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无卤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连续长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较高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其相比漏电起痕指数达到6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达到960℃。该材料对铜等电极具有低腐蚀性。无卤阻燃连续长玻纤增强PBT材料的强度明显高于无卤阻燃短玻纤增强PBT材料的强度。该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接触器、漏电保护器、断路器外壳等电子电器领域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阻燃玻璃纤维(GF)增强聚酰胺(PA)6(PA 6/GF)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PA 6/GF复合材料的灼热丝引燃温度、漏电起痕指数、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PA 6为32.0 phr,磷-氮系阻燃剂为20.0 phr,溴化聚苯乙烯为10.6 phr,复合锑为3.4 phr,GF为23.0 phr,BaSO4为7.0 phr,增韧剂为3.0 phr时,阻燃PA 6/GF复合材料(2.0 mm厚)的灼热丝引燃温度可达850℃、漏电起痕指数达425 V,复合材料(1.6 mm厚)的阻燃性能达UL94 V-0级,并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阻燃协效剂制备了本色及黑色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较高的力学性能,其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达到3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达到800℃,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断路器外壳及电容器领域。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3种有机磷阻燃剂对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合适的有机磷阻燃剂,全面考察了其用量对阻燃增强PET体系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结晶性能、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和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多聚芳基磷酸酯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使用次膦酸盐作为无卤协同阻燃剂的综合性能最好。随着次膦酸盐用量的增加,阻燃增强聚PET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缺口冲击强度逐渐下降,热变形温度逐渐升高,阻燃性能和结晶性能变好,CTI和GWIT升高。当次膦酸盐用量为6份时,阻燃增强PET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18.0 MPa,弯曲强度为178.5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3 k J/m2,热变形温度为243.7℃,阻燃等级为UL94 V-0(1.6 mm),冷结晶温度为220.3℃,CTI为300 V,GWIT为900℃。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一代有机磷阻燃剂CJ1002对20 %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CJ1002对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CJ1002含量为18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变化不大,冲击强度下降33 %,氧指数达到30.1 %,阻燃级别VO;在以上体系中加入CTI协效剂后,材料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下降,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上升.当CTI协效剂含量为2 %时,CTI值最高值为600 V,当CTI协效剂含量为1 %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17)
通过普通溴系阻燃体系、复配阻燃体系以及不同含量玻璃纤维等方向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性能进行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出手段,研制出了一种高灼热丝和高漏电起痕(CTI)性能的PBT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溴系阻燃PBT灼热丝温度低于750℃,达不到相关行业基本要求;复配阻燃体系PBT的灼热丝和CTI性能大幅提高;玻纤含量对相关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为基料,短切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添加氮–磷膨胀型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阻燃剂对聚丙烯/玻璃纤维/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燃剂和玻璃纤维添加质量份分别为25、18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均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满足苛刻阻燃要求的环保阻燃增强PBT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种可同时满足UL 94 V–0级(0.8 mm)、750℃灼热丝接触材料30 s内不起火且相比电痕化指数(CTI)达350 V的环保阻燃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工程塑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阻燃剂复配用量、玻璃纤维含量及增韧剂用量对PB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三种不同类型的阻燃剂复配可大幅度提高PBT的阻燃效率,使阻燃PBT的灼热丝引燃温度和CTI得到明显提高。当溴化环氧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质量比为16/5、氮系阻燃剂用量为25份、磷系阻燃剂用量为15份、增韧剂用量为5份时,阻燃增强PBT的综合性能最佳,完全满足电子电器特别是长期无人值守电器对所使用塑料件材料的苛刻阻燃要求。所研制的环保阻燃增强PBT已成功应用于微波炉定时器外壳和点火器等塑料件。  相似文献   

9.
以不饱和聚酯191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加入相应的阻燃剂,制得阻燃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玻璃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以及阻燃剂的不同种类、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分析了基体材料与拉伸断面纤维的结构和断裂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拉伸强度随着玻璃纤维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强度在少量玻璃纤维加入时略有降低,后随玻璃纤维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阻燃剂含量为20份时,硼酸锌、氢氧化铝、三氯乙烯磷酸酯氧指数分别为30.0、28.5、25.0,三氯乙烯磷酸酯阻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使用单一或多元复配阻燃剂对30%玻璃纤维(GF)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程塑料阻燃性能影响的实验,最终制得一种具备高灼热丝引燃温度的30%GF增强阻燃PET。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元复配阻燃剂可大大提高30%GF增强阻燃PET的阻燃效率和灼热丝引燃温度,同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阻燃剂和增韧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溴化环氧树脂(BEO)为16份,三氧化二锑为4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10份,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为5份,增韧剂(ST–2000)为5份,在此条件下制备的30%GF增强阻燃PET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灼热丝引燃温度(GWIT)为775℃,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达到960℃。研制的30%GF增强阻燃PET达到UL94 V–0级并满足IEC 60335–1–2012中750℃灼热丝接触测试材料30 s内不着火的阻燃安全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咖啡流量计电磁阀外壳塑料件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合金.研究了阻燃剂的种类、相容剂种类以及PET树脂的黏度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 表明,添加16%苯氧基四溴双酚A碳酸酯齐聚物,试样阻燃等级可以达到UL94 V-0级别(0.8 mm),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0.2 kJ/m2,球压...  相似文献   

12.
无卤阻燃增强PP/水镁石复合管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水镁石复合材料,研究了各组分及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管材。结果表明:水镁石用量为60%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才能达到28%以上,但冲击强度下降了近一半,拉伸强度下降了近2/3。氯化聚乙烯对聚丙烯/水镁石体系有明显的协同阻燃作用,加入5份氯化聚乙烯,其氧指数提高了2%以上,且其综合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体系中加入β成核剂后生成了部分β晶,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且对其他性能影响不大。所制备的聚丙烯/水镁石复合管材的氧指数为31.6%,维卡软化温度94.7℃,缺口冲击强度18.6kJ/m2,弯曲模量3.1GPa,弯曲强度32.3MPa,有望用作埋地高压电力电缆套管。  相似文献   

13.
木粉增强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和双酚A环氧树脂共混,利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作为同化剂,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一种木粉增强的交联型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以及木粉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的增加,木粉增强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先升高而后降低,在120℃热压温度、8MPa热压压力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升高;木粉的粒径也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选加入40—80目的木粉,木粉的含量为20%。  相似文献   

14.
着重研究了环氧树脂/二乙基次膦酸铝(EP/OP930)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P930的含量仅需15 %(质量分数,下同)就可以使EP/OP930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9.8 %,垂直燃烧实验达到UL 94 V-0级标准;此外,EP/OP930体系的综合性能良好,不同OP930含量的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与原材料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改性生物质作为型煤黏结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用NaOH改性生物质秸秆作为型煤黏结剂的可行性,考察了NaOH溶液浓度对生物质改性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添加量、无机物(MgO和MgCl2)添加量对型煤机械强度、防水性能和着火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改性液的质量分数为1.0%~2.0%时,制得的生物质型煤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生物质添加量在2%~20%时,随生物质添加量的增加,机械强度增加,着火温度降低,但防水性较差;而在生物质型煤中加入适量无机黏结剂后,型煤有很高的浸水强度,表现出优越的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聚磷酸铵(APP)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P/MCA的协效阻燃作用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材料中添加25份APP/MCA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随MC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 %(质量分数,下同)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最大值24.2 %;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样随MCA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 %时,其拉伸强度比APP单独阻燃PP时提高了50 %,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1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玻纤阻燃增强回收聚酰胺6(PA6)系列复合材料,探讨了红磷母粒(P)、氢氧化镁[Mg(OH)2]、三聚氰胺尿酸盐(MCA)、硼酸锌(ZnBO3)、增韧剂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对阻燃增强回收PA6力学性能及灼热丝温度的影响,采用力学测试方法、灼热丝试验仪研究了回收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灼热丝温度。结果表明:在阻燃增强回收PA6体系中,用P、MCA复配效果最好,当质量比为2/1的P/MCA和POE-g-MAH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5%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23.6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0 kJ/m2,1.6 mm阻燃等级为V-0,灼热丝温度达到810℃,满足电子电气对材料高灼热丝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以提高这类树脂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及成型工艺性。对合成的树脂作了流变分析,对其玻纤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当双马树脂达到改性氰酸酯树脂的质量分数的37.5%时,新型改性氰酸酯树脂的5%热失重温度为432℃。改性氰酸酯基复合材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拉伸强度为492.4 MPa,弯曲强度为526.3 MPa。在200℃时改性氰酸酯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57.3 MPa,弯曲强度为292.7 MPa。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及高温力学保持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丙纶纤维为增强体,聚丙烯树脂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不同纤度的丙纶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最佳热压温度为195℃,在此温度下,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用量为15%时达到最高点,纤度为240D的丙纶纤维/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