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树脂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标准样品叠加法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了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树脂中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巴山冷杉树脂精油中分离出的165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9个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9.13%;从秦岭冷杉树脂精油中分离出的138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2个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9.47%。两种精油被鉴定的成分均为香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松节油倍半萜烯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谱分析我国马尾松松节油的倍半萜烯成分。气相色谱共分离出15个倍半萜烯组分(GLC含量>0.1%),质谱检索鉴定其结构。在重油分析中,鉴定出7个以前文献中未见报道的倍半萜烯成分。  相似文献   

3.
孙丽艳  周银莲 《林业科学》1991,27(3):289-291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主要产于我国西南高山林区,资源丰富,针叶富含挥发油,香味浓郁,至今尚未开发利用。本实验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总挥发油经脱水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和气相色谱-红外-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对其化学成分逐个鉴定。从分离出的约70个可见峰中,鉴定出38个成分,并对各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鉴定出主要成分有莰烯,β-蒎烯,γ-萜品烯,樟脑,龙脑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GC-MS法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侧柏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从侧柏叶中分离出20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7%。侧柏叶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橡木、西南桦木、枫木、松木、铁杉这5种木片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5种木片均检出了4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橡木木片鉴定出49种,西南桦木片鉴定出45种,枫木木片鉴定出47种,松木木片鉴定出50种,铁杉木片鉴定出47种.其中橡木木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如5-甲基-2-糠醛、糠醛、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与卷烟中典型代表香味成分相同,这些香味成分可能有助于使储存在其中的烟丝的香味成分含量增加并对其感官品质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阳春砂仁叶精油化学成份的研究,是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合测试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分析。从色谱图的49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12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2.08%,其中主要成分β—蒎烯占42.29%、α—蒎烯占32.94%。  相似文献   

7.
4批次沉香品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氯甲烷浸泡提取沉香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中9种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色酮含量0.46%~18.21%,并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沉香品质鉴定,2#、3#沉香品质最优,1#最次,这和GC/MS成分分析沉香色酮含量相一致。采用二氯甲烷浸泡法富集沉香香气成分,所需样品量少,前处理方便,为沉香品质鉴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温条件下薰衣草精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常温条件下薰衣草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用抽滤瓶和大气采样器采集薰衣草精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GC含量。常温条件下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对异丙基甲苯(23.17%)、柠檬烯(20.76%)和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17.58%)。与前人所鉴定出的薰衣草精油成分比较表明,薰衣草精气和精油的化学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GC-MS技术对福建产的含笑叶、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含笑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0.83%,其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29.82%)、石竹烯(11.87%)、Elixene(8.39%)、γ-榄香烯(7.26%)和(Z)-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甲酯(5.70%);从含笑花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4.53%,其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41.08%)、(Z)-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甲酯(14.56%)、石竹烯(9.53%)、Elixene(7.31%)和大根香叶烯D(5.43%)。试验结果表明,含笑叶、花挥发油组分较为相似,且都含有丰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β-榄香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墨西哥柏鲜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使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归类比较,以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为依据,筛选出组成独特的植株,将墨西哥柏划分为柠檬型、石竹烯型、蒎烯型、衣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等6种类型。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精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共有的成分为7种,包括α 蒎烯、桧烯、柠檬烯、β 石竹烯等。其中柠檬型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柠檬烯的含量为41.6%;石竹烯型共鉴定出19种成分,β 石竹烯的含量为27.9%;蒎烯型共鉴定出28种化学组成,α 蒎烯的含量为42.7%;衣兰型共鉴定出21种成分,顺式衣兰油 4(15),5 二烯的含量为32.0%;桧烯型共鉴定出23种化学组成,桧烯的含量为23.5%;香紫苏型共鉴定出28种成分,香紫苏醇的含量为14.2%。通过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对组成特殊的墨西哥柏进行筛选,选出成分特殊的优良品种,可以有目的地对墨西哥柏木品种进行培育种植,为墨西哥柏木的选种育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苏3种大戟属野生植物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戟属能源植物续随子的江苏野生近缘种甘肃大戟、乳浆大戟和钩腺大戟不同组织总脂含量、种子中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及GC含量.结果表明,其茎、叶、种皮、种子及块根中,种子的总脂含量最高,在3个物种中分别为37.29%、24.50%和24.85%,其次是叶和茎,种皮含量最小;甘肃大戟种子的总脂含量高达37.29%,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3种植物种子总脂的脂肪酸组成中二十碳以下(多数为十八碳)的脂肪酸总和均为90%以上,甘肃大戟种子的总脂中二十碳以下的脂肪酸的总和甚至超过99%,在碳链长度上与理想的生物柴油组分接近,但3种大戟种子的总脂中亚麻酸比例在53%以上,生产出的生物柴油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八角茴香油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属八角科,是一种芳香植物,其果实和鲜枝叶可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八角茴香油。本文用GC/MS联用仪鉴定了果油和枝叶油的组分,用GC测定了含量,并对检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产白兰叶(LM-1)和夏季产白兰花(FM)和叶(LM-2)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春季产白兰叶、夏季产白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74、80及88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GC含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6.8%、97.7%和98.9%.白兰花油和叶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α -小茴香烯、丁香油酚甲醚、反式罗勒烯、2,4-二异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环己烷、石竹烯、大根叶烯 D、异丁香油酚甲醚、橙花叔醇、α -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区薄荷油成分分析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武陵山区引种栽培的椒样薄荷和亚洲薄荷进行水蒸汽蒸馏,提取薄荷油,采用气相色谱(GC-14A)进行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武陵山区这两种薄荷油的品质优良,优干出口日本的其他产地薄荷油。  相似文献   

15.
采用 XAD-4 树脂吸附槲树叶、木材及林分空气中的精气,并用 GC/M S/DS分析法对其化学成分作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精气中,共检测出 16 种化学成分,其中萜烯类和芳香类物质占精气总量的 76.99% ;木材精气中,共检测出 24 种化学成分,其中萜烯类和芳香类物质占精气总量的 84. 30% ;林中空气精气中,共检测出 13 种化学成分,其中萜烯类和芳香类物质占精气总量的50.34% .因此,槲树可作为东北、华北地区森林公园及度假区等处的主要保健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杉木心材精油,其精油得率为0.73%~0.79%.用毒土法进行杉木心材精油对黑胸散白蚁的触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精油对黑胸散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毒性,且其毒性的大小与处理时间和浓度有关;当其浓度为160m/L时,72 h内白蚁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相似文献   

18.
杨梅树叶、皮、根部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物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GC-MS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法分析鉴定了采自南岭自然保护区的乌杨梅(Myrica rubravar.astropureaTsen.)叶、皮和根部芳香精油的成分,同时运用薄层层析(TLC)筛分法对其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杨梅树根和树皮精油的主要成分为5-羟基菖蒲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4.66%和60.32%)和油酸(7.74%和11.39%),而树叶精油的主体成分为5-羟基菖蒲烯(30.44%)、石竹烯(11.61%)、异石竹烯(10.17%)、(E)-橙花叔醇(9.57%)和油酸(4.40%)。树根、树皮到树叶部位的次生代谢物明显出现越来越复杂的分化特性。5-羟基菖蒲烯是3个部位精油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但叶部精油中的倍半萜烯类物质也表现出一定的二苯代苦味酰(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9.
促进山苍子种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苍子人工育苗种子发芽困难,烂种现象普遍。其主要原因是种实中存在柠檬醛等香精油。通过对山苍子果实及时调剂,用3%H_2O_2处理种子和层积催芽方法,可解除种子休眠及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9.4%;SCDE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