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阳离子染料可染PT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宁  王锐  王敏  张大省 《合成纤维工业》2007,30(4):14-16,19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及阳离子染料可染PTT(改性PTT)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P)加入量的增加,改性PT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点呈减小趋势,而SIPP的加入对PTT的热降解影响不大;改性PTT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非牛顿流体,但其流变性变差;加入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对改性PTT的流变性能有所改善;随着第三单体添加量的增加,改性PTT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增大,加入第四单体后,上染速率及最终上染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异山梨醇(IS)作为第三单体,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基本原料,在5 L缩聚釜中制得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及不同IS含量的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异山梨醇共聚酯(PTTI);使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分析PTT及PTTI的结构,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PTT和PTTI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降温曲线,并采用Jeziorny法研究PTT及PTTI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TTI试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为4.296~5.706处出现了IS上8个氢原子所形成的特征峰,表示IS成功参与了PTT的反应;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PTT及PTTI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曲线变宽,结晶能力变差;在相同降温速率下,相比PTT,加入IS后的PTTI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速率常数变大,结晶温度降低;IS的加入不利于PTT结晶。  相似文献   

3.
将含有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T)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DPTT)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进行共混制备CDPTT/PTT共混聚酯,讨论了共混比例、共混时间和共混温度对CDPTT/PTT共混聚酯的序列结构、热稳定性、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PTT/PTT的特性粘数([η])随共混温度和共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共混温度对[η]的影响更大;CDPTT/PTT质量比为20/80时,[η]出现最小值。随着CDPTT/PTT共混比的增加,结晶度、熔点、热结晶温度逐渐减小。当CDPTT/PTT中SIPT摩尔分数小于2%时,晶粒尺寸随SIPT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塑料》2015,(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甲基-1,3-丙二醇(MPO)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PO的加入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t_(1/2))延长;采用Jeziorny法分析了此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发现结晶速率常数(Z_c)随MPO的加入而减小,表明MPO的加入降低了PET的结晶能力,此改性共聚酯将在瓶材和板材方面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对苯二甲酸(PTA)、1, 3-丙二醇(1, 3-PDO)和1, 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工艺路线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醇酯(PTT)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酯-1, 4-环己烷二甲酯共聚酯(PTTG)。借助乌氏黏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了PTT和PTTG的特性黏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非等温结晶性能,并采用Jeziorny法研究了PTT和PTT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TT和PTTG的特性黏数均大于0.7 dL/g,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20 000;随着CHDM用量的增加,PTTG的结晶温度和结晶能力下降;PTTG的成核结晶方式复杂,PTT与PTTG的Avrami指数无较大变化,CHDM对PTT的晶体成核影响较小;随着CHDM的加入,PTTG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升高,结晶速率加快,导致PTTG结晶不完全,结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熔融共混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蒙脱土(MMT)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才相同的降温速率时,随着MMT含量的增加,PTT/MMT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峰变窄,半结晶期也缩短;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TT/MMT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半结晶期变短。采用Ozawa法处理了PTT/MMT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MMT的加入改变了PTT的成核机理,加快了PTT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7.
焦传梅 《中国塑料》2008,22(9):28-33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过氧化二异丙苯改性POE和硅烷交联POE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应用Avrami法和莫志深法分别对POE,DCP改性POE和硅烷交联POE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计算。Avrami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晶速率常数Zc和半结晶时间t1/2表明在同一降温速率下,随着POE的交联程度增加,Zc值减小,而t1/2则增大,结晶速率随POE交联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降温速率增加而增加。莫志深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达到相同的结晶度,交联POE所需的降温速率要大于纯POE所需的降温速率,说明交联POE的结晶速率要低于纯POE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熔融共混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温速率时, 随着PTT含量的增加,PET/PTT合金结晶峰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当合金中PET与PTT含量接近时,合金样品出现了双重结晶峰;在降温结晶的过程中,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各合金样品结晶峰温度均降低,其结晶峰均宽化;采用Jeziorny法对上述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各合金样品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增加,其Avrami指数在1~5之间,并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烯(PTT/PE)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共混物在等温条件下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TT/PE共混体系各样品的结晶峰温度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而半结晶时间t1/2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提高;结晶动力学常数Zc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表明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降低;在POM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各样品的球晶尺寸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TT/PE(30/70)共混体系在190℃结晶时,球晶尺寸较大,即球晶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苯二甲酸(PTA)和1,3-丙二醇(1,3-PDO)为原料,以自制的草酸亚锡为催化剂经酯化、缩聚,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亚锡的催化活性优于丁基锡酸和辛酸亚锡。1,3-PDO/PTA的摩尔比为1.5/1、草酸亚锡用量为5×10-4mol/mol(相对PTA),酯化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2 h;缩聚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2 h,可制得PTT,其特性粘数为0.8950dL/g,端羧基含量为15 mol/t。  相似文献   

11.
Thermal properties and non‐isothermal melt‐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T)/poly(lactic acid) (PLA)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blends exhibit single and composition‐dependen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ol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cc) and melt crystallization peak temperature (Tmc) over the entire composition range, implying miscibility between the PLA and PTT components. The Tcc values of PTT/PLA blends increase, while the Tmc valu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LA content, suggesting that the cold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 crystallization of PTT are retarded by the addition of PLA. The modified Avrami model is satisfactory in describing the non‐isothermal melt crystallization of the blends, whereas the Ozawa method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blends. The estimated Avrami exponent of the PTT/PLA blends ranges from 3.25 to 4.11, implying that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follows a spherulitic‐like crystal growth combined with a complicated growth form. The PTT/PLA blends generally exhibit inferior crystallization rate and superior activation energy compared to pure PTT at the same cooling rate. The greater the PLA content in the PTT/PLA blends, the lower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and the higher the activation energy. Moreover, the introduction of PTT into PLA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behavior of the resulting PTT/PLA blends.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以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熔体的非牛顿指数 n。结果表明,PTT/纳米CaCO3复合材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纳米CaCO3的加入量较少(1%)时,熔体黏度较纯PTT迅速下降;随着纳米CaCO3含量增加(2%-20%),熔体黏度随之上升,但都小于纯PTT的;直到含量为30%时,熔体黏度才超过纯PTT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复合材料的结晶和熔融性能发现,复合材料的熔体结晶温度Tpc和熔融温度Tm较纯PTT、都有所升高,说明纳米CaCO3的加入对PTT的结晶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3.
PET/PT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PET/PT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PET/PTT共混体系各样品的结晶峰温度和半结晶时间t1/2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下降;结晶动力学常数Zc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增加,表明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增大;Zc随着PTT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其含量达40% ̄50%时出现了最小值。  相似文献   

14.
PTT/蒙脱土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熔融共混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蒙脱土(MMT)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温速率时,随着MMT含量的增加,PTT/MMT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峰变窄,半结晶期也缩短;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TT/MMT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半结晶期变短。采用Ozawa法处理了PTT/MMT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MMT的加入改变了PTT的成核机理,加快了PTT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定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进行复合纺丝纺制以PTT为皮,PET为芯的大直径PTT/PET皮芯型复合纤维,研究了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复合比对PTT/PET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弹性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PTT和PET的熔体温度分别为265℃和285℃,冷却水温度为50~60℃,PTT/PET质量比为50/50;随着PTT含量增加,PTT/PET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弹性回复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熔体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聚 L -乳酸熔体的流变性 ,并与 PET熔体流变性进行了比较 ,发现聚 L -乳酸流体为切力变稀流体 ,当温度达 2 2 5℃ ,流动曲线上出现了第二牛顿区 ;粘流活化能高达 12 3k J/m ol;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大 ,其流动曲线下移 ,表观粘度下降 ,非牛顿指数增大 ,在 2 0 5~ 2 15℃区域内上升速率较大 ,其结构粘度指数变小 ,同时特性粘数的下降高达 39%。  相似文献   

17.
王立岩  王菲  赵丹  陈君  刘洪 《中国塑料》2016,30(1):61-67
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改性共聚酯(BPET),并对其基本物性参数、结晶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MP加入量为1.536 %(摩尔百分含量,下同)时,BPET的特性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明显提高;随TMP含量的增多,BPET的半结晶时间延长,熔融结晶峰温降低;随TMP含量的增大,BPET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变小,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变大,表观黏度对切变速率的依赖性增强;在实验切变速率下,BPET的黏流活化能均低于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PET)的黏流活化能,BPET不适合使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来改善其流动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