,将现场工艺限制条件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建立数学模型,引进智能算法对模型求解。将混匀矿"等SiO_2"堆积提升为"等SiO_2等TFe"堆积,建立了混匀矿智能优化配料系统,提高了混匀矿指标,烧结矿的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混匀矿工艺是烧结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混匀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烧结矿及高炉铁水的质量。针对宝钢原料分厂混匀料场在一期混匀矿投产初期,存在粒度偏析和成分波动较大等问题,宝钢原料分厂采取往返变速平铺布料和端部延时堆积技术改善混匀矿堆积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两种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武钢港务公司的生产实际,研究了混匀进料、配料、堆料、取料等工序过程中影响混匀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混匀矿质量的方法及对策.在现在工艺设备不作大的改动前提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及作业线的优化选择、配比的最优选择,消除及减少如杂矿、端部料等一些对混匀矿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介绍混匀矿粉化学成份波动的理论基础及其波动的规律性,论述混匀配矿效果评价指标中工序能力指数Cp、成份标准偏差S和成份波动合格率PP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混匀配矿效果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安钢混匀矿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介绍了安钢通过对原料场一次料场的设备、工艺操作的优化,稳定和提高混匀矿质量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慕林 《鞍钢技术》1992,(5):13-18,35
为了提高混匀矿质量,许多钢铁企业都采用了烧结原料混匀新工艺,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有关混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资料很少。为此叙述了影响匀矿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并列举了国内外有关实例,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铁矿粉供应的复杂多变加剧了烧结配矿的难度,易导致烧结生产及烧结矿性能的不稳定。传统的烧结杯试验配矿方法费时费力,研究开发新的优化配矿方法替代传统烧结杯试验配矿方法是钢铁企业提高配矿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铁矿粉常温性能、铁矿粉高温性能、热力学计算等指导烧结配矿的方法,分析了主要烧结配矿方法的技术特点,对烧结配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铁矿粉的高温性能是基于铁矿粉基础工艺性能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法的核心。查明铁矿粉关键基础工艺性能与烧结产质量的关系,是解决烧结优化配矿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寇明银  张众  曾旺  周恒  吴胜利 《钢铁》2022,57(2):1-11
随着铁矿粉资源的不断消耗,各类铁矿粉呈劣化趋势,且大量新矿种出现,使烧结优化配矿需求愈发迫切.主要介绍了铁矿粉常温和高温等基础特性.其中,常温特性主要有化学成分、铁矿粉种类、粒度组成等,同时重点分析了与烧结生产息息相关的高温特征指标,主要有同化性、液相流动性、黏结性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连晶特性、熔融特性、吸液性和烧结...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探究烧结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矿粉配比条件下混匀料的基础特性进行烧结杯实验。通过SEM EDS、荷重软化熔滴实验等性能测定实验,研究了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对烧结矿矿相结构、技术经济指标与冶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粉配比对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有影响,进而影响烧结矿质量。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越高,烧结矿越容易形成大孔薄壁结构,导致强度越差。烧结矿转鼓指数随混匀料同化温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从4.67升高到5.53,烧结矿转鼓指数从73.33%降低至68.00%。混匀料的液相流动性指数越高,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越差。当混匀料同化温度为1296℃,液相流动性指数为4.69时,烧结矿还原度最高达到83.67%,此时烧结矿的软化区间最窄。  相似文献   

14.
李建朝  伊凤永  李福民  孙凯  吕庆 《钢铁》2013,48(5):7-10
 对邯钢5种常用矿粉及其混合矿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粗矿粉对混合矿的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的影响最大,澳矿粉对混合矿的粘结相强度影响最大。以粘结相强度为基准,综合考虑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邯钢最优配矿方案为:澳矿粉(30%~35%)+邯邢精粉(15%~20%)+巴粗矿粉(20%~25%)+杨迪粉(10%~15%)+北非粉(5%~10%);混合矿中单种矿的烧结基础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但混合矿烧结基础特性不能简单地由单种矿烧结基础特性的线性加和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露天矿配矿耗时长、成果精度低及与卡调系统不关联的问题,对露天矿配矿进行系统科学分析,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露天矿自动化配矿系统,实现对露天矿品位的快速准确控制。以炮孔岩样化验结果和矿山块段模型数据为基础,运用泰森多边形方法对配矿单元进行估值划分,综合考虑矿量、品位、设备和空间位置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以出矿品位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露天矿配矿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用C++语言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进而得到用于卡调系统的露天矿配矿开采和派车优化方案。该方法应用于安徽某大型石灰岩露天矿,经实例验证,此方法可在1 s内输出配矿结果,同时配矿指标均在目标值上下1.5%范围内波动,对指导矿山的实际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谭金河  王泽  唐国成  黄海香 《烧结球团》2012,37(1):55-56,64
介绍了高磷矿的理化性能,以及高磷矿参与混匀配料的系列生产试验。通过制定合理的配矿方案,控制高磷矿的配比,在满足高炉生产需要的同时,降低了混匀矿配矿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低品质铁矿石的传统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品质铁矿石经济性评价新方法,即采用低品质矿石配到以传统料为骨架的中和料中,计算烧成后的烧结矿冶金价值,并结合高炉炉料结构评价其经济性和预测铁水成分。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更能实际反映铁矿石冶炼的经济性,并用计算实例分析了消化某高磷铁矿对降低铁水成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维忠  李训智  玄冠红  常宇 《山东冶金》2010,32(1):67-69,72
通过实施煤种矿点质量评价优化、煤焦流程优化与改进及优化配煤结构的试验等,建立了焦炭质量全方位预警预控管理机制,在保持焦炭质量相对稳定且满足炼铁需求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降成本配煤结构优化方案,年经济效益约36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何晓义  刘周利  吴胜利  赵彬  杨帆 《钢铁》2022,57(2):28-35
为了降低高炉炼铁系统原料成本,实现自铁矿石采购到高炉炼铁全过程协同优化,开发了一个高炉炼铁全系统、全流程优化配矿平台.全流程是指从铁矿石采购到高炉产出铁水的整个工艺流程,全系统是指钢铁企业所有高炉炼铁整体系统.优化配矿平台包括数据库系统、单座高炉优化配矿平台、全系统高炉优化配矿平台、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4部分.平台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永锋钢铁公司烧结原料结构, 明确烧结目标, 进行烧结杯优化配矿实验, 以达到提高烧结矿成矿率、利用系数、成品矿品位、转鼓强度以及降低其返矿率的目的.实验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成品矿形貌显微结构; 用成品烧结矿还原实验的检测数据, 探究优化配矿对成品烧结矿还原性能的影响; 并对比现场烧结配矿前、后的各项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现场烧结配矿条件下(在将巴混配比提高6 %, 燃料比降低至4 %, 烧结负压为11 kPa)通过优化配矿, 成品烧结矿转鼓强度可达到70.93 %, 成品率及利用系数分别为84.44 %、1.77 (t/m2h), 烧结矿品位为53.7 %, 还原度高达83.5 %, 可以保证高炉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